李嘉煒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舒適護理在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中的應用分析
李嘉煒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在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舒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態評分明顯低于護理前,觀察組患者下降更為明顯,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中應用舒適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術后的會發效果,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舒適護理;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應用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側或者是兩側,也可能是局部有凸起,引發鼻腔功能障礙,例如,鼻塞、鼻出血等,臨床中常見的類型有C形、S形,或是呈尖錐養凸起、呈由前向后的條形山嵴樣突起[1],患者中大多數是先天性的畸形,后天繼發性的患者極少。近年來,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是治療鼻中隔偏曲最有效的方法,其具有視野清晰、安全、微創、恢復快等優點[2],但是對患者造成的疼痛感較為明顯,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為了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適,我院將舒適護理應用到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在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56歲,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的情況下進行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19例,年齡25~56歲,平均(40.5±15.5)歲;觀察組男33例,女18例,年齡24~55歲,平均(39.5±15.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包括:常規檢測、飲食營養干預等。觀察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⑴基礎護理: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要注意保證患者鼻腔的衛生和呼吸道暢通[3],一旦出現憋氣的意外情況,要及時給患者進行吸氧;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方式,避免劇烈咳嗽給患者的氣道、鼻腔造成刺激,加重患者的疼痛感。⑵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護理人員要得患者營造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病房環境,保證適度的光照和通風,病房溫度和濕度都要調節好,根據患者的喜好擺放一些物品,適度的播放一些音樂,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⑶健康知識教育: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的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況,與患者交流一些愉快的事情,保證患者的心情舒暢;給患者講解應該注意的事項,叮囑患者家屬要給患者多次數少量的飲水,避免患者口干舌燥;對于患者以及家屬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要給予耐心詳細的回答。⑷疼痛護理:手術后患者會出現局部持續疼痛的現象,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采用半臥位[4],給患者的鼻部進行定期的冷敷,并根據患者的愛好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⑸術后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如有出現,要及時上報并配合醫師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其中包括睡眠、飲食、疾病認識度、治療的態度,總分為5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采用SAS對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的精神狀態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表示精神狀態越差;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睡眠 飲食 疾病認識度 治療的態度對照組 51 24.35±1.73 25.17±2.13 27.53±2.04 26.55±1.47觀察組 51 46.23±2.31 43.84±3.81 42.51±3.94 44.67±2.79 P -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精神狀態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精神狀態評分都低于護理前,進行舒適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精神狀態評分下降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精神狀態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精神狀態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時間 焦慮 緊張對照組 51 護理前 37.18±5.52 42.37±5.64護理后 13.25±3.14 15.23±3.67觀察組 51 護理前 38.21±5.32 40.21±4.97護理后 7.19±3.27 8.54±3.72 P - - <0.05 <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過舒適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為徹底的糾正鼻中隔偏曲提供了有利的手段,但是患者在治療后會因為疼痛等不良反應的出現,引起焦慮、緊張的等情緒,使患者對治療沒有依從性,從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為了讓患者有一個好的治療效果,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在患者的護理工作上下功夫,舒適護理的方式被廣泛應用。舒適護理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個性化的,具有創造性、整體性的有很好的護理效果的護理方式[5],其重點在于從患者的身體、心理等各個方面給予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護理,從而減輕患者由于疾病引起的不適感。對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改善患者焦慮、緊張的情緒,使得患者全身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保持輕松、穩定的情緒積極地配合治療并且接受醫護人員的護理,提升治療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舒適護理可以幫助醫護人員和患者以及家屬之間建立起和諧的醫患關系,避免出現醫患糾紛,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產生。
綜上所述,對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以患者為核心,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 鎣,傅錫品.鼻內鏡下外傷性鼻中隔偏曲手術矯正19例臨床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6,16(2):116-117.
[2] 楊新平.鼻內鏡下治療鼻中隔的臨床護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4):305-305.
[3] 趙磊娜.舒適護理在耳鼻咽喉手術患者中應用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6):158-159.
[4] 陸 婷.舒適護理在鼻內鏡手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1):267-268.
[5] 陳文霞.舒適護理在鼻部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9):81-84.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76
B
ISSN.2096-2479.2017.02.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