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梅
(運城市第三醫院護理部,山西 運城 044000)
規范化培訓對低年資護士護理差錯發生率的影響
彭春梅
(運城市第三醫院護理部,山西 運城 044000)
目的對規范化培訓對低年資護士護理差錯發生率的影響,提高護士專業能力的成效予以分析和探討。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2月58名低年資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9名。為對照組護士人員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培訓,為觀察組護士采用規范化培訓管理的模式進行培訓。比較兩組護士的培訓效果及護理差錯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護理人員在規范化培訓模式下的綜合能力的考核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經護理差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規范化培訓模式進行培訓對于提高護士專業能力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促進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有效的避免護理差錯發生率。
規范化培訓;低年資護士;護理差錯
為了能夠降低低年資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日后臨床中提供更優質的護理人員,從而使得護理帶教工作更具有規范化,提升帶教質量為臨床提供更優質的護理人才,此次研究從我院選取58名低年資護士均分為兩組,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2月58名低年資護士作為研究對象,58名護士均為女性,根據時間段均分為兩組,各29名,對照組時間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6.233.83)歲,本科學歷為3名,專科學歷為26名;觀察組時間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7.424.63)歲,本科學歷為2名,專科學歷為27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培訓,即護理部和人事科常規崗前培訓1周后新入人員
即分配到各科室指定老師帶教并跟班培訓;為觀察組采用規范化培訓管理的模式進行培訓:(1)工作管理,護理部首先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機制,循序漸進,由基本到復雜,重基礎強實踐;加強護理質量監管力度,護理部設定專人監督管理,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以及臨床護理帶教方式方面多加重視,并全力支持臨床護理培訓工作使其得以順利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各種應急預案及處置流程、溝通技巧、急救技能等,以提高護士對護理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和應變能力;加強對各科相關知識培訓及臨床科室管理:各科室護士長及帶教組長根據本科室護理特色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帶教計劃和流程,并在臨床實踐中嚴格落實,認真帶教,定期考核考評;(2)激勵管理,護理部根據考評結果向醫院申請激勵獎項,適當的提高臨床護理人員收入待遇;并根據醫院護士分級管理原則為護士設置分層晉級,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通過改善工作環境、合理配置護理人員,緩沖臨床護士的工作壓力[1]。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士的培訓效果及護理差錯發生率,通過不定期向護理培訓人員發放護理帶教綜合評價表的形式,對護理培訓人員的綜合考核成績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綜合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護理人員在規范化培訓模式下的綜合能力的考核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規范化培訓管理前后護生的綜合考核成績比較(n,±s)
表1 規范化培訓管理前后護生的綜合考核成績比較(n,±s)
時間 n 護理工作制度掌握 基本理論知識 護理工作流程掌握 護理操作成績對照組 29 72.38±5.76 74.19±6.35 72.46±5.72 79.58±4.34觀察組 29 85.54±6.97 86.44±7.25 83.26±6.49 93.46±5.58 t -1.42 2.37 1.29 3.24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兩組護理差錯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1(3.4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13.79%),兩組之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臨床帶教的方式的改進,可以讓護生將自身所學到的基本相關專業知識與臨床實踐相互結合起來,改善護理管理帶教模式對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綜合素質和臨床護理質量有著關鍵性意義。
經此次研究從我院選取58名低年資護士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對規范化培訓對低年資護士護理差錯發生率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人員在規范化培訓模式下的綜合能力的考核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經護理差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規范化培訓模式下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培訓人員的綜合培訓成績,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時對最新的護理手段和護理技術組織進行學習,對護理比較精通的護士,隨著護理經驗的豐富,工作年限的增加,逐層進行升級,有利于增強和提升護理人員的自身專業知識,爭取讓自己的專業知識可以更加扎實,為突發事件的搶救做出重要貢獻[2]。由于以往所有的護理人員的工作都大致相同,導致很多經驗不是很多的年輕護士在工作方面做得不是很出色,且常年工資較低,打擊了護士的工作信心,工作效率差,從而引發的護患矛盾發生率也隨之增多。而在此次研究中對護理人員采用規范化培訓模式進行培訓,在護士的工作時間到了一定階段后,可以順利晉升入下一層,適當的提高臨床護理人員收入待遇,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從而使常年低資的護士積極的進行護理工作,為臨床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綜上所述,規范化培訓模式在護理人員培訓中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能夠有效的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1] 李星梅,劉秀芝,郭建新.規范化培訓對低年資護士執業能力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3,10(10):741-742.
[2] 李繼平,黃丹莉,魏 毅.規范化培訓護士基礎護理能力評價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4(10):885-886.
本文編輯:趙小龍
Standardized training effects on low qualifcation nurses nursing error rate
PENG Chun-mei
(Yuncheng third hospital nurses,Shanxi Yuncheng 044000,China)
R471
B
ISSN.2096-2479.2017.02.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