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麗 董冰
以賽代訓、以賽促培的模式迅速盤活了卡中心龐大的內訓師隊伍,孵化出一批來自一線、懂業務語言的優秀內訓師,真正實現“讓會做的會說,讓會說的會教”。
企業內部人才培養機制需注重系統性和可持續性,而內部講師體系就是人才的動力來源之一。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簡稱“卡中心”)自2008年開始,通過“T計劃”建設人才發展的“永動機”,使卡中心的內訓師隊伍從37人快速擴張到1300多人(見副欄1)。
2016年,卡中心提出“二次創業”,實現“三年三倍增”的近期發展目標,并且將“發揮區域勢能,存量變流量,做大平臺業務”作為戰略重點。為了打造內訓師特種部隊,支撐組織戰略目標達成,“T計劃”三期正式啟動。培訓與發展中心通過與卡中心高層領導、各業務片區負責人的一對一訪談,確定用“以賽代培”的全新形式來開展“T計劃”三期內訓師項目。將內訓師大賽作為項目主線,輔以標準建立和能力規劃,“T計劃”三期同時起到了賽水平、建標準、活團隊等作用(見圖表1),支撐著項目達成目標。
以賽代訓、以賽促培的模式迅速盤活了卡中心龐大的內訓師隊伍,孵化出一批來自一線、懂業務語言的優秀內訓師,真正實現“讓會做的會說,讓會說的會教”。
賽水平
全方位調動學習積極性
以賽事的形式進行人員培養及課程沉淀,能全方位調動參與者的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為此,卡中心開展了以“燃·備戰未來”為主題的首屆“金火炬好講師”內訓師大賽(見圖表2),這也是“T計劃”三期的第一模塊,于2016年7月-9月舉辦。每一階段比賽之前都設置了相應的線上及線下輔導,讓所有參與的內訓師在各個賽段都有所收獲和提升。
合理規劃賽程 確保有序進行
賽水平是項目當中涉及人員最多的任務模塊。針對這一模塊,卡中心對賽事初期的報名宣傳,到決賽后期的收尾工作進行全程把控,以確保大賽有序進行。
宣傳造勢 炒熱氛圍
宣傳方案是大賽啟動階段的關鍵。整個項目報名宣傳以及各階段賽事宣傳的目標是,在卡中心內部營造內訓師大賽的激烈氛圍,宣揚內訓師大賽的價值和內涵,激發卡中心員工積極性和參與度,引起領導層的關注和重視。關于宣傳,卡中心主要采用了三種模式。
第一,制作精美評委電子邀請函,定向發送給片區總及部門總手中。通過這種由上而下的宣傳,取得了各級、各部門領導的重視,并讓他們了解到“T計劃”三期項目中內訓師大賽的進程及內涵。
第二,通過運用目前最前沿、最容易傳播的渠道——手機端H5的形式,對賽事進行階段性地宣傳,讓更多的員工了解、關注“T計劃”三期項目進度和項目內涵。
第三,攜手《培訓》雜志“培伴”直播平臺,以開放的態度面向企業外部人士直播企業內部賽事,讓更多的人通過了解“金火炬好講師”內訓師大賽來了解信用卡中心企業的理念、正能量態勢,起到宣傳企業品牌與文化的作用。
四輪角逐 層層進階
大賽設立了初賽、復賽、特訓營選拔、決賽四輪賽程。
初賽海選:通過“硬指標篩選+分中心比賽自評”的形式,篩選150人左右進入復賽。賽前凡是參賽選手,均可通過線上學習獲得授課能力的提升。
賽區復賽:設置四大分賽區,通過現場評審選拔33人進入半決賽集訓,賽前對參賽選手進行一天授課技能提升訓練。
特訓營+選拔賽:對選手進行集中面授輔導和線上輔導,提升進階授課技能的同時產出一批素質類課程,通過評審選拔選出17人進入決賽,參加金牌講師評選。
決賽:結合教師節活動,評選最終的金牌講師,賽前進行針對性的技能提升訓練。
創新賽制 學習與競爭雙管齊下
“金火炬好講師”大賽參與者主要包括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內訓師,以及具備一定授課經驗的員工。為使參賽人員的課程設計及演繹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使評選能夠公平、公正進展,卡中心對于賽制安排和輔導工具做出了許多創新嘗試。參與其中的內訓師學習意愿度非常高,在賽事進行過程中與其他選手互相學習、幫助、競爭,形成積極、正向的氛圍。
現場呈現 綜合評審
為了從眾多內訓師人員中甄選出一批精英加以培養,卡中心在最初制定評選標準時,就以衡量外部優秀講師的標準來確定本次大賽的評選維度——形象、演繹、內容和場控。其中,演繹呈現占比50%,課件內容占比50%。
整個大賽中,都由選手現場呈現課程,接著卡中心內、外部專業評委進行現場點評打分,對內訓師的專業能力進行綜合評審。
多種方式支持賽前輔導
卡中心在大賽中聘請了外部專家開啟賽前線上、線下培訓,引導選手思考、練習如何設計和演繹課程或把握課堂等內容,從而提升參賽選手們的內訓師技能,助其在各賽點取得優秀的成績。同時,為了幫助評委們統一評選標準,卡中心還針對評委們安排了關于賽事評選維度解讀的培訓。
此外,本次大賽的賽前輔導充分運用了網絡平臺與工具,特別設立中高級內訓師網絡版“綠色直通問卷”。所有中高級內訓師均可登錄指定網址,進入直通問卷答題,分數合格者均可直接進入復賽賽程。
從成本、效益角度出發,本次大賽在初賽段采用線上微信群輔導的方式,開啟移動課堂;在輔導課程結束后還安排了“朋友圈內感受分享、集贊活動”,此活動激發了選手們的活躍度,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建標準
為選拔精英打下良好基礎
在卡中心數量龐大的內訓師隊伍中,助理級別的內訓師們占據了很大的比例。由于地域及資源的限制,助理級內訓師主要依靠各地分中心內部的培養,有時未能掌握標準的授課技巧,甚至站姿、持麥方式都未能統一和達標,基本功亟待提升。因此,在他們加入內訓師隊伍之初即建立標準化的技能要求、授課規范等,極為必要。
為提升廣大助理級內訓師的能力,為今后卡中心持續選拔精英內訓師打下良好基礎,在大賽進行過程中,卡中心也同時招募了有意愿、有經驗的優秀內訓師,在專業講師的輔導下撰寫內訓師標準化文件——《內訓師寶典》。這一寶典適用于卡中心全國內訓師,將快速普及內訓師基礎授課技能,其開發流程包含五個步驟。
招募令發布
發布寶典撰寫任務,并面向卡中心優秀內訓師進行團隊成員招募,組建寶典任務組。項目啟動后,卡中心面向全國范圍內人事培訓崗發布任務征集令,成功招募到五位人事培訓崗的工作人員加入任務組。
任務組啟動會議
在專業老師的輔導和教練下,啟動寶典任務會議。卡中心聘請內容專家發起視頻會議,陳述寶典撰寫的目的和作用,并引導任務組成員討論寶典風格、形式(見圖表3),梳理寶典涉及的內容及結構大綱。
分工撰寫
根據寶典結構大綱設定,任務組組員各自收集寶典內容素材,進行初步的分工撰寫。隨后,邀請內容專家就各組員任務的完成情況給予調整意見,以確保整體文案風格一致、內容協調。
合并復審
組員完成撰寫后,合并文稿并進行復審,交互檢驗以確保寶典成稿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終審定稿
由培訓與發展中心對寶典進行最終審核并定稿,校驗以確保寶典的實用性和適用性。這將為助理級內訓師提供相應標準,以提升其授課技巧及準備度。
活團隊
規劃內訓師隊伍的整體發展
選拔精英內訓師、樹立標桿形象,并不是卡中心的終極目標。卡中心的終極目標是,通過標桿作用激勵更多的人才加入內訓師隊伍,培養出更多的精英內訓師。
從長遠規劃來看,面對過千人的內訓師隊伍,必須整體規劃其發展,明確其定位并進行持續培養和激勵。因此,卡中心完善了內訓師能力模型,并依據其為內訓師的選、用、育、留制定更為全面、客觀的衡量工具;同時,在培養內訓師期間,卡中心設立了內訓師積分機制,以積分驅動任務,以任務驅動業績,使內訓師實踐所學,促進其持續成長。
會議研討為主要形式
內訓師管理制度和細則的優化通過會議研討的形式開展。
卡中心召開啟動會議,按照實際情況對內訓師的能力要求進行梳理。關于內訓師管理制度修訂的編、審、用,各方需根據卡中心內訓師隊伍的現狀,以及選、育、用、留四方面的需求,詳細定義各能力,充實培養方案,在優化方向上達成共識。
搭建能力模型 設置積分體系
會議討論得出的優化方向幫助修訂組梳理出了具體的優化建議。
第一,搭建內訓師能力模型,并明確該模型在內訓師隊伍選、育、用、留各方面得到怎樣的運用。卡中心借力外部專業公司的相關成果,根據卡中心對內訓師的要求,將內訓師能力定義為五大維度——專業基礎、研發設計、演繹呈現、輔導溝通、學習轉化(見圖表4)。該模型與內訓師管理制度中的選、用、育、留緊密結合,并針對不同級別講師的發展都提供了系統規劃(見圖表5)。
第二,設立內訓師積分體系,用以完善內訓師激勵、評估制度,盤活現有資源(見圖表6)。
最后,將達成共識的優化建議融入卡中心已有的制度條例中,形成最新版內訓師管理制度。
從整體效果看,卡中心2016年首屆“金火炬好講師”內訓師大賽獲得了參賽選手和任務組成員的廣泛認可,取得了五項重大成果:
·成功盤活了內訓師隊伍,選拔了33位精英內訓師,對每位內訓師現有能力進行評估,并給出針對性的發展建議,為33位內訓師建立檔案;
·成功選取了優秀內訓師,以線上、線下推廣宣傳方式打造卡中心標桿內訓師;
·成功開發20門全新課件;
·編撰的《內訓師寶典》為助理級、初級內訓師提供了標準化操作指引,提升其備課、授課技能;
·優化的“內訓師管理細則” 梳理出內訓師關鍵能力項及其具體描述,并針對不同級別的內訓師規劃培養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