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來華留學生教育始于1954年,是新中國最早接收和培養來華留學生的高校之一。今年秋季學期,我校共有來自153個國家的3276名長期留學生,占我校全日制中外學生的20%以上。其中,學歷生2578人,占留學生總規模的78.7%。多年來,我校始終堅持以學歷教育為主、規模與質量并重的發展方向,在服務中國學生人才培養的同時,廣開渠道,著力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拓展海外市場輸送國際人力資源,并積累了一些心得。
當前,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借此戰略機遇期走出國門,但是在海外“本地化”業務的開展中受制于人才匱乏而困難重重。為了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為中國企業境外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我校把留學生“出口工作”納入學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總體戰略規劃,將中外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作為“一盤棋”來抓。在多年的探索與發展中,結合不同時期國家戰略的需求,我校建立了以培養“多元復合型國際人才”為核心,貫穿留學生自入學至畢業全過程,涵蓋課程培訓、實踐考察、就業實習和創業創新四大模塊的平臺化就業、創業、創新指導工作模式。各模塊均包含不同項目可供留學生選擇,并可根據具體需求選擇組合。
一、課程培訓平臺
(一)語言文化培訓
開設商務漢語、外交漢語、中國商貿文化課程、中國經濟貿易研修等課程,并可根據需求提供部分課程的中、英、日、韓等外文經濟課程。
(二)職業技能培訓
通過留學生支持中心組織開設多語種交際能力培訓班、計算機網絡及辦公軟件操作技能培訓班、商務禮儀培訓班、崗位所需其他技能培訓班等。
(三)就業技能培訓
為留學生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使留學生了解企業用人標準及優秀人才要素,中國就業政策、信息、程序管理,以及就業市場動向,求職技巧等,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職業意向、職業潛能,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能力、主動獲取就業信息的能力、應聘面試的技巧和能力等,有效促進留學生求職擇業與自主創業。
二、實踐考察平臺
實踐考察以商務考察和調研為主,目前成熟的項目包括:
(一)在中國舉辦的區域經濟博覽會
帶領學員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區域經濟博覽會是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人文交流、經貿合作及多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對留學生而言,參加此類博覽會不僅是一次難得的學術和文化體驗,對其拓展經濟及外交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未來登上廣闊的工作平臺有重要意義。
(二)參觀經濟開發區
帶領學員走進經濟開發區,直觀地感受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發展模式。該項目包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濟技術開發區、密云經濟技術開發區、港物流園區等。通過該項目,學員可以了解中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歷史、現狀、區域規劃、管理體制、國家優惠政策等。
(三)國情調研
根據教學安排,有計劃地組織學員到政府機關或企業開展專題調研,包括組織學員參觀生產一線,在允許的條件下安排留學生親自參與生產環節,并與企業高官座談,讓學員充分、全面地感受中國企業文化、運作機制和行業發展狀況。此外,參觀京郊新農村典型,開展京外文化及商務游學考察等活動,有效增強了留學生對新時期中國社會真實發展狀況的認知。
三、實習就業平臺
目前我校已與百余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在技術研究、專業人才培養、就業及實習崗位提供等多個環節建立了聯系,為留學生提供實習就業機會。例如,2015年5月,我校成功舉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留學生實習就業專場招聘會”,來自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中冶集團、中國水電、特變能源有限公司等15家有海外拓展業務的企業參加了活動,據統計,有來自40余個國家的幾百名外籍學生咨詢實習及就業問題。
四、創新創業平臺
我校將創新創業教育分為創業前期準備、創業能力塑造、創立我的企業和經營我的企業四大模塊。本著“自助、體驗、挑戰”三條實訓理念,著重于學生創業理念教育、市場敏感度訓練、企業家精神與行為力塑造,為學生提供零成本、零風險的模擬創業平臺。例如,我校成功組織留學生團隊,參加東升杯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經緯杯”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并與風險投資公司建立聯系,必要時將成熟的創業項目推薦給風險投資公司,以實現項目落地。
此外,我校還設立了“來華留學生創業實驗室”,共享學校創業中心資源, 采用成熟的大學生創業實驗室課程平臺和創業模擬實訓軟件,幫助留學生創業團隊實現創業培訓。同時,邀請企業高管、專家、知名校友擔任留學生就業創業導師,以幫助留學生在創業創新中得到最佳指導。例如,2014年12月,我校與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簽署來華留學生戰略合作協議,以創業創新為啟動點,為我校的外籍創業團隊提供導師、場地等多項支持。2015年6月,由韓國政府未來創造科技部資助的海外創業培訓項目落戶我校,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兩屆。第三屆于今年10月24日在我校正式啟動。
2015年,國務院各有關部委聯合出臺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2016年教育部又牽頭制訂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家已在政策支持領域做好了頂層設計,我相信,國際人才培養工作對國家發展戰略的支撐作用會越來越重要,知華友華的國際實用人才資源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對外經貿大學也有信心、有決心、有思路、有辦法,為來華留學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應有的貢獻。
編輯 呂伊雯 校對 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