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瑛??
關鍵詞:圖書館;通借通還;問題;對策
摘要:文章闡述了重慶市公共圖書館館際通借通還服務項目運作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從完善運作機制、建立規范制度等方面提高成員館積極性的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3-0086-02
1館際互借的發展
館際通借通還是館際協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以合作協議為紐帶,實現了成員館的資源共享,擴大了圖書館的服務,大大方便了讀者。早在1912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就提出了館際互借辦法草案,1968年正式通過了《全國館際互借辦法》,全文共13條,1980年6月修改為8條。國際圖聯為促進國際圖書館館際互借的發展,于1978年頒布了相關業務的原則和指南,1987年再次進行了修訂。澳大利亞圖書館與情報機構理事會和加拿大圖書館協會也分別于1994年和1996年頒布了館際互借的原則和實施辦法。德國也有區域性、跨地區及專業性的館際互借系統,其早在1893年就制定了館際互借規則,歷經五次修改,最新的規則于1993年頒布。
館際通借通還的運作涉及借出館、借入館、讀者,其中讀者可以從任一成員館借閱文獻資料,可以到任一成員館歸還所借文獻資料,成員館越多,服務網點就越多,讀者借還圖書就越方便。各成員館根據讀者借還信息,在館際之間傳遞結算圖書資料。館際通借通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為讀者創造價值,促進圖書館價值最大化:①資源共享、擴大資源。任何一家圖書館都沒有能力將人類文獻收集齊全,各圖書館可以通過館際通借通還實現成員館藏書資源共享,聯合起來形成更廣范的資源集合體,方便讀者獲取其所需資料。②資源互補、系統收集。即便是最富有、最細心的圖書館也會漏選資料,館際通借通還為其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提供了機會,同時相當于增加了更多的服務網點為讀者提供更方便的借還服務。③互補采購、節省經費。館際通借通還能在圖書資料采購方面實現各成員館的協作分工,避免重復訂購成員館已經擁有的資源,從而節約圖書館的經費,使圖書館采購的圖書資料更加多樣化。
2館際通借通還中的問題及原因
2.1館際通借通還缺乏獎勵機制,參與的圖書館少
館際通借通還的成員館越多,覆蓋范圍就越廣,讀者借還圖書就越方便。重慶地區參與館際通借通還的成員館較少,因此導致重慶地區使用館際通借通還服務的讀者較少。重慶市參與館際通借通還的圖書館僅有11個,包括重慶圖書館、重慶少兒圖書館和9個區級圖書館。各大高校圖書館尚未納入館際通借通還的范圍,重慶市有53所公立普通高校、15所民辦高校,如果這68所高校圖書館加入館際通借通還,將更好地促進重慶地區館際通借通還業務的發展。
館際通借通還是一項極大方便讀者的服務,同時會加大圖書館的業務工作量,圖書館需要做大量的后臺工作,如:統一編目、統一借還系統、統一圖書證,頻繁的跨館文獻流轉傳遞,甚至包括超期費的跨館結算,才能保障館際通借通還業務的順利開展,這對成員館有限的人力和財力都形成了較大的負擔。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大對成員館的激勵,對同屬一個系統的圖書館,可以通過上級的績效考核來激勵。如:重慶圖書館和各區縣圖書館同屬文化系統,文化系統可通過行政力量來推進館際通借通還業務的建設和發展。但是,高校圖書館屬于教育系統,如果沒有跨系統的激勵機制,高校圖書館就缺乏加入館際通借通還的積極性。
2.2館際通借通還制度沒有達成共識,隨意性強
目前,重慶市關于館際通借通還的制度有《重慶市主城區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技術標準》《重慶市主城區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服務標準》《重慶市主城區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管理辦法》《重慶市主城區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一體化應用系統建設方案》等。但是,由于各成員館的積極性不一,制度實施也沒有達成共識,同時對館際通借通還業務的操作較隨意,造成圖書流通速度慢,給讀者帶來了不便,進而影響讀者使用館際通借通還的積極性。如:成員館之間的結算比較隨意,甲館的藏書通過乙館系統還,乙館達到一定數量再通知甲館前去結算運回,而這些圖書在乙館保存期間都處于流通停止狀態。另外,對于成員館將本館藏書多少納入館際通借通還的體系還未做出明確規定,這就導致許多成員館為減少麻煩而減少納入館際通借通還的藏書量,成員館減少納入館際通借通還的藏書行為會使該項服務陷入惡性循環甚至消亡。
因此,建立激勵機制激發各成員館努力完善館際通借通還制度,使其良性發展勢在必行。重慶地區參與館際通借通還的圖書館主要是隸屬于重慶市文化委員會的市圖書館和區縣圖書館,而各成員館加入聯盟的動力主要是緣于行政命令,各成員館普遍把館際通借通還作為上級指派給本館的一項任務,被動性較強,因此在進行相關工作時存在消極怠工的現象。
2.3對館際通借通還的宣傳不夠,使用服務的讀者少
館際通借通還作為一項讀者服務,其發展的好壞最終取決于讀者的了解度和接受度。筆者對來館的150名讀者進行了隨機訪談,了解到使用館際通借通還的讀者比例只有11%,他們都是通過館際通借通還業務開展之初媒體大規模的宣傳了解到這項服務的。僅是了解館際通借通還業務的讀者就如此少,使用館際通借通還服務的讀者自然就更少了。
重慶市的公共圖書館于2012年5月26日啟動館際通借通還服務項目,當時各成員館聯動、大小媒體造勢,造成了很大的聲勢。但是之后各成員館沒有進行持續宣傳,甚至各館的網站上都沒有相關介紹。各成員館的不積極造成館際通借通還的圖書量少、流通速度慢、讀者使用不方便。除了部分老讀者,大多數新讀者不了解館際通借通還服務項目,造成館際通還通借業務無法大規模開展。
3推進館際通借通還的對策建議
3.1鼓勵更多圖書館加入館際通借通還
3.1.1財政專項經費支持。大力發展館際通借通還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財政應投入專項經費支持其發展,使其有堅實的經濟支撐。專項費用主要包括館際文獻流通物流費用、統一編目的費用、統一借還系統的費用、因館際通借通還服務項目增加的人工費用,使成員館能夠享受館際通借通還之利而不增加其負擔。
3.1.2提高統籌管理層級。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分屬不同的系統,公共圖書館由文化部門主管,高校由教育部門主管。因此,為促進二者共建共享,需要更高一級的部門來進行統籌管理。
3.1.3建立可持續性的評估機制。將館際通借通還的發展納入服務效能評估體系,同時將館際通借通還的績效評價結果與圖書館評級和圖書館領導的考核聯系起來。在館際通借通還效能評估方面,將新增通借通還圖書量、通借通還占總借閱量的比例、讀者滿意度等納入評估指標,通過可持續性的效能評估促進館際通借通還的發展。
3.2建立館際通借通還服務的規章制度
3.2.1設置專門的機構和人員,確保聯盟管理的可執行性和延續性。實行協調一致、目標統一的協同管理,而非行政化管理或者單位強弱分級化管理;建立規范嚴密的制度(包括業務運行、考核、激勵等),年初有計劃、年中有落實、年末有總結,并定期召開研討會交流情況、彌補不足;制定詳細的制度和標準,在資源采購、業務開展等方面設定標準,保障成館員之間的信任。
3.2.2明確成員館之間的責、權、利。明確合作機制,使合作文件具有法律效應并兼顧成員館的利益;成員館實力不一,責任要求也應有所差別;加強交流,互派管理人員,相互借鑒管理經驗,提高管理水平;在政策制定尤其是在集團采購、資源共享中給予各成員館一定的權限,保障各成員館的公平地位;建立嚴格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在組織和建設上可采取協同輪值管理,力圖縮小成員館之間的差距,凸顯各館的優勢特色;采取常任及輪值主席制度,增強溝通,實現民主、透明、平等;進一步明確建設目標,各成員館明確合作的需求與目的,進行務實合作;考核要有效進行,明確后續評估機制。
3.3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讀者了解并使用館際通借通還服務
在各成員館的網站、公眾微信平臺及圖書館內的醒目位置介紹館際通借通還的服務項目、操作程序、發展規劃,并設置館際通借通還的服務功能,加快圖書流通速度,讓讀者切實感受到館際通借通還服務帶來的便利。
4結語
圖書館的館際通借通還業務是一項便民服務,能夠提高公民素質,更好地實現圖書館價值,其成員館數量越多,規模化的社會效益就越明顯。因此,政府亟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機制激勵更多的圖書館加入聯盟,使其更好地開展館際通借通還服務。
參考文獻:
[1]葉雅云.公共圖書館聯合服務環境下的“一卡通用,通借通還”服務:以廈門市公共圖書館聯合服務體為例[J].中國報業,2011(24):91-92.
[2]杜杏葉,李亞峰,李賀,等.我國圖書館聯盟管理與運行機制現狀調查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9):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