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貓的搖籃》是美國作家庫特·馮內古特的黑色幽默代表作品之一,作者用一個荒誕可笑的故事描繪了當時冷漠社會對于科學技術的盲目崇尚,把科學當作武器來摧毀一切。在追求所謂的真理的路上拋棄了原本的美好,剩下的僅是荒誕與虛無的世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黑色幽默的藝術手法是如何在《貓的搖籃》這部作品中運用的,揭示作者是如何通過作品而表達出對當時社會的諷刺,對人性的反思,對科學的反思。
關鍵詞:黑色幽默;《貓的搖籃》;科學反思
作者簡介:郭建美(1993-),女,漢,內蒙古赤峰市人,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6--01
引言:
“貓的搖籃”是一種民間游戲,是用繩子套于兩手的手指之間變換樣式,從而形成的花樣形狀。可是“貓的搖籃”在文中看來根本沒有形成貓,也沒有搖籃,借此用“貓的搖籃”來象征這個荒誕虛無的社會。《貓的搖籃》這部作品充斥著黑色幽默的藝術特點。黑色幽默是一種荒誕,變態的文學流派,把痛苦與歡笑,荒誕的事實與平靜得很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劇,用喜劇的形式表達這個世界冷酷無情,人性的墮落,將一些陰暗丑惡面放大,扭曲,使其更加的出人意料,荒誕不經。
《貓的搖籃》以一位名為“喬納”的作家為了寫一本叫做《世界的末日》的作品為線索展開行文,這本書要報道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天,美國的一些頭面人物在干什么,因此他要找到與此有關的已故的物理學家,也是原子彈之父的三個子女,繼而發現了他們瓜分了老父親研發的名為“九號冰”的種子,它其實是水的同位素,在常溫下可以瞬間將水分結晶,為了解密這一切,喬納開始了這段荒誕的旅程。
一、黑色的童話
《貓的搖籃》這部作品隨著解密事情發生的那一天,頭面人物在干什么而展開,文中的原子彈之父便是費利克斯·霍尼克博士,他的三個孩子分別是長女安吉拉,長子弗蘭克和次子牛頓。文章一開始便是由喬納的信和小牛頓的回信展開的,而牛頓的回信中更是表現了人性的冷酷無情和故事的荒誕性,他的父親在那一天只是在玩著貓的搖籃的游戲,牛頓更是提到在試驗原子彈可以成功的摧毀一座城市之后,一位父親的同事說到:‘現在科學可是和罪愆同流合污了,而他的父親回答到:‘什么是罪愆啊?,這句話使我覺得又可笑又可氣,與此同時毛骨悚然,這種道德感缺失的科學家創造出的東西太可怕了。作品中這些許多古怪的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更是符合黑色幽默藝術手法的特點,痛苦與歡笑,荒謬與平靜,殘忍與柔情的交叉,充滿了對現實的嘲諷態度。
在眾多的角色之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喬納在去瞻仰霍尼克博士的研究室時遇到的一位電梯司機,名為萊曼·恩德斯·諾爾斯,他精神失常,當他覺得自己說的話恰到好處的時候總會抓住自己的臀部大喊‘是呵,是呵,他對喬納說的話雖然看起來很神經質,但是在我看來他才是那個清醒的人。例如這一段諾爾斯所說的話:‘這里是一個研究實驗室,研究的意思就是再尋找,不是嗎?意思是他們再尋找他們曾經找到的東西,這些東西不知道怎么就無影無蹤了,現在呢? 他們就得再去尋找。他們干嘛要去蓋這么一座大樓? 干嘛要修蛋黃醬的電梯以及這所有的一切?干嘛在這里塞這么多瘋子?他們要去再尋找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是誰丟了東西?是呵,是呵。這幾個連續的反問引人深思。
在虛構的山洛倫佐島上,這里是所謂的烏托邦,充滿著自由與虔誠的地方,人民像鯊魚一樣勇敢,女人們潔白無政瑕,孩子們萬分聽話。而這一切其實就是一個黑色的童話,事實上只是一群緘默無言的人,個個清瘦精瘦,孩子不敢哭喊,所謂的烏托邦只是假象,只是在用宗教麻痹人的思想,方便統治者管理人民。這里體現了宗教的虛無性與欺騙性。作品利用了反諷的手法批判這個荒誕的社會,人性道德的淪陷。
二、貓的搖籃
黑色幽默作家往往會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霍尼克博士就是一個反英雄人物,他熱衷于科學創造,卻缺乏對于家庭妻子的關心,從來不和孩子玩,甚至和妻子吃飯還要給他小費,可見關系多么的生疏。他拒人于千里之外,因為他從來對人們就沒有興趣,在原子彈投下的那一天,他津津樂道的是一根繩子。
在小牛頓的心里,對他的父親充滿了恨,而他的姐姐安吉拉卻認為她的父親是當時最偉大的人,因為他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而我認為真正的人應當是心懷人民,愛與和平的人,并不是一面逃避人類的責任,一面又享受著榮譽和創造者的快慰。真正成功的人不是靠他那驚人毀滅性冰冷的發明,而是家庭生活的美滿,而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心里充滿愛。
結語:
《貓的搖籃》用荒誕的故事,荒誕的言語,反諷的語氣,黑色幽默的手法去批判人性的墮落,對科學的反思,希望我們可以擔負起人類的責任。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科學給人類帶來進步,便利的同時,也將隱患帶給了我們,如果將科學作為武器,研制出毀滅人類的東西,那么我們的世界總有一天將走向末日。我們要合理地使用科學技術,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自然資源,科學發明要有道德底線,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不是毀滅它。最后,我要用文中霍利克·明頓大使的話結束文章:“不管是哪些國家,我們只想到人民和那些被殺死的孩子們,想到和平,想到手足之情,想到大多數人,假如人類是仁慈和聰明的,這個世界將是怎樣的一個天堂?”
參考文獻:
[1]陳全獻 簡析《貓的搖籃》中的黑色幽默[J]. 外國文學研究,2011.11.
[2][美] 庫特·馮尼古特 《貓的搖籃》[M]. 劉珠環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3]任小玲 《美國黑色幽默小說研究》[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