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卉++范麗娟
摘 要:《我穿32AA》由英國當代女作家米雪兒·昆娜所創作。作品主要講述了發生在“剩女”——艾米麗及周圍朋友身上的故事,詮釋了現代社會大齡女青年在新的生活與文化環境下對自我身份的追尋,試圖喚醒女性自立自強的主體意識,從而表現現代社會“剩女”們的女性意識的覺醒。
關鍵詞:剩女;女性意識;覺醒;《我穿32AA》
作者簡介:張卉(1993-),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范麗娟(1968-),通訊作者,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教授,博士(后),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生導師。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6--02
米雪兒·昆娜出生于英國,九歲開始寫作,曾在非洲居住六年。現居住于美國新澤西。《我穿32AA》是米雪兒所著的第一部小說。該小說獲得了美國女性小說的最高榮譽——“浪漫小說獎”。作品講述了大都市“剩女”艾米麗三十歲時所發生的各種不幸的故事。一開始,艾米麗將自身的不幸歸咎于自己的平胸;但是,艾米麗并沒有向世俗的“尺碼定義”低頭。在尋找真愛的路上,用自己的心酸眼淚和幽默詼諧向社會證明——“平胸女孩一樣可以擁有豐滿的生活!”
二十一世紀以來,由于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許多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并沒有在適婚的年齡步入婚姻殿堂。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加入社會中的“剩女”行列。“剩女”,又稱大齡單身女性,指已經過了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是仍然未結婚的女性,廣義上是指27歲或以上的單身女性,尤其是指擇偶要求比較高的一群人,常見于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女主人公“艾米麗”的經歷,揭示現代社會“剩女”們的女性意識的覺醒。
一、女性意識
女性意識在作為人類精神財富的一部分的同時,還具有社會邊緣角色的邊緣文化特質。女權主義運動的幾次高潮,將女性意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女性意識就文學層面講,應當是自覺的獨有女性視角、女性經驗、認識和體驗的語言范式;就文化層面講,應當是以‘非暴力、‘同情感、‘平等及和諧意識等等為主要標志的女性特征,對抗和結構以父權制為主要標志的傳統男性霸權文化,構建男女兩性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和諧·進步的社會文化模式之意義的追求。”
當代社會,女性意識的具體形態主要歸納為:1.生命意識。它是建立女性意識的基石。不同于早期人類社會的邊緣化女性思想,女性“活著”的定義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現代女性在工作機遇、社會地位、家庭生活等領域都提出了新的標準與要求。現代女性追求在更加平等的環境中生活并實現人生價值。2.性別意識。它是女性意識的核心。由于先天生理結構的不同,女性在對自身性別進行解讀時往往受到父權主義的影響。類似“陽具崇拜”的觀念阻礙著女性性別意識的建構。女性應樹立正確的性別意識,處理好兩性關系的建立。3.自我審視意識。這是構建女性意識的關鍵。女性應合理的審視自身,改變舊有依附男性的思想觀念,了解自身的合理需求,并通過努力爭取實現自己的目標,是現代女性意識覺醒的重要標志。
二、艾米麗沉睡的女性意識
艾米麗沉睡的女性意識主要表現在她處理兩性關系上的被動與妥協。例如在與前任男友亞當相處時,艾米麗將自己擺在依附亞當的位置。小說第一章中寫道:“我不介意把我所有的一切獻給他,所以我背對著他蜷縮在床上!為什么?因為我只要輕輕一動,亞當就會敏感的認為我要跟他來場‘清晨性愛。天,絕不可以,亞當頂頂厭惡的就是在性事上主動地女人。”這處細節描寫表明,艾米麗的女性性意識受到壓制與約束,她將男性的性要求放在首位,而不考慮自身的想法。同樣,第一章中關于描寫艾米麗在新舊睡袍的選擇上也體現出了沉睡的女性意識。“亞當送了一件奶油色的新袍子給我,漂亮極了!雖然舊睡袍穿起來更舒服,而且也穿慣了……但是,亞當喜歡最重要了。”這段描寫首先體現出了亞當身上所表現出的“父權主義”的特質。亞當沒有尊重艾米麗的女性身份。在沒有詢問艾米麗平時的穿衣習慣的前提下,僅按照個人喜好替艾米麗做主,選擇了不符合艾米麗穿衣習慣的睡袍,這就是對女性個體感受的無視與不尊重。面對這種無聲的壓迫與不尊重,艾米麗并不覺得有何不妥并欣然接受,為了贏得亞當的主觀享受寧愿委屈自己穿不舒適的睡袍。這睡袍就像是阻礙女性意識覺醒的枷鎖,禁錮了本應自由的女性選擇。并且,在遭受亞當的背叛后,艾米麗仍舊試圖選擇逃避問題。由于搬去與亞當同居,使艾米麗丟掉了原來最基礎的生存住所。沉睡的女性意識使艾米麗在分手后幾乎難尋留宿之地,最基礎的生存權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此外,沉睡的女性意識還表現在艾米麗對自身的錯誤認知。當不幸降臨時,艾米麗將一切歸咎于自己的平胸。在父親與父親好友的慫恿下試圖去做隆胸手術。艾米麗的父親及父親的好友是典型“父權社會”的代表。試圖通過外力改變女性本身的生理特征以求符合男性的審美與性需求。這一行為對女性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壓迫,既傷害女性身體又打擊了女性的自信心。艾米麗并沒有拒絕這種提議,盡管她的內心對這種行為極度排斥。
三、艾米麗女性意識的覺醒
“覺醒”與“沉睡”對立,覺醒需要過程。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總會有一個點引起“覺醒”的大爆發。小說從第一人稱的敘事視角出發,講述了“我”從小受到母親朱麗葉的影響,在13歲時就對女權運動和世界和平產生了認知,并許下愿望,希望自己今后可以為女權運動與世界和平作出貢獻。這種觀念的存在可以視為艾米麗女性意識覺醒的基石。例如小說第一章中,“我”盼望著收到三十歲的生日禮物。同時又聲明:“生日禮物其實也沒有那么重要,至少和女權運動、世界和平比起來沒那么重要。”說明了在艾米麗的潛意識中,依舊對女權主義的特質有所傾向。在鬧鐘鈴聲的設定上也表現出了艾米麗女性意識覺醒的萌芽。“我把音樂調成了搖滾樂……我只是……”。與亞當相處時,艾米麗幾乎處處迎合亞當的喜好,委屈自己的要求。但是,艾米麗并不是完全的迷失了自我。對于熱愛的搖滾樂,她仍舊選擇堅持自己的喜好,盡管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但這一行為仍可以看做是對“父權制”的一種抵抗。
艾米麗的女性意識覺醒主要體現在與亞當分手之后。第六章寫道:“我對亞當最了不起的報復,也就是毀了他的家……”。“家”是溫暖與愛的象征。艾米麗毀了亞當的家,本質上也就是毀了她對亞當的愛,毀掉了阻礙女性主義覺醒的枷鎖。這份愛本就是畸形的,不平等的,應當被毀掉。此外,艾米麗違抗亞當以及上司羅素的不平等命令可以看做是女性意識覺醒的突出表現。第十四章中描寫到:由于羅素毫無創意的廣告策劃,使公司的業績下滑。亞當作為高管,希望艾米麗可以幫助羅素重新設計廣告。但是,艾米麗并沒有接受亞當的不合理提議。她義正言辭又不失風度地拒絕了亞當的命令,不再接受不平等的工作安排。這一做法體現了艾米麗女性意識的覺醒——既維護了女性自身的尊嚴,也表現出對“父權社會”不公平行為的抵抗。
女性意識的覺醒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周圍環境或者思想觀念的轉變發生變化。艾米麗并不是突然頓悟,而是在各種事情發生后隨著時間逐漸成長。艾米麗對自身的正確認知促進了其女性意識的覺醒。這種正確的認知主要是精神上的認知。“我很堅強”第十章開篇即聲明。“我們分手了,因為我是個獨立自主的女人。”類似的心理暗示與精神提醒多次出現在文章中。這就是女主人公在糾正錯誤認知樹立正確認知的過程,幫助喚醒自己潛意識中的女性意識,做到真正的自立自強。
此外,艾米麗對自身生理特點的接受也表明了其女性意識的覺醒。不再為了迎合社會對于好身材的定義而強迫自己服用豐胸藥,也打消了做隆胸手術的念頭。接受自身的生理特點,接受自己的年齡增長,充滿信心的生活,這真是當代女性所應具有的理念。
結語:
三十歲的未婚女性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剩女”不需要為迎合了社會的眼光與習俗而迫使自己改變自身的生活方式。隨著男女地位的差距逐步縮小,隨著當代女性承擔的社會角色更加復雜化,女性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想法規劃自己的生活。而不應仍將生育、家務活作為生活的核心。“剩女”這個特殊的群體不應受到社會的歧視,應得到更多的尊重。“剩女”們也應樹立正確的女性意識,在追求自立自強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參考文獻:
[1]西慧玲,西方女性卞義與中國女作家批評[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2]喬以鋼,低吟高歌—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
[3]王侃,“女性文學”的內涵和視野[J].文學評論,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