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韓智巍
摘 要:京津冀一體化為河北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本文試圖分析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之下河北省商務英語教育的現狀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探索服務河北區域經濟發展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新新模式。
關鍵詞:京津冀一體化;商務英語
一、河北省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需求狀況
1.河北省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對外貿易發展迅速,現已發展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省份之一。根據石家莊海關的最新統計數據,河北省2014年進出口總額為59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出口總額357.1億美元,增長14.1%;進口總額241.6億美元,下降0.1%。三十多年來,河北省外貿總額在其GDP所占比重從1978年的1.09%發展到2014年的14%,河北省的對外貿易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可以借助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和交通一體化帶來的交通優勢,吸引京津高端產業落地,進一步刺激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河北省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空間巨大,前景廣闊,因此市場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并在人才質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2.河北省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素質要求
河北省日趨頻繁的對外商務交往需要大量商務英語人才的支持。《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日趨多元化,市場對單一外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逐漸減少,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應向應用性、復合型方向轉變。
河北省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主要涉及外貿跟單員、商務英語翻譯、進出口專員、國際貿易銷售、報關員、國外采購專員、和外企文秘等崗位。但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對商務英語人才在學歷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又有所不同。河北省近年來對外出口產品主要為汽車零部件、陶瓷衛生設備等終端產品,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出口產品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等技術密集型產品在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企業希望能夠匹配崗位需求的商務英語人才,除了扎實的語言功能,良好的商務知識外,還要有相應的實踐經驗,可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環境。
二、京津冀協作背景下河北省商務英語教育機遇和挑戰并存
1.京津冀產業結構互補,為河北商務英語人才開辟新的就業空間
據中經網統計,北京和天津2013年第三產業占比分別達到76.9%和48.1%,河北的第三產業比重僅為35.5%,但河北的第二產業比重高達52.2%,高于北京和天津地區。京津地區第三產業實力雄厚,河北省在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占有優勢,三地在產業結構上形成互補。河北與京津地區地緣相親,交通便利,并且隨著一體化政策的推進,影響生產要素流動的制度藩籬終將被消除,最終實現區域內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河北不僅要承接京津地區的產業轉移,還要吸引京津地區的優質企業落戶河北,為河北的商務英語人才帶來就業機會。同時,京津地區發達的外向型經濟也是河北商務英語人才的潛在就業市場。
2.京津優質教育資源流向河北,帶動河北高校商務教育發展
京津冀三地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由來已久,是歷史、政治、文化等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京津地區經濟發達,教育資源豐富,吸引了大批優質的商務英語生源。而河北在生源質量、教育經費、師資等方面均與京津地區相去甚遠。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支持下,河北省可以積極爭取京津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本省高校商務英語教育發展創造契機。
三、京津冀協作背景下河北省商務英語教育改革方向
1.大力促進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多元化
近年來,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各行各業對既懂商務又懂英語,可以直接從事涉外工作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需求旺盛。商務英語人才在就業市場的走紅促使眾多高校開設商務英語相關課程,但培養模式趨同,未能根據市場的動態需求做出及時調整。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種,其使用環境應包括與商業相關的一切領域如經濟、法律、媒體、外交等。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逐步推進,河北省將承接包括IT企業在內的眾多高新技術企業,產業結構正在轉變,同時語言服務結構也呈現多元化態勢。基于計算機輔助翻譯(CAT)的本地化服務正在成為語言服務行業的新的需求點,軟件本地化、網站翻譯、技術文檔寫作等新興領域也對商務英語人才提出了更專業的要求。
為區域經濟培養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河北省高校應重視市場需求的這種結構性變化,積極調整培養方向和培養方式。首先,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應走“差異化”路線。高校應根據所處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自身的教學資源,努力培養適合特定行業的、具有“區域特色”的商務英語人才,滿足市場對商務英語分工的多樣化、精細化要求。其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應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商務英語教育不僅要培養高素質的外貿人才,還要培養諸如商務口譯、軟件本地化等高端語言服務人才。
2.積極籌建京津冀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信息共享機制
現階段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困境之一在于缺乏較為完善的信息反饋體系,無法準確把握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動態需求。中國國際商務英語研究會是“由全國各高校的商務英語教學機構及其商務英語教師、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的、依法開展學術活動的民間組織”,目前主要是國內高校之間的一個校際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國際商務英語研究會可以牽頭整合學術界、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機構、商務英語教師、用人單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及在校生,建立起全面、有效的全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反饋體系,然后在此基礎上設立京津冀區域性信息反饋體系。
京津冀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信息共享機制的主要工作應包括:(1)對區域內商務英語教育現狀進行深入調研,為相關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和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機構提供準確可靠、具有前瞻性的決策依據;(2)設立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項目組,對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長時間追蹤調查,收集整理來自畢業生的就業信息反饋;(3)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解決用人單位和人才培養單位之間信息流通不暢問題;(4)制定商務英語專業相關的工作標準和規范,組織專業培訓,提升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5)為商務英語人才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合適的報酬吸引高素質人才長期從事商務英語工作,從而促進商務英語教育的良性發展。
隧道盡頭是光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曲折、漸進的,商務英語教育的發展更是如此。河北省高校商務英語教育承擔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國際化商務人才的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河北省政府、高校等相關公共部門應采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河北省商務英語教育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呂世生.商務英語學科定位的學理依據:研究目標、主題與本體[J].外語界,2015,(3).
[2]莫再樹.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的商務英語教育研究[J].外語界,2008,(2).
[3]王盼盼.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省發展戰略分析[J].經濟論壇,2010,(8).
[4]翁鳳翔,辛瑞娟.商務英語:歷史、現狀與未來[J].當代外語研究,2012,(4).
[5]張慶偉.河北省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N].人民網,2016.1.
[6]張偉,張璐.成人外語教育的現狀及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
[7]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行業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語言服務業發展報告,2012[R].
作者簡介:曹玲(1980- ),女,河北經貿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韓智巍(1988- ),男,河北經貿大學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商務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