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偉
【摘 要】中國當代藝術設計教育是以培養創新型、復合型、實踐型人才為目的。多元化的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絕不能忽視實踐型人才的培養。文章以藝術創意木工制作實驗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探討新型本科實驗教學模式對學生實物空間結構的認知能力、圖紙實物化能力及模型制作技能的培養,提升大學本科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關鍵詞】藝術設計 創意木工 非圖紙化 模型制作
一、引言
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均以紙質繪圖設計為主,缺乏圖紙演變為實物的實踐操作,不利于工程中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國內大多數高校都進行了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在理論基礎課、主修專業課的本科教學中融入實驗制作課程,將材料體驗與專業技能通過實物操作相互結合。本文闡述的創意木工制作是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專業的實驗課程,學生通過板材造型加工制作實驗,能更好地掌握對板材加工的方法與技能,同時進一步了解板材加工工藝及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從而更加深入地掌握板材制作方法,提升制作表現能力與創造、創新能力。
二、創意木工制作的教學意義
創意木工制作是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專業的實驗課程,對板材模型制作基本理論及知識進行系統教學,掌握KT板、雪弗板、各類板材模型制作的方法、制作流程及其成型手段;同時通過實驗制作更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板材成型工藝理論的認識與實踐理解,旨在培養學生較強的實際動手制作能力。
(一)提升學生對美感的感知
無論何種形式的設計,美感都是作品質量的一項重要評價標準,對美的感知能力是一個設計者創作的靈感源頭。設計者必須通過不斷的加工創作,在實物生成的過程中逐漸加強其造型美感。
從本質上說,創意木工制作是將紙質的二維設計圖紙在立體空間中完美呈現,提高學生對三維空間結構的認知能力。創意木工制作的實驗課程設定就是本著這一目的進行的。將繪畫、雕塑與各種材料相互結合,將結構、造型與藝術一相融從而形成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是實驗課程的最終目標。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有極強的動手能力。因此,在課程中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設計圖紙進行實物化操作,通過雙手對塑形作品的親密接觸,讓學生深入思考如何在滿足力學原理的基礎上盡可能提升作品的形態美與結構美,加強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
在以往的本科教學中,由于理論基礎與專業課程都處于起步階段,學生對設計技能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設計圖紙上。但在創意木工制作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圖紙創作轉化成具象的實物模型,并在創作過程中互相探討、借鑒與賞析,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被動創作。
同時,在實踐中,學生也可以清楚地發現自己圖紙設計的不足之處,繼而分析原因進行改進與加工,對掌握理論知識具有積極作用。學生通過設計、選材、制作、探討、修改加工等一系列過程,將自己的理念與創意轉化為實物,在制作過程中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創作熱情。
(三)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與團隊合作意識
在創意木工制作實驗課程中,加強節能環保材料的認知與應用,以低碳環保作為創作理念,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增強其社會責任感。
課程作品的呈現以小組團隊為單位,分組進行圖紙設計、選材制作等,一個完美的藝術木制品在設計制作的各個環節中都需要團隊的聰明才智與通力合作。這將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之間的溝通協作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
三、創意木工制作的課程分析
我院創意木工制作實驗課程面向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專業的本科生,學生可根據個人喜好選定產品造型,通過思維創作與動手加工等制作工序,最終的實物模型能更為直觀地呈現學生藝術表現能力。
(一)課程學時設計
創意木工制作實驗課程,讓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課程由理論基礎學習、制作設計方案、材料收集整理、實踐創作四個階段組成。由于從設計到制作整個過程都會遇到技術難點等問題,因此分散的課時不利于學生創作的連貫性。為了讓教師能夠及時幫助學生調整設計方案,課時可根據教師的具體制作要求進行相應調整。
(二)課程評分標準
由于本課程是以實驗制作為主要教學模式,在評定過程中是以木材加工制作過程及最終效果為主要評分依據,占總成績75%;其次是產品造型精致程度及細節要求,占總成績10%;同時要求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將制作過程以文字形式呈現,占總成績10%;產品造型選定以及相應木材合理選擇,占總成績5%。
(三)制作工具與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將設計作品從圖紙呈現在立體空間中,一定要有合適的材料與專業工具。我院創意木工實驗課程是根據學生創意設計的二維產品圖,采用環保板材及KT版、雪弗板,使用“迷你魔”“優耐美”、德國“費斯托”等各類切割、倒角、修邊、打樁、打磨等工具來完成木材加工工藝。
(四)實驗制作步驟
1.繪制產品造型三視圖;
2.討論并選擇各種木材及加工工具,根據產品造型確定木材的用量與加工工藝;
3.加工木材,完成切割、倒角、修邊、打磨、倒模、打樁等步驟,根據木材加工工藝調整模型形態、尺度與造型;
4.對木材進行細節部分的修飾;
5.對木材表面進行打磨上蠟處理;
6.拍攝木工產品造型圖片。
圖1 創意木工制作及實驗室展示
四、創意木工制作的教學特點
(一)教學的開放性
創意木工制作的實驗教學內容完全公開化、透明化,學生可根據自己設計特點與發展方向選擇具體課題。實驗過程以工作總結、作品展覽、學術交流與信息共享等內容進行公開展示,木工實驗室的布局也積極配合“開放”式教學理念,作品的制作過程均可參觀,不僅能看到成品展示,更有設計過程與半成品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實現教師、教學與學生創作的相互融合。
(二)教學的互動性
本課程的教學互動性不僅體現在課堂上的學習與交流,還通過專題講座、課題匯報、網絡平臺等方式展現,將優秀的設計理念帶入實驗制作中,并將結合最新的產品市場定位、消費心理、產品功能等信息及時讓學生分享。這種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對實際市場需求的了解與思考,更好地起到了學校與企業、社會銜接的作用,將“教學設計”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系,實現了學生與企業的相互聯動。
五、結語
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型本科實驗課程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對課堂學術知識的理解與深化,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藝術來源于生活,通過實驗制作能更直觀的表達自己作品生命力的作品。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團隊協作,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創意木工制作實驗教學對于培養創新型、復合型、實踐型的設計人才有顯著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傲冰, 王萍, 黃華明,等.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驗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 文教資料, 2006(21):84-85.
[2]羅源. 綜合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 藝術教育, 2013(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