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燕榮


[摘要] 目的 通過對臨床各科室便攜式血糖儀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了解醫務人員對其規范使用程度,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法 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對該院使用血糖儀的各臨床科室醫護人員進行訪談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將訪談資料、調查問卷等資料通過Excel表格進行處理。結果 發現臨床使用血糖儀的醫護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涉及血糖儀質量控制和管理等內容掌握非常少。結論 研究發現血糖儀被臨床廣泛使用,但卻存在很多問題,通過制定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和完善管理制度,制定sop文件并加以實施,提高便攜式血糖儀的規范使用率,減少檢測誤差,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
[關鍵詞] 血糖儀;質量控制;培訓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a)-0197-02
便攜式血糖儀是及時檢測設備之一,也叫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1],因其方便快捷、操作簡單的特點被臨床大量使用。但在使用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不少快速血糖儀存在精密度差和重復誤差較大等問題,且其操作人員為缺乏培訓的臨床醫生和護士等,這些環節都成為血糖儀質量控制的難點。該院現有8個科室使用便攜式血糖儀,而且有在一個科室不同品牌和型號同時存在的現象,根據調查結果制定系統化專業化培訓方案和培訓內容,提高血糖儀的規范化使用率,保障結果準確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按照目的性比例抽樣的方法
確定訪談對象,該訪談共2 0人,被訪談人員為不同科室護士10人,臨床醫生5人,管理人員5人。
1.2 調查問卷
根據《便攜式血糖儀血液葡萄糖測定指南》和《醫療機構便攜式血糖檢測儀管理和臨床操作規范(試行)》規定,血糖儀日常保養、血糖試紙的保存、血糖儀的質量控制等制定調查問卷,將調查問卷發放到使用血糖儀科室的所有護士、部分醫生。共發放調查問卷75份,回收70份。
1.3 資料處理
將訪談資料、調查問卷資料等結果輸入電腦,通過Excel表格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通過與醫護人員訪談了解到醫務人員認為快速血糖儀操作非常簡單,根本不用培訓就可以操作。采血更是如此,覺得比靜脈穿刺容易得多。所以臨床醫護人員對血糖儀的操作、采血方法自認為非常熟悉達到100%,但涉及到檢驗專業知識不熟悉的比例非常大,熟悉實驗原理、質量控制的人員只占15%左右,對影響因素熟悉的人員只占40%左右,由此可見醫護人員對血糖儀的影響因素、原理、質量控制及如何選擇血糖儀等知識非常缺乏,見圖1。
通過調查表發現醫護人員在使用血糖儀前接受專業培訓的人員只有5%,即使培訓也是儀器廠家的人員對他們進行的簡單操作培訓,并非是檢驗專業人員進行的培訓,醫護人員在操作前閱讀說明書的占60.8%。對涉及質量控制和管理的內容知曉率非常低,如血糖儀定期與生化分析儀進行結果比對、醫院血糖儀的管理制度、國家對血糖儀的管理規范、血糖儀校準等均只占到10%以下。很多科室沒有建立儀器的使用檔案,沒有專人管理。大家對儀器的清潔和試紙條的儲存還是比較關注,分別占84.2%和96.3%,見表1。
3 結論及對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每年糖尿病患者的增速超過 11%。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 2025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超過 3 億[2]。糖尿病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血糖控制達標,血糖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基礎[3]。便攜式血糖儀就是監測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還存在精密度差和重復誤差較大的問題:如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不同型號血糖儀之間測定值是否具有可比性;便攜式血糖儀檢測值與醫院檢驗部門的檢測值之間一致性等[4];由于便攜式血糖儀本身易受外界因素(如儀器性能、環境溫度、磁場、靜電等)干擾, 不同品牌和型號之間所用原理又不盡相同,試劑均為獨立的測試單元[5],故實驗室應用的質量控制方法難以實施;部分醫院使用過程中缺乏完善的質量管理和有效監控[6],常常出現在一個醫院的不同科室甚至同一科室使用幾個品牌或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的血糖儀。便攜式血糖儀檢測屬于檢驗范疇,但實際檢測人員往往是非檢驗專業的醫生、護士, 缺乏對操作人員的定期培訓,這些環節都成為血糖儀質量控制的難點。
通過該調查研究,了解了該院臨床醫務人員對血糖儀使用的各種管理規范、試紙使用前的準備、儀器的保養、質量控制、實驗原理、結果比對等掌握程度,發現他們在使用血糖儀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多數是通過閱讀儀器的說明書或者銷售人員口授而學會操作該儀器的,還有一部分甚至連儀器操作說明書都沒看過。因此,根據使用現狀提出對策:一是制定培訓方案:針對在調查結果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制定詳細、全面的培訓方案。聘請專家、該院檢驗科專家多層次、多場次的循環講課,保證每名醫務人員均能夠參加培訓。二是理論考核:經培訓后的醫務人員必須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血糖儀,考核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考核內容包括《便攜式血糖儀血液葡萄糖測定指南》(WS/T 226-2002)和《醫療機構便攜式血糖檢測儀管理和臨床操作規范(試行)》、實驗室常規質量控制等。100分為滿分,90分為優秀,80分為合格,全院醫務人員考核優秀達80%,合格為20%,理論知識的知曉率和操作技能比培訓前明顯提高。三是對院內所用POCT血糖儀進行評價:選取5個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進行結果比對,選取變異系數最小、與靶值最接近的血糖儀作為醫院統一使用的血糖儀,避免不同品牌和型號血糖儀產生的誤差。四是編寫并執行SOP文件:編寫并執行標本采集操作規程、血糖儀操作規程、質量控制規程、檢測結果報告出具規程,質量控制規程[7]等,建立質量體系文件,進行培訓并認真執行。五是完善質量控制:建立血糖儀檢測質量保證體系,包括完善的室內質控和室間質評體系。每日做好室內控制工作,每半年與檢驗科生化分析儀結果進行一次比對[8];數據由檢驗科統一收集總結分析,同時出具POCT血糖儀性能評價報告,通報比對結果。另外,還應確定血糖實驗室檢測的標準和頻率,盡管血糖儀用于已確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監測、糖尿病普查以及篩選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測定儀器,但并不能作為糖尿病的確診實驗,替代實驗室的血糖檢測[9]。
所以,只有加強醫務人員的培訓,建立對全面的血糖儀使用的質量管理體系,覆蓋血糖分析儀使用的全過程[10],并嚴格執行,才能提高血糖檢測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11]。
[參考文獻]
[1] Kost JG.Point- of- care testing[M].In:kost JG,ed Handbook of clinical automation,robotics,and oplimittion New York J ohn Wiley andsons ,lne ,1996:757-838.
[2] 邱憲波,袁景淇,唐日泉.便攜式血糖儀控制器的研制[J].微型電腦應用,2003,19(4):36-37.
[3] 杜顯鋒,李濤,李世俊.便攜式血糖儀測量準確性評價研究[J].2014,11(1)33-35.
[4] 王吉耀,主編.循證醫學與臨床實踐[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4
[5] Nichols JH, Christenson RH, Clarke W,et al.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point-of-care testing:a NACB laboratory medicine practice guideline[J].Clin Chim Acta,2007(3)91:14-28.
[6] 叢玉隆.POCT的臨床應用與存在的問題[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7,3(12):1325-1328.
[7] 朱薇,葛君琍,喬正梅. POCT 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糖結果的分析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24): 3447-3448.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療機構便攜式血糖檢測儀管理和臨床操作規范(試行)[Z].2010(209).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T 226-2002便攜式血糖儀血液葡萄糖測定指南[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10] 宋國威,李立新,秦英軍,等.多種品牌便攜式血糖儀與大型生化分析儀血糖檢測結果的比對分析[J].河北醫藥,2016, 38(6):1983-1985.
[11] 畢小云, 張莉萍.POCT血糖儀使用現狀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 2011, 40(3): 256-258.
(收稿日期: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