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玉蓉
一、初一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1.對中小學教材銜接不夠重視。我省小學英語教材為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而牛津初中英語則是對前者的延伸和拓展,其中初一教材內容對于初中英語和小學英語之間的銜接有較為全面的體現。初中英語教學利用對比中小學教材內容來選擇教學銜接點,帶領學生學習和復習,做到溫故而知新。但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小學英語教材缺乏必要的熟悉,不能明確區分新知和復現,對學生既有知識經驗不予考慮,導致教學行為與小學教材內容嚴重脫節,教學缺乏連貫性,學生學習適應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長,教學效率相對低下。
2.對學生學習情況不夠重視。初中英語教師應從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英語課程標準》相關要求來組織課堂教學,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但不少教師對學生實際情況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盲目依靠以往經驗來確定教學重難點,這樣的課堂教學顯得極為低效,學生學習和作業也表現出低效化的問題,教師批改作業后才發現問題所在,于是不得不占用下一課時的部分時間來解決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3.教學策略有所欠缺。初一新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學習了多年英語知識,其英語水平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部分學生知識儲備較為貧乏,或不會認讀音標、不會拼讀單詞和朗讀課文等等,而一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良好的掌握了課程教學要求,其學習水平超出一般中學生學習水平。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能充分重視學生差異化特點,或面對差異無動于衷、束手無策,導致兩極分化現象加劇。
二、初一英語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
1.重視初一教材和小學教材之間的銜接。就初一英語教學而言,解決重復學習以及過度學習導致的低效性課堂問題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基本點。教師應著眼于中小學教材之間的銜接,對《牛津小學英語》教材有全面、深入的研習,并明確小學階段的課程標準要求,找準銜接點。語言基礎知識是中小學教材內容相互銜接的集中體現,其中7A教材中大多數語言知識點均在小學教材中有所涉及,因此學生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予以充分考慮,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激活和引導,確保銜接教學能夠高效、順利開展,實現知識的內化和活用。以語音知識教學為例,小學英語教材從4A開始,圍繞26個字母發音這一主線,按照先輔音字母、輔音字母組合,后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組合的方式這一順序實施音標教學,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共存的特點,例如在ow組合發音教學中,教材給出了brown、now、cow、how四個例詞,并提供How many brown cows did you see just now?這一融合了四個例詞的句子,學生們首先朗讀例詞,掌握ow這一組合的發音規律,然后朗讀例句,實現音、形、義、用的完美統一,其不僅引導學生體驗單詞發音以及重音問題,同時也對句子重音、連讀、語調以及節奏等予以較多關注。但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很少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少初一英語教師抱怨學生不會認讀音標,單詞音形結合能力較差,普遍存在拼錯單詞的問題等等。由此來看,初一英語語音教學應對小學教材資源加以充分利用,夯實學生語音基本功,使之形成音型結合、聽音能寫、見詞能讀的語音能力。此外還應利用游戲教學法、小組朗讀比賽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語音知識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2.從學生學習情況出發來開展英語教學。從學生學習情況出發,教學行為才更有針對性。以7A 第五單元中現在進行時模塊教學為例,該模塊內容在小學階段已經是重點語法項目,初一再學的目的主要是溫故知新、答疑解惑。不同階段學習同樣的知識,其學習內容以及學習要求都存在一定差異性。小學階段學習多以機械性記憶為主,而初中階段對于語言知識運用做了較多強調。筆者著眼于此,在設計導學案時從學生學習中容易出錯的部分出發,根據運用現在進行時這一難點來設計教學任務。例如現在分詞構成中,筆者引導學生對重讀閉音節動詞進行整理,強調此類動詞的現在分詞末尾輔音字母應雙寫,給出begin-beginning的示范,要求學生寫出3~5個同類詞匯,然后又給出paly、eat、wait以及rain等末尾輔音字母無需雙寫的現在分詞,并要求學生牢記。這樣半扶半放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實現向自主預習與學習的順利過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3.優化教學策略。教學策略的優化可謂是初一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效益點。英語新課標對學生提出了尊重每一個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由于初一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兩極分化這一客觀事實的存在,初中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生英語個體學習水平差異來開展課堂提問、課堂任務設計以及實踐活動設計,按照學生層次不同來提出相應的教學要求,充分利用分層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強調要充分重視學生學習的差異性,教師可利用課堂提問分層、課堂任務分級以及課堂活動分組等方式開展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促使其個人興趣和學習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實現良好的發展和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一英語教學過程中尚存在不少問題值得我們探究,英語教師應認真看待、分析、總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吃透教材,狠下功夫,從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出發,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同時還應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做好初中英語教材與小學英語教材的有效銜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陸愛楨.研究是一種責任——教育科研促進教師專業進步與成長的案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