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送菜升降機》是英國荒誕派劇作家哈羅德·品特寫于1957年的一部戲劇,整個作品充滿了品特早年創作的風格——恐怖。本文將從對話,情節設定等方面探討《送菜升降機》的恐怖元素,從而對品特風格有更深的理解。
關鍵詞:荒誕;恐怖;威脅
作者簡介:孟瀟(1992.10-),女,山西盂縣人。
[中圖分類號]:J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6--01
一、引言
哈羅德·品特是英國著名劇作家和詩人,于200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獨幕劇《送菜升降機》發表于1957年,是品特荒誕和恐怖戲劇的代表作。在該劇中,本和格斯是搭檔多年的殺手,在一家餐館破敗不堪的地下室等待上級執行刺殺任務。但命令遲遲未下達,他們甚至對背后的雇主和動手的目標對象都一無所知。漫長的等待使這兩個殺手在狹小的空間里百無聊賴,無所事事。然而看似凝滯,平靜的氛圍卻見證了兩人之間愈演愈烈的內心矛盾。盡管外界會不時干擾他們,但是這些干擾卻與兩人的行動間并無關聯,甚至顯得莫名其妙,這一切都使本來就神秘莫測環境更為陰森恐怖。突然,格斯又一次去了洗手間,本聽到通話管傳來了聲音,這是上級傳達的行動指令。而當本準備就緒,將槍指向門的時候,門突然開了,這時格斯蹣跚著走了回來,上衣被脫掉了,手槍也被拿走了。兩人無語,凝視對方,戲劇落幕。格斯為什么被人拔掉槍,卻又活著回來?他是暗殺的目標嗎?落幕前的沉默又代表什么?本文將從創作背景,情節設置等角度探討恐怖元素,進而理解作者的深刻用意。
二、創作背景
荒誕派戲劇的哲學基礎是存在主義,否認人類存在的意義,認為人與人根本無法溝通,世界對人類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盡管給西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性的破壞,也帶來了短暫的和平,西方人曾篤信這是“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然而,和平僅僅持續了20年,“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這個信仰瞬間崩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一切價值,二戰不僅摧毀了物質財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沖擊,陷入焦慮和不安之中,精神的壓抑和生存空間的不安全,認為生活的意義已然幻滅。《送菜升降機》就誕生在二戰后,劇中本和格斯的互相猜忌,等待任務時的不確定性和焦慮心里,以及結局的荒誕等無不讓聯想到恐怖氛圍,而這種荒誕的恐怖氛圍是有其時代背景的。
三、主人公之間的微妙關系
1.本的強勢和格斯的反叛
劇中的人物盡管為多年搭檔的伙伴,但他們之間也有所保留,甚至互相懷疑。本在兩人組合中是格斯的上級,經常對格斯下達命令,多次要求格斯去燒茶,格斯有疑問時,本總是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尤其是當格斯詢問他執行任務的情況時,本總是含糊其辭,甚至命令他住嘴。當然,對于本的強勢,格斯雖沒有從正面和其發生沖突,但也進行了一些消極抵制,比如每次面對本讓他燒茶的命令,他總會引出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最后將燒茶的任務推卸掉。此外,格斯察覺到,本背著自己可能和上級有聯系,因此經常問他關于行動的事。兩人之間的交流,基本沒有涉及實質性的內容,反而又互相猜忌。他們之間并沒有爆發大規模沖突,但是這種隱形的矛盾卻更讓人匪夷所思,此外,本究竟是不是背著格斯和上級有聯系,對于上級的閃爍其詞和命令,格斯仍然能沉得住氣,讓故事的氛圍陷入更深的慢性恐怖之中。但是本的強勢仍是占上風的,劇情的結尾本將槍口對準了格斯,他作為格斯的上級,選擇跟隨自己的上級。而格斯對他的上司也基本是這樣做的。簡而言之,權力的壓迫,顯然使他們均陷入恐懼之中,不得不尋找更為安全的做法。
2.兩人的對話
劇中,本常將報紙中的故事讀出來,首先是過馬路的八十七歲的老人,面對穿梭的車輛不知所措,鉆在車底,最終被碾壓。其次是殺死貓為了洗脫罪名,嫁禍于妹妹的男孩的故事。總而言之,這些故事不外乎是關于死亡,謀殺的話題,其恐怖感可想而知,然而故事的真實性究竟如何,報紙并未報道,兩人的評論也無非是猜測而已,對于故事是否屬實,兩人并不關心,只是互相敷衍地做一些評論。一切是如此荒誕,飄渺。
四、情節和場景設定
1.陰暗而封閉的環境
兩人一出場就呆在陰暗而破敗的餐館地下室中,左右各有一張床,一扇門,一扇通向洗手間,一扇通向過道,床的中間有一個升降機。對于外部正常世界的描寫幾乎沒有,地下室狹小,封閉,與外界幾乎無法正常溝通。而這家餐館也是幾經轉手,沒有固定業主。出場人物是兩個殺手,而不是正常的普通人。場景中彌漫著恐懼而神秘的氣息。
2.支離破碎的情節
本和格斯本是兩個待命的殺手,但是劇中除了出現了上司威爾遜的名字外,并沒有任何線索,直到通話管里傳來關于行動的消息,并且消息的形式也是斷斷續續的,只能從本對對方的回復中進行猜測。此外,洗手間損壞的沖水管,沒有煤氣的灶,多次降落的升降機,升降機上附帶的點菜單,這一切都不符合正常餐館的設施水準,互相之間關聯性也很弱,主人公之間的對話也有始無終,看似對推動情節發展毫無作用,構成了一幅支離破碎的畫面。最終,格斯走進洗手間,離奇的從右門進來,手槍,衣服,領帶,上衣等都被剝光,這一切毫無征兆地成為了結尾。
五、結語
為什么品特選擇荒誕和恐怖作為該劇的主題呢?首先,“作為一名有猶太背景的劇作家,品特對二戰后的殘酷后果,比其他作家更為敏感”,經歷二戰后,人類陷入了恐懼與迷茫之中,這種恐懼與迷茫體現在對人際關系的生存環境的不信任。作者將這種失落,迷茫的情緒,通過人物關系,對話,環境描寫等,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