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啟佳,畢華強
(中國重慶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肝膽外科,重慶 400038)
·腫瘤科護理·
115例肝癌切除合并肥胖癥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常啟佳,畢華強
(中國重慶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肝膽外科,重慶 400038)
目的 探討肝癌合并肥胖癥患者圍手術期的科學護理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重慶西南醫院肝膽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行肝癌切除合并肥胖癥11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總結圍手術期護理經驗。結果 術前氣管插管困難3例,術后并發切口脂肪液化8例,切口裂開行二次縫合的3例,腹腔出血行二次手術止血1例,肺部感染5例,肝斷面膽漏1例。經積極的治療護理措施后,115例患者均康復出院。結論 肝癌合并肥胖癥患者圍術期潛在并發癥多、風險大,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科學的護理計劃、細致的護理措施可以提高肝腫瘤合并肥胖癥患者的手術預期效果,預防并發癥。
肝癌;切除;肥胖癥;護理
肝癌是當前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惡性腫瘤發病率第5位是肝癌發病率[1]。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肥胖不僅和肝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2-3],而且肥胖可以增加肝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4-5],肥胖給圍手術期的護理帶來很大困難,同時為患者的加劇了康復風險。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肝癌合并肥胖癥患者115例,均實施了肝癌切除術,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115例肝癌合并肥胖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0例,女25例。年齡28~71歲。體重70~116 kg,BMI>30.0 kg/m2,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肥胖的定義[6]。其中,術前合并高血壓病25例,糖尿病1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15例,睡眠時需使用簡易呼吸機輔助呼吸1例。本組患者術前肝功能均Childpugh A級。所有患者肝癌切除術均在全麻下進行。住院時間13~39天。全部患者康復出院。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主管護士和麻醉醫生或者麻醉護士一起去訪視患者,通過觀察、交談、查體和閱讀病例對患者的皮膚、心理、外周血管情況和氣道情況等進行評估。
2.1.2 手術前準備工作的必要環節是皮膚準備。一般來說,肥胖患者皮脂腺排泄旺盛,分泌過多汗液,尤其是重度肥胖者腹部贅肉重疊的皺摺處通風不良,極易起濕疹、發生糜爛,應給患者勤洗澡、勤換衣。
2.1.3 心理疏導患者因肥胖存在焦慮的心理狀態及心理問題,加上術前的控制飲食,擔心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等,使得肥胖患者更加緊張。所以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解釋患者的疑慮,消除患者的悲觀情緒。避免出現患者受到打擊而不配合治療、對治療失去信心、甚至是放棄治療。
2.1.4 外周靜脈因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較厚,一般肥胖患者的外周靜脈顯露不明顯,或者比較困難者,要使用留置針,必要時置深靜脈導管。
2.1.5 氣道肥胖患者口咽部脂肪組織較多,氣道空間相對較短,加上頸部、背部脂肪組織相對較多,影響頸部活動,會導致氣道暴露困難,所以對于此類病人術前的氣道評估尤為重要,對于指導術后完善應急處理措施有重要作用。
2.2 術后護理
2.2.1 一般護理,患者回病房后應絕對臥床休息6~12 h,12 h后取半臥位休息,如無異常后,24 h可下床活動,必須在家屬或者醫護人員的陪同下。
2.2.2 予持續低流量吸氧可以加大肝細胞含氧量,促進肝細胞再生,減弱肝細胞損傷。
2.2.3 嚴密監測患者的體溫、血壓、心率(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及全身皮膚的變化,若發現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呼吸費力等癥狀,應立即報告醫生并采取措施處理。
2.2.4 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淤血,覆蓋穿刺部位的敷料有無滲血、滲液,若滲出,應立即告知醫生,并采取處理。
2.2.5 預防并發癥的觀察、護理:肝癌切除術屬于高風險的手術,因此,術后出現手術相關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本組患者術后并發切口脂肪液化8例,切口裂開行二次縫合的3例,腹腔出血行二次手術止血1例,肺部感染5例,肝斷面膽漏1例。在護理工作中應密切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向醫生匯報。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術后重點觀察護理包括:
(1)引流管護理肥胖患者因腹腔臟器脂肪比例高,手術難度大,造成手術創面大,腹腔引流液較多,拔管較晚。應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自術后第1天開始,每日更換引流裝置,嚴格無菌操作;觀察引流管是否引流通暢、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本組患者有1例腹腔出血患者,術后第二天腹腔引流管內引流液顏色呈暗紅色,1小時引流液有300ml,考慮腹腔出血,及時給予剖腹探查止血后,患者術后恢復順利出院。
(2)切口護理術后用腹帶加壓包扎切口,肥胖患者因為皮下脂肪較厚,術中使用電刀切割,易造成皮下脂肪液化,而且合并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易引起切口感染,故應縮短換藥周期,并于換藥時仔細觀察切口情況,所以我們的經驗是術后前3天,對于肥胖患者的切口換藥要求每天換藥,換藥時以換藥鉗探入切口內,擠壓切口,使切口內脂肪液化產生的液體流出,然后以TDP燈照射切口半小時。本組患者術后并發切口脂肪液化8例,切口裂開行二次縫合的3例。以上患者均經過積極換藥后,切口愈合出院。
(3)氣道護理肥胖患者術后易發生氣道梗阻和低氧血癥[7]。肥胖會致使胸腔容量降低,使肺處于限制性的生理狀態。本研究中,術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患者15例,1例睡眠時需運用簡易呼吸機輔助呼吸。對于術前存在OSAHS的患者,術后給予墊子將患者的左側抬高,保證患者睡眠時右側臥位,并隨時監督糾正,盡量不要仰臥位。對術前使用呼吸機的患者,護理人員對該機型的使用方法、護理知識要主動學習,還應該加強夜間巡視,異常情況及時處理。本研究中5例患者術后并發肺部感染,在積極治療護理下全部痊愈。
(4)壓瘡的高危因素之一是壓瘡肥胖,加之患者術后長期在床更加大了此危險。因此,必須做到勤觀察、勤翻身,至少每2h翻身1次,可運用肥胖患者分段翻身法。對超重度肥胖的患者,可使用防壓瘡氣墊床。在患者病情平穩后,盡快循序漸進地幫助患者下床進行活動。
(5)飲食護理:護士要協助患者制定個體化飲食計劃,確保營養均衡攝入。術后第1天流質或者半流質(如米湯、鯽魚湯、菜沫稀飯、無糖藕粉等),術后第2天始進食高維生素、高熱量、低鹽、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
術前氣管插管困難3例,術后并發切口脂肪液化8例,切口裂開行二次縫合的3例,腹腔出血行二次手術止血1例,肺部感染5例,肝斷面膽漏1例。積極的治療護理措施后,115例患者均康復出院。
肥胖人群中,各種臨床疾病的發病率高,對于癌癥術后的護理造成不利。原發性肝癌合并肥胖癥患者圍術期存在很多的潛在問題,除手術自身外,合并癥常會引起更多的風險,這給護理工作造成困難。因此,全面的圍術期評估、應急準備,嚴密的病情觀察與護理,有助于提高手術成功率,改善預后。
[1] El-Serag HB, Rudolph K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idemiology and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J].Gastroenterology, 2007,132(7):2557-2576.
[2] Loomba R, Yang HI, Su J, et al. Obesity and alcohol synergize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incid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men[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8(10):891-898.
[3] Marrero JA, Fontana RJ, Fu S, et al. Alcohol, tobacco and obesity are synergistic risk factor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Hepatol,2005,42(2):218-224.
[4] Mathur AK, Ghaferi AA, Osborne NH, et al. Body mass index and adverse perioperative outcomes following hepatic resection[J].J Gastrointest Surg,2010,14(8):1285-1291.
[5] Cucchetti A, Cescon M, Ercolani G, et al. Safety of hepatic resection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Br J Surg,2011,98(8):1147-1154.
[6] Organization W H. 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on obesity.[J].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echnical Report,1998,894(1):i.
[7] 龔亞紅,虞雪融,黃宇光,等.病態肥胖癥患者圍手術期氣道管理[J].2011,33(3):224-227.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14.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