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燕
(湖北省當陽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宜昌 444100)
“醫德醫風追蹤問.訪查改”滿意度調查情況分析
王華燕
(湖北省當陽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宜昌 444100)
目的 以“三好一滿意”(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為目標,以“訪、查、改”為手段,大力改善我院醫療服務態度,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優化服務環境,為服務群眾提供優質的婦幼健康服務。方法 健全“三訪”機制即第三方電話訪、隨機病房訪和醫院醫德醫風小組治療現場訪,對訪查結果進行分析、整改,并將調查結果納入全院績效管理考核目標。結果 2016年共查訪患者938余人次,滿意率平均達95.3%。結論 全方位、多層次、內外結合的醫德醫風滿意度調查,為我院醫德醫風建設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有力促進了整體服務質量的提升。
醫德醫風;追蹤問;滿意度;調查分析
為將婦幼健康優質服務根植于醫德醫風醫術建設,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改進和提高,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我院開展“醫德醫風追蹤問.訪查改”滿意度調查,通過中介機構電話訪、病房隨機訪和醫院醫德醫風管理小組隨機訪的“三訪”形式,調查對我院的滿意率,不斷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優化服務環境,更好地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建立健全醫德醫風調查“三訪”機制,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內外結合的醫德醫風滿意度調查體系
1.1 建立第三方訪查體系
和市統計信息咨詢服務中心聯合進行第三方滿意度調查,我院每月十日將住院患者電話發送到信息咨詢服務中心,該中心隨機抽取電話號碼,電話追蹤調查分析匯總形成調查報告;該中心深入到病房對正在住院的患者進行明察與暗訪。
1.2 建立醫院醫德醫風三級管理組織
設立醫德醫風領導小組,院分管領導任組長,將醫德醫風教育納入醫院議事日程;設立醫德醫風辦公室,具體負責醫德醫風的管理、教育和考核,把醫德醫風列入醫院管理內容之一;各科主任或護士長為本科室醫德醫風直接領導人,進行醫德醫風屬地管理。
醫德醫風辦公室收集整理醫德醫風滿意度追蹤問情況,將服務群眾反映的情況交由各分管領導、職能部門、責任科室進行問題原因查找與整改。
1.3 追蹤對象
隨機抽查2016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或家屬,以及在我站治療、分娩后出院的患者。抽查對象主要包含婦產科女性患者,年齡25~35歲,兒科調查對象為患兒家屬。合計訪查對象為938人次。
1.4 調查內容
(1)對醫院就醫環境、衛生環境的滿意率;
(2)對醫生的滿意率;
(3)對護士的滿意率;
(4)對輔助科室的滿意率;
(5)對門診醫生的滿意率;
(6)有醫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1 滿意率(%)
2.2 服務群眾反饋的意見或建議
對就醫環境的滿意率為86.4%。收集患者反映意見:
病房擁擠,嘈雜;病房不能滿足家屬放陪護床;病房之間無隔簾;病房有的門窗是壞的,設施陣舊;垃圾桶的垃圾處理不及時,夏天病房有蚊子。熱水不熱。被子薄。對門診醫生滿意率為94.9%,主要意見為:個別醫生態度差,收費室個別人員耐心差。
2.3 原因與整改
基礎設施不完善。2017年住院樓將交付使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住院環境將不斷改善。
環境細節管理忽略。加強細節管理,總務科定期檢查門窗等病房設施,保證病區公共設施的完好狀態。
醫技人力資源不足,影響服務品質。加大人才儲備管理,管理從嚴,待遇從優,靠文化、靠待遇吸引人才。
進一步強化醫德醫風監督機制,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監督、控制、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醫德醫風檢查考核制度,對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考核進行量化評估,獎懲兌現。
醫院要發展,除了提高醫護人員自身的醫療技術外,還要讓患者在接受治療服務過程中得到滿意的服務。患者滿意度是患者在醫院就診過程中,對醫院醫療質量、醫德醫風狀況客觀的總體評價。實行向“零缺陷”管理延伸,不滿足于滿意度的“虛高”,明察暗訪、社會監督為主的形式。
對醫務人員進行醫德醫風素質進行量化評估考核,是調動醫務人員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積極性的一條重要途徑。把反映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素質的基本因素采取數量化的表達方式,并建立對應和比照關系,提出相對的衡量標準,進行量化測評。
以“載體教育”形式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近幾年來,我院十分注重醫德醫風建設,引導全院職工緊緊圍繞婦幼健康事業改革和發展的要求,深入扎實地開展“母嬰平安是天職”、“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和“以患者為中心”的職業道德的教育活動。我們先后采取了多種形式的“載體教育”、“導向教育”、“典型教育”、“法規教育”等教育形式,深受醫務人員歡迎,群眾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和啟迪,使我院的醫德醫風教育卓有成效。
[1] 徐小琳,王春音,陸琳琳,朱婉露.完善滿意度測評考核體系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品質[J].管理觀察,2016,(27):92-94.
[2] 袁 博,王 菊.醫德醫風建設與醫患關系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4,(16):183-184.
[3] 尹愛明.醫院開展醫德醫風建設的做法和體會[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01):180-182.
本文編輯:吳宏艷
R1971.3
A
ISSN.2096-2479.2017.22.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