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璐,毛 丹
(南京鼓樓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8)
淺談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及跌倒的防范和護理措施
謝 璐,毛 丹
(南京鼓樓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8)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群是當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這類人群更需要社會的廣泛愛護與關注。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意外事之一,跌倒對老年人的的身體正常功能和結構造成一定程度損傷,會增加老年人群的生活負擔以及影響身心健康,從而大大增加醫療費用,使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加重。因此,根據跌倒的具體原因,現對老年人跌倒的防范和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老年患者;跌倒;防范措施
我國是世界老齡化人口較多的國家之一,由于人口結構出現老齡化,老年患者住院數量也在增多,尤其是老年人意外跌倒事故發生的概率上升趨勢非常快。跌倒,作為老年人最常見的致病因素之一,給老年人的身體、心靈、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傷害,與經濟上的巨大損失。另外,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也是醫療糾紛隱患的重要因素,對醫院的社會效益影響很大。怎樣采取有效地措施,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情況進行預防,在實際醫護工作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對老年病人造成跌倒的原因進行詳細規劃分析,最大程度的避免跌倒,是當前護理人員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也是老年病房護理管理者的重點工作。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是多層面的,既有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藥物作用等諸多內在因素,同時居住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外在的影響因素,也是老年人跌倒的多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
1.1 生理因素
年齡因素是老年人跌倒的顯著因素。入老年期時,絕大多數老人本身的肌細胞數量減少,肌力大不如前。根據相關的研究發現,個體由25歲開始,肌力以每10年4%的速度遞減,而50歲后則以每10年10%的速度遞減。所以人體隨著年齡的不斷提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走路問題、抬腳問題、步態緩慢及不穩,容易發生跌倒意外。
老年人的感覺系統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系統靈活程度和敏感程度會隨著年齡的提高不斷下降,因此出現跌倒的概率也會隨之不斷提升。研究發現老年人的骨骼硬度、關節靈活程度、韌帶的韌性和肌肉強度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和退行性變,也是導致老年人摔倒的另一重要因素。老年人骨質疏松會使與跌倒相關的骨折危險性增加,尤其是跌倒導致髖部骨折的危險性增加。
1.2 病理因素
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不同程度的腦積水和腦卒等相關疾病均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平衡能力和運動性能,同時也是導致此類病人出現跌倒的關鍵因素;部分出現率較高的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白內障等的患者,比較容易跌倒,這可能由于慢性疾病的病理發生改變,服用藥物后影響到感覺、中樞等神經功能、性疾病的病理發生改變、以及服用藥物影響感覺、中樞神經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與協調,老年人的身體和精神儲備因此降低,導致跌倒的概率不斷提升;除去以上因素以外,腦梗死、老年性癡呆的等老年患者,由于機體的病理改變導致機體的平衡功能十分低下,也容易跌倒;同時部分的關節疾病、軀干與四肢的骨折等;各種感染、肺功能的炎癥導致機體出現血氧不足,部分慢性疾病導致機體的電解質處于不平衡的狀態等均能夠導致機體的穩定能力出現嚴重的改變;有泌尿系統疾病的老年人或出現尿路刺激征和膀胱刺激征等導致老年人反復去廁所,或者出現排尿性暈厥等均能夠導致此類人群出現跌倒。
1.3 心理因素
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精神狀態等心理因素與跌倒有關。沮喪、抑郁、焦慮、情緒不佳導致老年人心理狀態混亂,對危險環境的判斷能力以及應激能力降低,導致跌倒出現率提升。通過研究發現,由于過分的擔心跌倒等心理因素也能夠導致高齡患者在日常活動中出現行為能力不正常,導致步態改變和機體的平衡功能受到影響,跌倒的出現率提升。
有些有知識的老年患者由于對自身能力過高的估計,對危險性認識不足,或存在不服老、自尊心強等心態,事必親為,不愿意麻煩家屬和醫護人員,從而成為跌倒的危險因素。
1.4 藥物因素
有研究表明,臨床根據患者病情使用的藥品中,有相當一部分可能會導致患者神經功能、視覺功能、精神狀態以及血壓代謝出現改變。同時老年人由于年齡過高,其機體對此類藥物的敏感性和適應性不斷變化,大部分高齡患者用藥后常常出現一定程度的反應遲緩和認知能力下降等生理功能變化,跌倒的出現率大幅提升。可能引起跌倒的藥物包括:
1.4.1 鎮靜、精神類藥
使用鎮靜藥物和精神類藥物能夠對機體的平衡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為抗焦慮藥。
1.4.2 心血管藥物:抗高血壓藥、利尿劑、血管擴張藥
使用了擴血管降壓藥后,血管擴張,使回心血量降低,由于機體的自身調節導致心排出量下降,最終影響腦組織的供血、供氧缺乏,很容易發生頭暈、跌倒的情況。使用利尿劑等相關藥物后,在一段時間內此類人群的機體出現大量的體液和電解質的排除,導致血壓改變、心肌供血不足和腦缺氧等情況會發生,進而導致嗜唾、乏力、頭暈等情況的出現。
1.4.3 降糖藥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藥存在劑量不當、進餐不按時等情況。導致低血糖,從而跌倒,嚴重的情況下,如:使用胰島素不正確,容易引起低血糖發生昏迷。周圍血管病變與神經病變相互作用,致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跌倒發生率較高。
1.4.4 其他類藥
非甾體類抗炎藥和多巴胺類藥物等相關藥物,都可以引起老年人跌倒。
高齡人群使用以上相關藥物,機體的反應速度大幅下降,機體的認知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常常出現心律不齊、意識狀態也會受到影響,大幅提升了高齡人群跌倒概率。同時由于高齡人群常常合并多種慢性疾病導致多種藥物的同時使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跌倒的危險性。
1.5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也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跌倒的原因多樣,主要有:
(1)室外的光線和照明不足及地面不平,雨雪天氣、擁擠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
(2)周圍環境影響主要為地面不平坦;室內光線過強或過暗影響視力范圍;通道過于狹小或者出現不同大小不一的物品。
(3)不合理的病房設施如病床過高,上下床不方便;臺階高度不合適,邊界不清晰;坐椅過高或過低;病床過小,無床檔、床旁無呼叫器;樓梯臺階、衛生間未安裝安全護欄;夜間入睡后未實施防護措施,戶外運動未佩戴防護措施。
(4)穿過于緊身或狹小的衣服;褲腿過長;鞋子過大,地面過滑;防摔倒工具不匹配。
1.6 社會因素
老年人的教育和收入水平、衛生保健能力、社會服務與社區服務、室外環境因素等多種社會因素均能夠在一定程度導致跌倒。
2.1 老年人跌倒的防范和護理措施應該是多方面的
2.1.1 做好入院評估
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后,醫護人員首先應該詢問相關的跌倒病史,既往史中導致跌倒的原因,同時對患者的視力、骨骼、肌肉、肢體行動能力等醫學上相關因素進行詳細記錄,同時對患者的綜合狀態進行評估,發現可能導致跌倒的因素,應幫助患者標注,并積極防范。醫護人員應該對病房的環境,日常生活中常常導致跌倒的地方進行強調,提高病人和病人家屬的關注程度。
2.1.2 改善不良環境因素
對不良環境因素進行改善,能減少環境因素中的危險,提高老年患者對跌倒危險因素的認識,進而強化其自覺避免跌倒的主觀意識,可采取的措施有:
(1)房間布置要簡單,擺放家具的位置要科學合理,衛生間盡量靠近臥室,緊急電話號、電話機或警報裝置要方便老人夠取。
(2)保證地面平坦,并做一定程度的防滑處理;其中衛生間和廚房水池周圍應進行提示。樓梯、走廊、廁所、浴室要安裝扶手。
(3)道路應平坦、防滑,通道、走廊寬闊,無障礙物。
2.2 護理干預措施
2.2.1 指導合理用藥
很多老年人為了正常生活,需要使用各種藥物時,一定要做好正確、科學服藥講解工作;用藥之后,要對老年人用藥后的反應進行適時觀察,避免老年人因用藥出現不良反應導致跌倒。對各種相關藥物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進行詳細的講解,督促患者合理使用各種藥物
2.2.2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的目的不僅在于要幫助老年患者了解如何預防跌倒,還可以指導、安慰、疏導老人,幫助老人克服對跌倒的恐懼心理,保持每天都有一個好的身體、好的心情、好的心態。
對于有跌倒史的老年患者,應詢問發生跌倒時的細節,穩定其心態,消除病人對跌倒憂慮;針對不愿意麻煩其他的老人,應對其進行心理輔導改正其心態,并對其講解跌倒對身體的危害性;對于有不服老心態的老年患者,進行嚴格的教育,并通過科學的證據顯示其真實的健康狀況和活動能力,盡快適應自身角色轉換,以防止跌倒的發生。
2.2.3 指導運動鍛煉
如果老年患者沒有嚴重的慢性疾病,行動也正常,要指導鼓勵其進行適當的規律性體育鍛煉。根據老年人的年齡、活動能力和個人興趣實施對身體有益處的運動方式。規律的運動鍛煉對預防跌倒情況的出現有較好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運動過程中要控制運動量,保持適度,遇有跌倒危險因素時及時提醒。
2.2.4 指導日常生活
(1)相關醫護人員對高齡病人著裝進行指導:其中鞋子與褲子的大小長度應該合身,避免過長或者過大影響走路、長褲或睡衣。
(2)指導患者選擇適合的鞋子:購買合腳的鞋子或拖鞋,鞋底要粗糙、防滑,且鞋內不要墊太厚的鞋墊,以免影響腳底感覺。走動時盡量不穿拖鞋。
(4)脫、穿鞋、褲、襪時應坐著進行。
(5)對容易出現跌倒的人群給予不同的安全輔助器材,并將這些安全防護器材放置在此類人群周圍。
(6)對于有跌倒傾向的老人,在其床頭牌或護理病例上作醒目標記,建立跌倒預防記錄單,幫助其熟悉病房和周圍環境,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7)對于特殊的病患,給予特別照顧。如將糖尿病老人的床位設在近衛生間的位置,以利于老人入廁。
(8)有需要的話要求家屬陪護患者并交代有關注意事項。
2.2.5 老年患者跌倒時的處理
發現老年患者跌倒后,護理人員應該幫助其置于平臥位,迅速判斷患者的意識等基本生命體征,并對其全身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確定有無損傷及損傷的嚴重程度,給予相應的護理。必須注意,情況不明時,勿隨意移動老人,以免加重病情。
在和諧社會不斷發展中,關愛老年人健康關心老年人生活,不斷改善此類人群的生活質量,已經受到媒體與社會的不斷關注。對老年人安全防護措施的研究,是老年護理學迫切研究的內容。老年患者跌倒護理的任務就是有效評估和積極消除各種引起跌倒的危險因素,全面、細致的加強預防和護理工作。預防老年人跌倒,需要醫護人員、老年患者和家屬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真正有效的避免跌倒,提高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
[1] 覃朝暉,于普林.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現狀及進展[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5,24(9):189.
[2] Oliver D,Britton M,Seed P,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risk assessment tool(STRATIFY)to predictwhich elder1y will fall:case-control and cohort studies[J]. BMJ,1997,315(7115):182-186.
[3] Feder G,Cryer C,Donoven S,et a1.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in people over 65.The Guidelines’ Development Group[J]. BMJ,2000,321(7267):196-198.
[4] Fuller GF:Falls in the elderly[J].Am Fam Phys,2000:61.
[5] 庫紅安.老年人跌倒的預防[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2):156.
[6] 李林濤,王聲涌.老年跌倒的疾病負擔與危險因素[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2(4):130-138.
[7] 張景蘭,陳 宏,王 燕.老年人跌倒危險因素評估及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8):563-568.
[8] 劉 紅.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安全隱患分析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2006,03(15):1963.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4
A
ISSN.2096-2479.2017.22.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