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大佬今又來。曾經的中國第3大富豪仰融在汽車領域又有了新動作。
3月7日晚,正道集團聯合賓尼法利納公司共同開發的電驅動概念車——正道H600在日內瓦車展全球首發。據稱,這款C級車由賓尼法利納設計,采用石墨烯基電池技術,搭載最新“微型渦輪發電機增程器+超級電池”動力組合,屬于增程式電動汽車,不依賴充電網絡,將徹底消除傳統電動汽車里程焦慮。
初看,似乎只是又一款酷炫概念車的借勢亮相而已,但這款車背后的傳奇人物——三番造車未果、壯志難酬的仰融,卻令人難以忽視。
仰融曾經與“華晨汽車”有著深刻的淵源。1991年,仰融在華晨控股公司擔任董事長,與沈陽金杯汽車股份公司合資成立了沈陽金杯客車公司。為能在紐交所成功上市融資,仰融在百慕大注冊成立了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華晨中國),又在次年召集另外幾家中國政府機構成立了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將華晨中國變成了國有企業。接著,仰融和金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使華晨中國擁有金杯客車51%的股權。1992年,華晨中國順利成為首個在海外掛牌上市的內地企業。之后8年,仰融打造出一個以華晨汽車為主、包括至少4家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資產達到300億元人民幣的華晨系。華晨一案讓仰融揚名四海,這也是仰融頭一次在汽車行業嘗到甜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好景不長,2002年3月11日,財政部企業司將華晨收歸國有,并撥給遼寧省政府管理。反抗未果,仰融被去職,狼狽之下敗走美國。但仰融并沒有放棄他的資本事業。1999年,仰融接管香港歡樂天地公司,11年后更名為正道集團。2009年6月23日,仰融發布“831111”正道汽車計劃,宣布回國造車:未來8年,實現產能300萬輛,產值1萬億,稅收1000億,提供10萬人就業,人均年收入達到10萬元。2010年1月,仰融返回中國注冊成立天津正道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正道”)。8月8日,天津正道與安徽江淮以及合肥經濟開發區簽署三方框架協議,計劃成立總投資約300億元的“安徽江淮正道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產能規劃目標為未來8年內實現整車100萬輛,動力總成100萬臺套及1200萬KWH鋰離子動力電池。但自此以后,江淮正道也陷入沉寂,鮮有人聽聞它的消息。這是仰融第二次造車失敗。
2010年10月,仰融借助正道收購新潮實業以實現在國內融資造車的計劃被迫叫停,這讓仰融的龐大造車計劃遭遇重創。之后,正道集團陷入虧損泥潭。
十數年跌宕起伏,“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往事終成過往。如今,經歷13年的漫長等待和6年蟄伏,仰融借助H600將正道汽車帶進賽場,進軍新能源豪華車市場?!捌湫钠渲疚锤模瑒t大風大雨無礙”,希望這次仰融能夠得償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