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劼


2017年年初,北汽幻速三喜臨門:其一是新年第一款新車——幻速S5正式下線并開啟預售;其二是下線的這輛新車正是北汽幻速誕生以來第60萬輛整車,標志著北汽幻速總產量正式突破60萬輛大關;其三是北汽幻速2016年全年銷量數據新鮮出爐,26.68萬輛的銷量使北汽幻速完成了19.5%的同比增速,跑贏大盤,累計銷量達到57.49萬輛,實現翻倍增長。
自2014年3月北汽幻速誕生,旗下第一款車走下生產線,上市9個月即獲得8.47萬輛的銷量成績;到2015年品牌累計銷量突破30萬輛,實現2倍翻番奇跡;再到2016年底,北汽幻速品牌第60萬輛整車下線,累計銷量再次翻倍增長——北汽幻速只用3年時間便化繭成蝶,完成從“黑馬”到“千里馬”的蛻變。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幻速的增長難能可貴;但對于一名領導者來說,如何看待眼下的銷量?這種高幅的增長速度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如果有,如何去做?帶著上述問題,《汽車觀察》采訪了北汽幻速銷售公司總經理張軍。
“整體形勢不錯”
張軍用這樣一句話中肯地概括了北汽幻速在2016年的整體表現。與此同時,他認為這樣的銷量表現得益于四個方面的突破。
首先是渠道建設。2016年北汽幻速加快了渠道建設的步伐,一級渠道從原來的390多家發展到470多家,增長了100家左右;二級渠道從1600多家發展到2300多家,增幅十分可觀;在渠道下沉方面有較大的舉措,原來和二級經銷商只是貿易合作,今年北汽幻速整體投入3個多億,鼓勵一級經銷商去投入直營店,這樣可以使庫存、銷量都得到保證。
其次是新產品的研發。2016年全年除了明星車型幻速S3 銷售9.64萬輛、幻速H3 銷售10.56萬輛并躋身2016年MPV細分市場第6名以外,幻速S3L、幻速H3F和2017款幻速S6CVT三款新車型表現也不錯,尤其是幻速S3L,上市后首月便銷量過萬輛。
三是營銷創新。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多種創新營銷方式與消費者對話,引導消費者參與。比如借助里約奧運會熱度發起的“21天樂動計劃”,召集疏于鍛煉人群,從“圍觀奧運賽事”過渡到“踐行奧運精神”,讓大家樂動起來,感受輕運動帶來的愉悅。“為愛升級,為愛發聲”北汽幻速S3L藏地秘境之旅,不僅向消費者展示出眾的產品實力,更呼吁社會各界投身公益事業,引起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里對美好和善良的思考。
四是服務層面。為了提供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務,2016年北汽幻速設立了區域服務中心并劃分管轄區域,利用現有優秀服務商資源,以點帶面提高區域內服務商整體水平,從而提升區域內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口碑。
在區域服務中心的基礎之上開展服務培訓,2016年共計開展6期技術能力培訓、14期索賠認證培訓和7期服務經理崗位認證培訓,全面提升售后服務人員的技術和意識。同時還開展全國區域備件中心建設,在華南、華東、華中區域相繼成立備件中心,形成互相協調配合的配件中心網絡,全面提升配件供應及保障體系,讓消費者享受更快捷、更便利的服務。
但張軍同時也表示,2016年北汽幻速的整體業績雖好,但還沒有達到他的預期目標。2016年開年,北汽幻速曾定下40萬輛的銷量目標,年中時調整為30萬輛,但實際26.68萬輛的總銷量離目標還有些微距離。張軍認為,主要問題在于:“渠道的數量增加并沒有帶來渠道質量的增加。”對比2014年50多輛的單店單月銷售數量,2016年平均單店單月銷售量有所下降。
“調節奏,穩信心,煉內功”
總結上年經驗,張軍今年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實現銷量35萬輛,比去年年初40萬輛的目標低5萬輛,比去年年底實際銷量高5萬輛,顯得十分穩妥:“我們不再去定非常高的任務,對外喊50萬輛、80萬輛,不這樣去喊了。調子定得比較低以后,經銷商心里都有了底,覺得這個目標沖一沖還是能達到的,有了干勁,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調整節奏是目的,穩定信心才是手段。除了定一個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還有什么是穩定信心的法子?張軍對《汽車觀察》表示,還將在渠道和營銷模式上做出改變。
今年北汽幻速在渠道建設上出了兩大政策。第一大政策是減少對外招商,在已有經銷網絡上發展100家年銷量在1500輛以上的A級經銷商,鼓勵A級經銷商在所轄范圍內以全資或控股的方式建立二級直營店。
這個舉措實施了以后,管理得到保證、庫存得到保證、人員得到保證,最終銷量得到保證。
第二是清理低效渠道。北汽幻速現有的經銷網絡中大概存在80家到90多家年銷量在200輛左右的低效渠道,這部分渠道會在今年五一節期間被全部清退,以此來減少成本、去除冗余、加速發展。
一增一減、去瑕存瑜,北汽幻速的經銷商渠道將在2017年實現升級換代,對于那些真正為銷量做出顯著貢獻的高效渠道來說,收獲更大,信心也更足。
“汽車不像快消品,弄幾個堆頭,想想辦法促銷一下,就會賣得非常非常多。”張軍認為,提升銷量除了從外部找問題,更應該修煉內功、從內部進行反思。什么是內功?內功就是產品,就是質量,就是車型。
據張軍介紹,2017年,北汽幻速將陸續推出4款新車和2款改款車,全新車型包括緊湊型5座SUV幻速S5、緊湊型7座SUV幻速S4、中型7座SUV幻速S7和緊湊型MPV幻速H5;改款車型為2018款幻速S6和H3F改款車。
從新車規劃表中可以看出,2017年北汽幻速將重點傾斜到SUV市場,擴大SUV產品品類,實現小型至中型SUV的多層次產品覆蓋,增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新推出的車型將配備渦輪增壓發動機、CVT變速箱和ESP電子穩定系統等。在新能源領域,幻速也與北汽集團進行了緊密的合作,去年下半年上市的幻速H6將在今年推出純電動版,由幻速和北汽集團共同銷售。
與此同時,北汽幻速還有著“打造明星車型”的規劃。2017年3月~5月,北汽幻速將從SUV和MPV分別精心挑選出一款產品,集中資源打造為月銷1.5萬輛~1.6萬輛的明星車型。對此,張軍表示:“在自主品牌全面向上的當下,未來幻速將走上以明星產品為主打,其他的產品為輔助的戰略路線”。
“向前走,向上走”
2016年,重慶銀翔旗下全新自主品牌比速誕生,被業內稱做是幻速的“兄弟品牌”。但既生幻速,何生比速?
自誕生以來,幻速品牌就有著“城市多功能車品牌”的定位,從目前的產品布局來看也只推出SUV和MPV車型,在轎車領域一直留白。
雖然眼下SUV和MPV車型是國內最火爆的車型,但張軍認為,國內SUV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絕不可能再有大幅上漲。在最為成熟的美國汽車市場,SUV保有量占比是35%,而中國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市場飽和已在眼前。市場飽和之后價格戰無可避免,價格戰必然引起新車利潤的降低、研發成本的減少,整個細分市場將陷入惡性循環,這是張軍不希望看到的。
經歷三年迅速發展,北汽幻速在銷量和渠道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基礎,在此時推出比速品牌是由于:北汽幻速在行業里面是走一個超性價比的路線,但實際上超性價比路線意味著廠家賺的利潤更少,讓利客戶更多,這不是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過程。中國品牌要突圍必須要靠品牌溢價支撐整個產品系列往上走。
正是基于這兩大原因,產品線涵蓋SUV、MPV、轎車和新能源車型,具備更高產品的溢價和更高的附加值,基于幻速并高于幻速的比速應運而生。
幻速跟比速的關系,就好比是吉利和Lynk&Co、長城和WEY一樣,一高一低,覆蓋入門和中高端市場,為消費者打造出多方位的車型。雖然目前幻速和比速已經實現渠道分離,但兩者之間依然存在著斬不斷的淵源,“血緣關系”依然緊緊相連。
縱觀北汽幻速的年度規劃,我們不難發現,北汽幻速的發展步伐穩健而有力,不僅在2016年打下的堅實市場口碑的基礎上繼往開來,發揮優勢規劃明星車型;同時致力于產品和品牌的雙重突破,提升品牌溢價能力。2017年,北汽幻速的步調更加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