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3月2日,大陸集團每年一次的財報數據新聞發布會在漢諾威總部召開,并通過網絡進行全球直播以及線上問答。
2016年,大陸集團仍然以高于行業的增長速度收官。數據顯示:2016年,大陸集團銷售額為405 億歐元,增長率為3.4%,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為 10.8%。稅后利潤為28 億歐元,每股收益為14.01 歐元。
大陸集團首席財務官沃爾夫岡·舍費爾對該財報數據表示滿意,他說:“這表明我們與上一年的亮眼成績相比又進步了一點,我們的增長速度再次超過了本行業的平均增長速度。”
在現場,大陸集團有幾個重要信息值得細細品味。第一,2016年在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方面大陸集團訂單量超過30億歐元。第二,在未來10年至15年內汽車行業將發生130年來最大的變化。
這透露出,大陸集團未來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謀求新的市場份額的意向。
同時,大陸集團還為未來的盈利增長鋪平了道路:“今天,我們致力于研發和生產針對客運和貨運交通的先進技術設備。將來,我們將通過移動交通服務增加盈利。”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艾爾馬爾?德根哈特博士進一步補充說,“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我們的經營模式也是如此。此前很少有如此激動人心且充滿機遇的歷史性時刻,以后我們將致力打造未來駕乘。”
控局智能化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曾表示,中國汽車智能化的普及在未來3年至5年就可以實現。他坦言,“智能化的體驗一旦習慣就很難再改變,因此智能化很快就會成為人們購車的首選標準。”
誠然,近幾年火熱的無人駕駛汽車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高級駕駛輔助技術正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觀念與汽車生活。而以技術見長的大陸集團無疑早已布局了汽車智能化市場,并在快速增長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領域中的領先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大陸集團2016年財報數據中特別提出,公司在傳感器和軟件方面創下 30 多億歐元訂單,這足見其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競爭實力。
據介紹,在過去的五年中大陸集團累計投入約10 億歐元用于技術和軟件研發。德根哈特博士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使交通事故成為過去。目前,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幫助數百萬駕駛員免于交通事故與傷亡。通過進一步開發重要的傳感器,并改善其環境識別能力,我們將在道路交通領域取得重大進步,進而再度提高自動化程度和駕駛安全性。”
德根哈特博士指出,在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技術中,數字化、電氣化、網聯化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他說:“未來汽車等同于輪子上的計算器,集中處理分析所有的數據,包括路面狀況數據,駕駛員行車習慣的數據等。”
為此,大陸集團開發了eHorizon車聯技術,通過該系統與車主進行互聯。既eHorizon系統將在云端對所儲存的數據進行整理核對,供所有車主用戶使用。確保車主用戶在沿路線前進時能夠提前獲知道路施工、交通事故、路面積水、交通擁堵等路面障礙情況,不但增強車輛的安全性,還能夠供所有其他道路使用者們使用。
大陸集團預計,汽車將在車輛智能互聯領域發生決定性變化。未來,車輛之間以及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通信將進一步加強。因此,大陸集團通過智能聯網取得道路數據和汽車數據,自2012 年以來共幫助全球卡車柴油消耗量減少 3.9億升。
未來,汽車及其駕駛員之間的直接通信將避免更多交通事故的發生。據透露,2017 年年底,大陸集團還將量產一款車內攝像頭,未來汽車可以識別駕駛員是否感知到了相關信息并已作出相應反應。
另一方面,傳感器技術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如果想要實現汽車自動駕駛,就必須確保汽車準確了解和感知周邊環境。大陸集團目前正致力于三維激光掃描雷達技術的規模化使用。它類似于回波探測器,可以通過激光脈沖提供車輛外圍環境的高精度無失真圖像。預計 2020 年起,大陸集團將在車輛中使用這一高效技術。德根哈特博士認為,“這是實現自動化和無人駕駛的先決條件。”
謀局電動化
在現場,德根哈特博士預計,在未來10年至15年內,汽車行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將成為主要趨勢,這也將會是汽車行業發展130年來最大的一個變化。
“面對新的汽車發展趨勢,提升研發成本正是汽車工業變革的寫照。”據德根哈特博士介紹,2016 年,大陸集團在固定資產、工廠設備和軟件上的投資共計 26 億歐元。投資率為 6.4%,2015年該值為 5.6%。研發支出較上一年增長14.8%,超過 28 億歐元,占銷售額的 6.9%,2015年該值為 6.2%。
“雖然,未來汽車將全面實現電氣化,但是我們認為將到2025年之后,汽車內燃機的數量才會慢慢減少。”他表示,“面對新的挑戰,大陸集團將不斷開發新技術和運營模式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目前,汽車行業還處于內燃機的發展階段,未來可以使用48伏系統,采用逐步電氣化的方式不斷提高內燃機效率。”
據了解,過去幾年,大陸集團針對電動車發展投入 10 億多歐元用于技術研發。目前,他們正在研發50個系列產品,其零件和系統將給電動汽車帶來較大優勢。
對于現在電動汽車面臨的續航里程少、成本過高的問題,大陸集團將積極主動參與該蓄電池研發過程。德根哈特博士預計,到2024年汽車蓄電池技術將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
舍費爾認為,“汽車工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我們積極致力于在這場變革中提供全新的智能交通方案及服務。軟件需求的提高意味著更多研發成本,與此同時,固定資本的投資則相應減少。歷史數據表明,這不會對我們汽車集團的利潤率造成負面影響,反而還將提高我們所創造的價值。”
截至 2016 年年底,大陸集團擁有總計 60 億歐元的流動性緩沖資金,其中約有 21 億歐元的流動資金以及 39 億歐元已經得到承諾但尚未使用的信貸額度。相對于 2015 年年底,流動資金增加了7.62億歐元。“可用資金保障我們的靈活性和最大化的反應能力”,舍費爾補充道。
大陸集團預計,今年全球的汽車產量將增長1%,達到近 9400 萬輛。中國和歐洲的產量增長以及巴西和俄羅斯銷售市場的穩定發展將會彌補美國市場略微下滑的增長態勢。
“2050 年,預計將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初步評估表明,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機動車輛都是由交通服務商和車隊經營者運營的。預計它們都將裝配有電力驅動裝置、完全聯網并且可以自主駕駛。這將為我們開辟全新的業務領域。因此,除當前產品外,未來大陸集團的核心業務還包括智能交通服務。”德根哈特博士解釋道。
2016年,我們持續保持增長。雖然石油和采礦業務的需求持續疲軟,但康迪泰克的息稅前利潤率在年底幾乎達到了兩位數水平,大大超過了上年的數據。汽車集團2016年的訂單增長10%,訂單額超過330億歐元。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產品訂單額已超過30億歐元,混合動力及電動車產品和系統的訂單了上升了17%,達到12億歐元。
“2017年,我們預計銷售額增長將超過6%,突破430億歐元。這意味著,我們的增長速度仍將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盡管原材料價格不停上漲,我們仍希望能夠在全年實現高于10.5% 的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 德根哈特博士最后這樣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