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娟,葉 娟,朱紅梅
(浙江醫學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湖濱普外科,浙江 杭州 310000)
雙氧水加石蠟油保留灌腸在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應用
劉文娟,葉 娟,朱紅梅
(浙江醫學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湖濱普外科,浙江 杭州 310000)
雙氧水加石蠟油;保留灌腸;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Hirschsprung’s disease ,HD)指的是因直腸或結腸遠端出現痙攣,造成近端結腸內糞堆積累,從而導致腸管出現肥厚、擴張[1]。小兒群體中,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發病率較高,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嘔吐、腹脹、胎糞排出延遲,嚴重者會導致發生小兒結腸炎,對患兒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威脅到生命健康,因而早期的手術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當前的手術治療是通過腹腔鏡進行根治手術,其對于患兒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并且能根治,利于術后恢復。其中,術前必要的一項準備環節就是巨結腸灌腸,該步驟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措施[2]。近些年來,國內外在灌腸液及操作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從而使得灌腸所需藥液大大減少,時間有效縮短,從而使得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得到減輕,提高了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
本院普外科2015年10月收治1例4Y6M男,術前應用雙氧水加石蠟油保留灌腸20天,常規巨結腸生理鹽水灌腸,腸道內積才得已清除,2015-11-26在全麻下經腹巨結腸根治術,術后予抗感染、止血、補液等對癥支持治療,恢復良好,2015-12-17出院。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患兒,男,4歲6月。因“便秘4年余,加重3月”于2015年10月15日入院,4年前即剛出生出現便秘、腹脹,到我院就診,診斷“巨結腸”,即灌腸、抗炎、補液對癥支持治療。病情好轉出院,之后患兒未復診。便秘癥狀一直存在,從3~5天排便一次,發展成7~10天排便一次,腹脹較為明顯。為求進一步治療,擬“便秘待查,先天性巨結腸?”收入院。入院完善各項術前檢查,術前灌腸25天,以食流質,2015年11月10日行直腸粘膜活檢術,病理結果提示:粘膜慢性炎,可見及少量粘膜下層散在極個別可疑幼稚神經元。2015-11-26在全麻下經腹巨結腸根治術,術后予抗感染、止血、補液等對癥支持治療,恢復良好,2015-12-17出院。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腸道準備
徹底灌凈腸道積聚的糞便,為手術做好準備。在灌腸過程中,操作應輕柔、肛管應插過痙攣段,同時注意觀察患兒的反應,洗出液的顏色,保持出入液量平衡,灌流量每次100 ml/kg左右。手術晨灌腸排出液必須無糞渣。手術前日、手術日晨予滅滴靈口服或保留灌腸。此患兒3%雙氧水10 ML加液體石蠟油20 ML保留時間30分鐘,直至糞石全部排盡為止。灌腸護理要點:①在實行灌腸前后需要對患兒的腹圍進行測量,并作出比較,對灌腸的效果進行觀察,避免患兒體內殘留液體過多,造成水中毒;②灌腸過程中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出現呼吸道感染等癥狀;③灌腸前1 h不應進食,防止窒息。④灌腸時待腸道功能恢復后可進流質,根據情況逐漸改為半流質飲食,控制飲食應3~6月,限制粗糙食物及量,少量多餐,防止結腸小腸炎的發生[3]。⑤灌腸操作過程中動作應當嫻熟而輕柔,順著注水壓力將肛管緩慢插入,避免因用力過猛造成的腸穿孔和腸黏膜出血[4];⑥對有糞石的患兒,此患兒灌腸完畢后保留3%雙氧水10 ML加液體石蠟油20 ML,軟化大便。⑦灌腸時若出現面色蒼白、腹痛、異常哭鬧,灌出鮮紅大便等情況,應立即停止灌腸。
2.1.2 術前飲食要求
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無渣飲食,禁食有渣的水果及食物,以利于灌腸[5]。此患兒根治術前3天,醫囑口服ORS液及糖水,禁食其他食物,使得腸道更加清潔。
2.2 術后護理
2.2.1 臥位要求
強調平臥位,約束四肢,基本制動,保持肛管呈水平位,防止留置肛管早脫。
2.2.2 飲食要求
術后禁食3~5天,待腸道功能恢復后可進流質,根據情況逐漸改為半流質飲食,限制粗糙食物及量,少量多餐,防止結腸小腸炎的發生[6]。該患兒禁食5天,第6天進白開水,第7天進流質,10天后進半流質,住院期間以半流質為主。多飲水,醫囑給予乳果糖口服,有利于排便。
2.2.3 基礎護理
①禁食期間做好口腔護理,每日3次。防止細菌滋生導致潰瘍。
②肛門局部護理,為術后護理重點,患兒平臥位或截石位,肛門放置肛管,暴露臀部,保持干燥,及時清除從肛管內流出的糞便,排便后用溫水清洗肛周皮膚,聚維酮碘稀釋液消毒肛管固定處,防止感染,皮膚糜爛時涂呋鋅油或鞣酸軟膏,促進愈合[7]。肛管拔除之后,可以紅外線激光照射BiD。
③觀察受壓部位皮膚情況,尤其是平臥位時間較長時的尾骶部、足跟部,必要時可用薄膜敷貼或潰瘍貼,避免壓瘡的發生[8]。此患兒營養不錯,沒有發生壓瘡。
2.2.4 專科護理
①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腹部體征,注意有無腹脹,嘔吐,傷口有無滲血,肛周有無滲血、滲液。特別注意留置肛管的排便情況。
②呼吸道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經常翻身,必要時拍背、氧霧治療。該患兒術后普米克+愛喘樂氧霧每天兩次,沐舒坦靜滴。
③引流管的護理
保持胃管引流通暢,防止折疊、脫落,注意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量、性狀顏色。根據血氣分析及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9]。保持肛管位置正確,觀察肛管排便情況,及時記錄。
④傷口護理 經腹做的巨結腸根治術,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如出現敷料潮濕、滲血、滲液及時督促醫生更換[10]。
2.2.5 安全護理
①加強患兒及家長對保持胃管引流通暢及肛管正確位置的宣教,避免胃管及肛管過早脫落。
②加強嘔吐時防窒息的宣教。
2.2.6 心理護理
加強患兒父母的心理教育:由于手術時患兒的年齡相對較小,加上創傷十分大,手術后出現并發癥風險較高,護理難度增加,所以在手術之前需要和患兒家屬進行交流,告知其手術方式及可能并發的癥狀,充分取得家屬的信任與合作,消除疑慮心理。
2.2.7 并發癥的觀察
①慢性便秘 術后半年觀察排便情況。②急性小腸結腸炎術后10天到2年內,是此并發癥高發時段。表現為病情突然惡化,腹脹嚴重,嘔吐伴有腹瀉,由于腹瀉及擴大腸管內大量腸液積存,產生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表現為高熱、心率加快、血壓下降,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較高的死亡率。③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④繼發感染休克甚至死亡。
2.2.8 出院指導
①飲食指導3~6個月內給予高蛋白、高熱量、低脂、低纖維、減少粗糙食物,以促進患兒的康復[11]。
②傷口護理。保持切口清潔干燥,傷口癢時忌用手抓,以防傷口發炎、裂開,傷口未愈合前忌過早浸浴。如發現傷口紅腫、裂開應及時就診[12]。
③密切觀察排便情況,同時對患兒的排便習慣進行指導,通常在晚飯后或早飯后,每日排便1次到2次,坐便盆時間維持10 min。護理人員有必要告知患兒家長維持其肛門清潔,對于發生發熱、腹瀉等情況,若出現果醬樣伴惡臭便,則提示可能發生小腸結腸炎,應及時就診。
④正確的擴肛方法,并定期到醫院復查。擴肛可防止肛門狹窄,也可刺激排便,有利于結腸排空。為防止術后肛門狹窄,從術后2周起擴肛,一般第1月,1日1次,第2月,2天1次,第3月3天1次,3~6個月1周1次,每次15~20分鐘。
此患兒住院2個月,患兒最主要是腸道清潔護理,入院時患兒因腹中糞塊,腹痛,腹脹,經過長達25天雙氧水加石蠟油保留灌腸及生理鹽水灌腸,才將糞塊洗出。為做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奠定基礎。患兒2015-12-17出院至今未發生小腸結腸炎及腸梗阻,大便每天一次,生長發育正常。
雙氧水加石蠟油保留灌腸作用機理:雙氧水能通過糞石表面的微小孔隙迅速滲人內部,并立即產氣,膨脹,從而使糞石松散、分解;而液體石蠟潤滑腸道,溶化糞石,二者合一,效果更佳[13]值得推廣。
先天性巨結腸是病變腸管的神經節細胞缺失的一種腸道發育畸形,有家族性發病傾向[14],以男性多見,男女比例為4:1。低位性腸梗阻較為常見,一旦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救治,則容易并發腸穿孔以及小腸結腸炎等癥狀。充分的術前腸道準備和飲食管理是HD患兒手術成功的關鍵。術后做好擴肛是預防肛門痙攣、防止吻合狹窄最有效的方法。此外,術后要維持充足的維生素、蛋白質以及熱量供給,保持大便通暢。圍手術期飲食管理、充分的腸道準備、術后肛周皮膚護理和排便功能鍛煉等利于傷口的快速愈合及患兒生活質量的提升。
[1] 李雪清,朱偉雄,肖 勇,等,護理干預對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療效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195-197.
[2] 湯勤麗,張桂輝,李正梅,肖尚杰.常燕群圍術期護理干預在行先天性.巨石腸根治術患兒中的應用.護理研究.2015,12,(29):45.
[3] 李雪瑩,韓 楓,胡曉云.156例小嬰兒HD圍手術期湖里開干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1):89-90.
[4] Menezes M,Purip.Long-term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enterocolitis complicating Hirschsprung’s disease[J].Pediatr Surg Int,2006,22(4):316-318.
[5] 陳德青,新生兒先天性巨石腸經肛門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2.32(4):613-613.
[6] 陳永衛,侯大為,張欽明,等.腹腔鏡在新生兒及小嬰兒巨結腸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9(3):96-98.
[7] 陳永衛,侯大為,張欽明,陳幼容,張金哲.腹腔鏡Soave根治術治療新生兒及小嬰兒巨結腸[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0(2):102-103.
[8] 陳 健,侯大為,趙玉元.新生兒及小嬰兒巨結腸經肛門改良Soave根治術的應用.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1(24):98-99.
[9] 劉 歡.先天性巨結腸的護理.黑龍江醫學,2010(34):795-796.
[10] 焦 虹,于桂娟,曾 嵐.小兒經肛門拖出巨結腸根治術后并發癥的防治與護理.新疆醫學,2010(4O):117-119.
[11] 王 果,李振東.小兒外科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39-358.
本文編輯:劉帥帥
R546
B
ISSN.2096-2479.2017.17.70.02
劉文娟(1990-02-28)女,湖南省攸縣人,漢族,本科學歷,初級護理,研究方向:主要負責兒科方面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