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向蓮,李學英
(重慶九龍坡區中醫院,重慶 400080)
探討臨床護理的風險事件和應對策略
謝向蓮,李學英
(重慶九龍坡區中醫院,重慶 400080)
目的 探究臨床護理期間的風險事故與防范對策。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護理人員126名,找出臨床護理期間風險發生的原因,增強護理人員對風險事故辨別能力并加以培訓,制定出合理標準的操作規范及監管體制,對質量加以改良。結果 護理人員要提升對風險事故的辨別意識及自行維護的能力,極大地提升患者的滿意度。結論 構建風險事故監管體制及防范觀念,將預防當作核心,減少風險事故的發生,給患者予以安全、優良的服務。
風險事件;臨床護理;應對
護理風險事故即醫院中患者接受護理期間可能出現的所有高危因素,潛藏在護理實施、處理等步驟及過程內。只要演變為風險事故,就會給患者與親屬帶來極大的傷害;醫院也會出現信任危機與經濟危機,護理人員會擔負極大的心理負擔。怎樣確保護理的安全性,規避風險事故,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辨別、評測及解決能力,是急需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1]。本文探討并研究臨床護理期間的風險事故與防范對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護理人員126名,其中男12名,女114名;年齡21~52歲,平均年齡(41±2.19)歲;總共接收各個護理科室風險匯報表193份,有163份明確是潛在護理風險事故。
1.2 方法
對163份風險事故表依據風險產生的原因加以分類,并予以相應探究。
1.3 風險原因評測
依據分析出現的各種原因將風險事件分成直接型風險、間接型風險與其余風險,直接型風險包含有護士原因,如因為工作責任意識較弱,沒有遵照診治操作標準等引發的風險事件;間接型風險包含有監管原因,如后勤扶持體系缺失,監管部門監督不夠與對高危環節沒有預見性引導,人力資源的分配缺失等;其余風險包含有患者、醫師與社會方面的因素。
163份護理風險事故內直接風險占比最大,占總風險的114份(69.94%),間接風險事故占29份(17.79%),其余風險事故占20份(12.27%)。
3.1 直接風險原因
缺乏工作責任意識,崗位責任不明確:表現即護理人員沒有謹慎的工作意識,有開小差、偷懶等行為。巡檢病房不積極,觀察病情不認真,忽略患者的主訴,對病情的改變沒有預見性;未合理實施交接班制度,特別是對危重患者開展床頭交接班期間變成形式,觀察不仔細,記錄不全面;醫囑即醫護人員給患者開展治療的根據之一,護理人員隨便更改或實施不及時,都是違規行為;核驗期間未運用超過二種身份辨別,導致用藥錯誤、輸液偏差;護患缺少交談,對患者的講解不全面,使得跌傷、壓瘡、自殺等事故頻發。
3.2 間接風險原因
監管不足,后勤扶持體系不完善:護士長規范制度沒有貫徹、踐行力度不夠,比如新護士培訓不規范,醫療機械、藥物監管運用不正確,沒有處在應急狀態下,高危藥物沒有專門儲藏與顯著標出。后勤并未給臨床科室提供服務,如幼兒、老年群體沒有添加床欄極易出現墜床;醫院地面過滑極易跌倒,沒有警示標語;搶救設施修復不到位,呼叫體系的運用時常出現故障而耽誤患者的搶救等。
3.3 其余風險原因
醫師原因:患者疾病狀況較為繁雜,超過了醫師本身的能力范圍,或是醫師責任意識較弱,對患者沒有耐心,導致患者親屬把矛頭或是不滿轉到護理人員,甚或是發生暴力事件,進而阻礙到醫院的正常運轉。
3.4 形成護理風險防范觀念,大力進行法律知識教育
制度即管束、規范各個醫療活動以達成防范風險事故、踐行風險監管這一目標的重要版塊。定期組織護理風險探討會、進行護理風險監管辨別能夠減弱風險的發生率,借助護士違規類的例子開展探討,汲取教訓,歸總經驗,讓護士依法開展護理,形成優良的職業素養與審慎精神。同時,規定護士要全方位學習同護理有關的法律內容;構建護理風險監管團隊,定期巡查,找出現存或是潛藏的護理安全風險,制定防范及改正對策。
3.5 增強關鍵步驟風險管控,提升護理安全性
因為醫院新興技術、新興領域的開拓,加上患者病情的繁雜性、多樣性,醫護人員盡管使用了很多方式以確保護理的安全,但依舊無法完全消除護理風險,所以要緊抓護理質量的提升。護理人員要從防止壓瘡、跌倒、導管脫落、危重患者交接班等關鍵步驟著眼,制定相應的具備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如將導管依據風險狀況分成高、中、低幾種,借助各種顏色的紙張繪制管道標記,貼于導管上,并依據各種程度予以評測及記錄。制定壓瘡監管制度,對產生壓瘡風險的患者及時開展壓瘡評測,依據結果施以相關的防范措施,是難免褥瘡應上報給護理部,并觀察動態病情改變與壓瘡轉歸狀況;為了預防并降低患者摔倒的發生率,于所有病房內貼上護理安全提醒標語,以獲得親屬的配合。成為高危摔倒的護理問題,要告訴患者同親屬并于告知書內簽名[2]。護理部應時常監督上述制度的貫徹情況,真正踐行護理安全應對工作。對極易致使護理人員同患者出現危險的環境,要予以改良與行為指導,防止給患者造成不利的影響。
3.6 增強護患交談,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給患者予以相應治療護理的同時,還應給患者予以身心、情感方面的護理,以同患者的需要相符。護士同患者交談期間應知曉患者疾病狀況及心理狀況等,把握語言的分寸及技巧,合理運用撫慰型、講解型、維護型的語言。尊重患者與親屬的所有權力,經過密切的交談及關心,進而收獲患者的信任。對于護患糾紛,護士應運用相應的技巧,比如換位考慮、分散法與冷處理以解決護患糾紛。
[1] 聶方方.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4):290-291.
[2] 馮夏冰.急診護理風險的原因分析與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1):102-10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
B
ISSN.2096-2479.2017.26.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