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永芬,曾德春
(西南醫科大附屬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
溫永芬,曾德春
(西南醫科大附屬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為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在消毒供應中心的實踐教學質量,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從編寫教材,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探索并建立相應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
消毒供應中心;護理;教學改革
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是控制院內感染的最重要部門之一,如何提高護理學生(以下簡稱護生)在消毒供應中心的實踐能力,對于控制院內感染和護生能力的培養都十分重要。但消毒供應中心涉及知識面廣,包括消毒供應中心十大流程,消毒滅菌技術,無菌物品檢測,無菌物品儲存及管理,微生物學科以及院內感染的控制等,因此對于護生來說比較困難,如何更好地讓護生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獲得知識,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本文通過總結護生在消毒供應中心教學實踐中存在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改革護生在消毒供應中心實踐教學模式,提高護生實踐教學質量。
1.1 教材方面
缺乏專門教材,教材內容的陳舊[1]。消毒供應中心學科雖然是護理學科中一門具有較強專業性,且發展快速的學科,但其專業知識僅在相關教材中涉及部分內容。目前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與處理辦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國家衛計委《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3部分》WS310.1/2/3-2016的消毒供應中心“兩規一標”等為標準開展工作。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性質、內容、任務、規章、規程、制度均按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兩規一標”行業標準》執行,《行業標準》在內容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包括了《管理規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等內容。工作流程實行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知識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現用的教材在專業知識上相對落后、陳舊,無法達到目前消毒供應中心學科發展要求。
1.2 師資隊伍方面
現有護理人員48人,平均年齡(31.78±1.6)歲,本科20人,專科28人;在護生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存在不善于溝通,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的脫節等缺點[2]。
教師的教學質量是影響教學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有教師認為消毒供應中心所進行的工作僅僅是簡單的洗刷,態度不夠端正,實踐經驗不足;教學方法上教師往往采用講授示范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對其消毒供應中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缺乏。另外,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與進度也不一,相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護生收效不同。理論與實際操作也存在脫節現象,教材的風滯后使得相關知識跟不上實際需求,護生不能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這種狀況使學生不能很快適應未來的相關工作。
1.3 實踐教學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的相關考核是基礎理論考試結合實踐操作考試,偏重理論考試[3]。加上護生在消毒供應中心參與實踐活動時間不長,實踐操作中護生出現只會表面上的操作而不知道選用此方法的理由與依據。
1.4 護生學習的缺乏主動性
護生在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科內容繁雜,導致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與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交流與實踐經驗上溝通較少[4]。部分護生由于專業知識達不到應有水平,易產生焦慮和排斥的情緒,從而產生惡性循環,更加厭學,影響學習效果。
另外,部分護生對消毒供應中心的認知也有偏差,認為沒什么技術含量,僅僅是對相關物件進行洗刷、包裝、消毒、滅菌等處理。而隨著近年來醫學技術不斷進展,消毒供應中心已經逐漸成為一門集現代化、規范化、專業化、技術化、信息化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轉專業學科,知識和技術設備等的更新要求護生用心學習,不斷實踐才能有所收獲。
2.1 建立消毒供應中心實踐教學新的培養模式
2.1.1 擺正護生學習態度和教師教學態度
在進入消毒供應中心學習前讓護生充分了解消毒供應中心的重要性和相關進展,糾正護生的學習態度,讓他們明確目標,制定相應計劃。同時也讓教師更加重視護生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教學態度,首先做到放手不放眼,對各工作環境和流程要求講到知其然,還必須講到知其所以然,保證各種操作規范化,流程化,并且要求熟悉CSSD采用數字化信息系統操作流程及管理規定,同時,每周安排帶教老師以圖片的形式授課。
2.1.2 編寫相應教材或實習手冊
針對消毒供應中心特點編寫相應教材,按照相關學科知識分門別類編寫,配備實踐操作理論、圖片和錄像。實習手冊人手一冊,使護生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消毒供應中心相應的工作任務。
2.1.3 加強教師培訓
為提高教師教學質量,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定期對教學質量進行分析,持續改進教學效果,做到帶教老師有調查、有反饋,有記錄。
2.1.4 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化
采用多種教學方和教學手段如PBL、案例教學、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提高護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提高教學和實踐效果。
2.1.5 改革考核制度
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考核,如抽查、書寫反思日記、綜合技能操作考試等,全面考核護生的實習效果。
2.2 合理安排現護生輪換崗位制度
依據不同工作區域的不同操作要求與工作情況,確保每一位護生都能在不同的工作區域參與實習活動,全面掌握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工作。
總之,為提高護生在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質量,中心結合自身特點從教材編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考核評價制度等方面建立具有消毒供應中心特色的教學模式,提高其教學質量。
[1] 王敏玲.以護生為主體的小講課在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浙江醫學教育.2012,11(6):26-27.
[2] 劉明秀,彭 楓,蔣學倫,等.PBL結合護生主導式教學法在消毒供應中心護理查房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9):87-88.
[3] 周 皎,許 麗,焦維娟.消毒供應中心護士專業化培訓模式的構建及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7):19-21
[4] 王蘭芳.消毒供應室專科護士專業化培訓模式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5,10(34):287-288.
本文編輯:吳宏艷
R952
A
ISSN.2096-2479.2017.18.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