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維陽+周建平
(1.云南大學經濟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北京銀訊財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00)
【摘 要】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是貨幣經濟理論最顯著的發展之一,但是隨著現代經濟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對微觀基礎的日益強調,凱恩斯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逐漸顯示出若干缺陷。因此,重新認識其理論,對促進貨幣需求問題的研究以及如何在我國合理運用具有明顯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凱恩斯;貨幣;貨幣需求理論
一、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基本含義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基礎是流動性偏好理論,該理論從貨幣的完全流動性出發,通過分析人們持有貨幣的不同動機闡述貨幣需求的影響因素。通過大量的研究之后,凱恩斯將人們偏好貨幣的流動性進行分類,即將持幣動機分為交易動機需求、預防動機需求和投機動機需求。
(一)交易動機需求
作為交易媒介是貨幣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而交易動機需求是為了滿足個人正常商品、勞務的交易需求,而在手中持有一定數量貨幣的愿望。凱恩斯根據交易動機主體的不同,將其細分為個人收入動機和企業業務動機。個人收入動機是針對個人而言的,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開支和消費的一種貨幣交易需求。企業業務動機是針對可持續經營的企業,為了滿足在日常活動收支時差的業務開支的一種貨幣交易需求。
(二)預防動機需求
凱恩斯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到的、不確定的支出,著眼于對未來債務償付的保值作用,人們想保持一種資產并且該貨幣資產的價值在一定時期內保持不變。因此,人們也需要維持一定數量的貨幣,這就產生了預防動機需求,而該種需求仍然是主要用于交易的。所以,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需求可以歸入一個范疇。又因為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所引起的貨幣需求與收入水平相關,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數,所以用函數關系表示如下:M1=L1(y)。
(三)投機動機需求
投機動機需求是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中最具創新的部分。凱恩斯認為人們手中持有一定的貨幣量,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儲存財富。而凱恩斯將儲存財富的金融資產分為兩類,一類是貨幣,另一類是債券。人們持有在手中的貨幣,優點是具有最強的流動性,但是貨幣本身沒有利息,收益率為零;相反,人們持有在手中的債券,不僅能給持有人帶來一定的利息收入,還可以帶來因債券價格變動而產生的資本利得或資本損失。債券利率的升降則會產生兩種效果:如果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將會下降,如果債券價格下跌幅度很大,人們從債券價格下跌中的損失大于從債券中取得的利息收入,人們將會加大對貨幣的持有數量;反之,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人們將會獲得比較可觀的收益,人們將會加大對債券的持有數量。因此,人們對未來利率的預期成為人們選擇持有貨幣還是持有債券的關鍵。如果現行利率低于人們的預期值,則意味著未來的利率會上升,債券價格會下降,投機需求減少,人們必然會選擇更多地持有貨幣;反之,則會選擇更多地持有債券。由此可以得出,人們對貨幣的投機動機需求是利率的減函數。其函數關系表示如下:M2=L2(r)。
凱恩斯認為貨幣總需求等于貨幣的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需求之和,所以貨幣總需求可以寫成如下形式,即M=M1+M2=L1(y)+L2(r)=L(y,r)。
二、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不足之處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將貨幣需求與收入、利率聯系起來,為貨幣政策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但是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也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
(一)在分析貨幣需求時,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由流動性偏好決定,該理論完全從人們的主觀動機出發,缺乏嚴格的客觀基礎,是一種片面的、缺乏充分科學依據的分析方法。
(二)在分析交易動機、預防動機需求時,只考慮這兩種動機需求和收入有關,而在現實生活中,這兩種需求還與利率有關,因為理性經濟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會根據利率的變化對持有的貨幣量進行調整,從而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分析投機動機時,只考慮利率這一個因素,而未考慮收入對投機動機的影響。在經濟活動中,個人收入的高低也會影響人們對投機性貨幣需求的偏好。
(三)在分析投機動機需求時,凱恩斯認為人們只有兩種選擇,即因為交易性需求而持有貨幣,或者因為投機性需求而持有債券。其將兩者完全分離,非此即彼。而理性的經濟人不會做這兩種選擇,他們會為了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選擇部分持有貨幣,部分持有債券。
(四)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是一種短期、靜態的分析理論。其框架分析的相關變量是社會總量,這種方法在探究社會經濟活動的實際運動過程和當中某一具體微觀因素的影響時顯得太過籠統。
三、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在中國的運用
截止到2016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52.997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而人民幣供應量如圖所示:
截止到2015年10月,我國貨幣(M1)供應量高達151.95萬億,同比增長11.64%,供應量高達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2.87倍,而M1目前還存在增發的趨勢。截止到2015年10月24日,人民幣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至1.5%,已經為歷史低點。中國人民銀行2016年2月29日宣布,自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舉旨在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根據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當經濟下行時,可以通過調節利率即中央銀行通過擴大對經濟總體的貨幣投放量,降低利率水平,降低融資成本,擴大投資需求,進而拉動經濟增長。從我國前三季度的數據可以看出,GDP同比增長7.4%,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1.64%,政府最終確實通過這種方法取得了經濟的“穩增長”,但是經濟總體中超發的近1.9倍的貨幣量是不是被我們忽略了。通常來說,充裕的流動性可以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動力,但是如果流動性過剩現象持續出現的話,就會對經濟的整體發展產生巨大的風險。這種通過增發貨幣以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這樣一個長期積累的貨幣存量,是國家政府部門堅持使用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所產生的不良后果。因此,將國家的貨幣供應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才能保證我國的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改變現狀,我國政府正在致力于靠消費需求拉動增長,用創新拉動消費的新型模式促進經濟增長。與過去消費結構相比,我國居民消費正在由生存型向發展型消費升級、由物質型向服務型消費升級、由傳統向新型消費升級,并且這一升級的趨勢發展越來越快。“互聯網+”對促進服務消費的作用更是明顯,目前越來越多的行業通過互聯網改造消費體驗,培養用戶習慣。消費者借助互聯網,能夠接觸到更加豐富的商品種類,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出其潛在的消費需求,而“互聯網+”的新型模式則能將商品消費延伸到服務消費,從而拉動整個消費增長。
綜上可以看出,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在世界各國都要斟酌使用,切勿超過限度,只有這樣,該國經濟運行才能夠免于產生較大幅度的通貨膨脹,才能保證經濟的穩步、可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si/116219/index.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http://data.stats.gov.cn/.
[3] 海曼·P.明斯基. 凱恩斯《通論》新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 卡爾·E·瓦什. 貨幣理論與政策[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