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湖南 湘潭 411105;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25)
【摘 要】目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存在人才聘用機制落后、績效考核評價機制不系統、管理理念滯后等問題。本文通過結合目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情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試圖從管理理念、激勵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來推動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創新。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高職院校;模式創新
高職院校以市場化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為首要任務,培養人才以滿足適應建設、服務、管理、生產第一線需要,因此,高職教育是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高等教育。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存在管理理念落后,收入分配不公平,缺乏人力資源開發機制等問題,使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無法大量滿足社會需要,也使高職院校在發展和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由于擔負著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職院校應重視并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一、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聘用機制落后
教師聘用機制以“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為原則,高職院校和教師通過簽訂合同,以法律形式確定工作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目前,高職院校已實施教師聘用制度,但未達到預期效果,因此,還未實現真正的教師聘用制。一方面,目前的高職院校教師聘用任缺乏科學和合理的考核辦法和考核體系,考核力度不大,聘用后的教師缺乏科研和實習動力,整體素質難以提高,聘用制難以發揮其真正作用;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對崗位缺乏科學分析,缺乏有效競爭機制。
(二)管理理念滯后
高職院校對教師管理在思維觀念上創新不足,部分高職院校無法體現“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福利留人”等理念,對教師資源開發與管理還停留在傳統理念中。同時,雖然高職院校對教師進行“德、能、勤、績”等方面不同層次的考核,但對例如年終考核,中、高層管理人員考核,普通教師考核等考核的方式過于單調,考核缺乏科學合理的定量指標,最終使教師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形成資源浪費。
(三)人才激勵機制欠缺
目前,高職院校缺乏良好的分配激勵機制。對于高職院校教師而言,物質需求還占主導地位,因此,高職院校的激勵機制主要體現在工次分配上。但是,教師個人的科技勞動價值難以從工資中體現,結果導致人才流失。同時,高職院校教師激勵機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中青年教師、高級教師、優秀教師待遇上,表現在高級人才待遇和成果不匹配,優秀教師低于市場平均薪酬水平等方面。
二、高職院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創新
(一)樹立現代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理念
高職院校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知識創新中堅力量,發展潛力巨大。要將發展潛力轉化為促進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發展的生產要素,就需要將教師資源開發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重視人力資源開發的同時,要加強教師資源能力建設,如教師創新、學習、適應能力等。要讓現有教師和引進教師感受到教師資源開發的理念和思路,看到前途,以此形成人才輩出的局面。
(二)實行教師聘用機制
聘用制是一種自由、平等的用人制度。教師聘用制是指高職院校和教師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雙方簽訂聘用合同,確認雙方權利和義務的一種任用制度。它將高職院校教師作為一種資源,它能科學并有效地開發教師資源,激發教師潛能。要實現真正的教師聘用任,就要實現教師職務和職業聘任的統一。教師聘用制以“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為原則,在嚴格定編、定崗、定責的基礎上,嚴格設崗、崗位聘任和聘后考核,公開選拔,擇優聘任。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科建設需要和工作需要,科學合理地設置崗位,明確任職條件和崗位職責,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高職院校應施行公開招聘,平等競爭原則,擇優錄用,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合同,確保合法的勞動關系。
(三)完善教師資源引進機制
為了達到總體發展目標,高職院校應根據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引進緊缺和急需型人才,優化師資結構,從而提高整體師資素質,建立一支結構合理、高水平、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為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提供保障。同時,高職院校應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在保證和發展優勢學科的同時,注重薄弱學科的發展。在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同時,要注重有發展潛力和有前途教師的引進。高職院校應結合人才引進和智力引進;應結合校外人力和派出人才培訓;應結合引進人才和培養自身人才。
(四)建立健全教師激勵機制
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開發教師潛能,創造良好的環境,高職院校應對教師實施有效的激勵機制。教師個人需求從形式上看有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兩種。根據需求層次不同,高職院校應教師個體不同特點,合理公平使用物質和精神激勵,即構建合理的薪酬體系,建立健全激勵型教師薪酬體系;針對教師個體不同特點,構建精神文化激勵體系。高職院校人才資源密集,知識層次高,個性鮮明,教師個人需求層次和內容也各不相同。因此,高職院校應構建具有自身特點的組織文化,建立共同愿望。就價值觀達成共識,建立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使教師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五)建立健全教師資源可持續發展機制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教師是陽大的財富。為此,要對教師進行可持續和科學的開發,促進并保障教師職業良好發展。高職院校應使教師持續地提供充足的科研和教學資源,使學院存在可持續發展動力。為了保障教師資源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其次,應促進教師形成與高職院校教育相適應的能力,包括重組與更新現有知識的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管理能力,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再次,要對教師進行系統、全面的職業生涯輔導,使每個教師對自身有一個理性認識,自我定位,合理規劃人生,選擇成才方向。
三、結語
高職院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在高職院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針對高職院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樹立現代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理念,樹立“規范管理、依法管理”觀念。其次,針對教師聘用、資源引進、激勵、資源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實施教師聘任制,建立健全競爭和淘汰機制;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激勵制度,能夠使高職院校教師堅持主體地位,減少行政化的消極影響,為高職院校從制度層面提供人力資源規范化管理;建立形式多樣的激勵機制,以適當的待遇、優化學術育人環境等方式留住人才,構建穩定人才策略;建立健全教師可持續發展機制,對教師資源進行持續和科學的開發,促進教師職業生涯更好的發展。
作者簡介:周龍,講師職稱,現在湘潭大學,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參考文獻】
[1]呂杰.中國高等學校教師人力資本開發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6.
[2]張建祥.高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新機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2,(2):59-62.
[3]王菲.淺議知識經濟與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3):21-22.
[4]何彩霞.現代西方激勵理論視角下的我國高職院校教師激勵問題探討——以S省F學院為個案[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5]莫寰,張延平,王滿,等.人力資源管理——原理、技巧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