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本文闡述了農村電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從農名本身內部的困境和其他外部困境,這兩方面論述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境,主要就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電商人才和品牌化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農村電商;電商人才;基礎設施;品牌化
一、農村電商概述
(一)農村電商的概念
農村電商,指的是以網絡系統及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為主體,借助各種網絡平臺對農村的資源進行服務,進而開展的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網絡營銷、物流及客戶關系管理等一系列電子化的交易、管理活動。
農村電商能夠促進農村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快速進步,在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產品貿易的基礎上,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提升我國農業市場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農村電商的本質就是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集約化管理,市場化運作,降低農村商業經營成本,為農村、農業及農民提供服務,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加快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農村電商的特征
農村電商具有增長速度快、增長潛力大和發展水平不均衡三個基本特征。
一是增長速度快。在農村,電商用戶正呈現爆發式增長。近日,京東聯合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2016中國農村電商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農村消費者已成高頻電商用戶。沿海地區下單人數居前,內陸地區由四川領跑。從年齡上看,超過90%的農村網購人群分布在19歲至45歲,其中26歲至35歲是消費主力軍,占比超過70%。農村用戶對移動端的依賴,遠遠超過了城市地區,移動端訂單占比比一線城市高出5個百分點。智能手機的高速普及除了讓很多尚未觸網的農村人跳過PC,直接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用戶。
二是增長潛力大。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8.4%,規模達1.95億,較2014年底增加1694萬人,增幅為9. 5%;城鎮網民占比71.6%,規模為4.93億,較2014年底增加2257萬人,增幅為4.8%。農村網民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增加,規模增長速度是城鎮的2倍。
三是發展水平不均衡。總的來講,各地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極不平衡。東部地區農村電商起步較早,發展速度快,相對中西部來說較為發達,但與國際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而中西部地區,由于基礎設施薄弱、網絡意識差等原因,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處于摸索階段,發展速度較慢。
二、農村電商面臨的困境
(一)內部困境
1.農民的網絡意識薄弱,對電商的認識不足
主要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農村生活水平較為落后,農民受教育程度低,導致農民思想觀念的保守,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低。其二是農村的網絡覆蓋水平低,缺乏必要的網絡知識,減少了農民接受最新資訊的途徑,尤其電子商務對他們來說是個新鮮事物,認識不足。對于是否能夠增加收入等問題持有懷疑態度,很大程度上降低農民對發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
2.農民對電子商務存在嚴重的怕風險意識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近年新發展起來的在線支付交易方式,交易雙方通過網絡達成買賣協議,改變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模式。由于電子商務本身具有的一些風險性,加上農民的小農意識,使得農民不敢放心地將一年有限的收入投資到電子商務中,這對農村電商的發展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二)外部困境
1.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主要表現在互聯網的普及率低,直到2016年,全國90%以上的農村家庭還沒有通光纖網絡。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國的電商發展如火如荼,電子商務的交易額不斷再創新高,電子商務的市場交易規模持續增長,但是農村的寬帶還沒有普及,沒辦法上網,對外界的信息接收存在很長的時間間隔,而且對信息的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搭不上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這趟列車。
除此之外,農村的物流體系依舊是痛點。農村的各種資源送不出去,城市的各種資源送不到農村,電商雙向流通的物流問題得不到解決,“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影響著農村電商的發展。
2.電商人才匱乏
電子商務對人力資源的要求更高,需要綜合素質和能力更加全面的人才,不僅對電腦操作和網絡知識了解程度高,而且要對當地農村農業資源有一定的認知。然而,農村的大多數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有限,對電腦知識一知半解,甚至一竅不通,這都阻礙了農村電商的全面建設。
3.同質化競爭嚴重
目前很多的電商網店,產品的性能、外觀基本相似,替代性強,在營銷手段和產品創新上相互模仿,消費者對其的識別度非常低,競爭十分激烈,致使利潤空間降低。此外,多數經營者產權意識薄弱,新上市的產品極易被模仿復制,加劇了市場的爭奪。同質化競爭嚴重打擊了農村電商發展的積極性。
三、農村電商的解決途徑
(一)完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精準扶貧”成為貧困地區發展的重要抓手。要做好精準扶貧的工作,最基本的是搭建網絡平臺,為農村接通光纖網絡,了解網絡知識,學會電腦操作,快速接收外界信息,加深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放心的開展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業務。其次是對物流體系的全面建設,深化農村地區的物流服務,優先布局消費群體密集的地區,對一些消費密度較低的地區,可以使用無人機送貨,在提高送貨效率的基礎上,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
(二)加強農村電商人才培養
電商人才培養方面,側重于兩種方式。第一,差異化培訓。因為電商發展的不同階段可能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此時就需要差異化培訓,聘請專業講師對電商經營者進行不同程度、不同側重的培訓。同時,對經營管理好的電商進行獎勵,也可以請他們開展一些經驗講座,及時向廣大農村電商經營者傳授經驗,探討問題,共同進步。第二,校企合作。聯系各大高校,為農村電商定制化、批量化培養電商所需要的人才。為大學生提供好的就業環境,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滿足農村電商的人才要求。
(三)實施品牌化、差異化策略
實施品牌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是推動農村電商轉型升級、擺脫低端價格戰的有效途徑。通過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定期培訓等手段,提高農村電商的品牌意識,加快由個人品牌向企業品牌發展的速度,進而提高競爭力。同時鼓勵電商創新,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品牌之路,拜托同質化競爭,獲得更好的收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電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發展農村電商不僅可以彌補傳統流通渠道的不足,擴大農村創業與就業機會,還能夠推動農村地區就地城鎮化,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全球農村電商消貧,意義重大。相信在政府、各大電商平臺和農民三方面的努力下,農村電商的發展之路會越走越遠。
作者簡介:韋樂平,女,漢族,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山西財經大學,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參考文獻】
[1]林潔. 農村電商的發展現狀研究[J]. 南方農機,2015,01:94-95.
[2]呂丹. 基于農村電商發展視角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安置路徑探析[J]. 農業經濟問題,2015,03:62-68.
[3]曹建平.淺析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現狀與對策[J]. 北方經貿,2015,05:70-71.
[4]洪勇.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的制約因素與促進政策[J]. 商業經濟研究,2016,04:169-171.
[5]羅偉強.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障礙及對策[J]. 現代經濟信息,2016,0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