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紅+婁亞楠
(南昌理工學院,江西 南昌 330044)
【摘 要】隨著社會市場經濟日漸完善,在經濟活動中稅法和會計制度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科學處理財務會計、稅務會計二者關系是有效協調“國家、社會、企業”三者利益的首要前提。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觀角度,多角度客觀分析了在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二者分離的必要性,多層次探討了財務會計和稅務據會計分離的保障途徑。
【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分離;分析
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隨著會計制度改革日漸深化,融為一體的財務會計、稅務會計處于分離狀態,二者間的差異性日漸顯現,指導原則、服務對象各不相同,也就是說,財務會計、稅務會計二者分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國必須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合理區分財務會計、稅務會計,通過不同途徑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分離財務會計、稅務會計,處理好二者間的矛盾,科學處理財務的基礎上,不斷增加我國財政收入。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必要性
(一)符合我國稅制改革客觀要求
在稅制改革浪潮中,“多層次、多環節”稅收調節體系初步形成,稅種得以優化完善,稅負公平原則落到實處,經濟杠桿調節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利于國家財政收入的增加。在傳統財務與稅務會計相融作用下,企業會計準則內容單一,無法有效處理復雜化的計稅工作,加上企業更加關注自身經濟效益的提高,常不以稅法具體要求開展相關工作,制作虛假報告等減少納稅。針對這種情況,財務與稅務會計分離是非常必要的,確保經濟范圍、經濟形式等具有其獨立性,符合我國稅制改革的客觀要求,符合新時期“依法、合理”納稅的客觀要求。
(二)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財務與稅務會計分離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這是因為二者融合的形式只符合我國傳統所有制經濟模式,主要作用于信貸、稅務等方面,并沒有意識到企業自身對信息的需求,會影響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不符合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財務與會計分離利于企業全方位了解自身各方面情況,采用合理化的會計處理程序與方法,確保企業領導者全方位準確把握經營與財務情況,科學決策,還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核算流程,減少了財務會計人員工作量,提高了會計管理信息的準確率。
(三)順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與全球化趨勢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計劃經濟時期相比,政府、企業二者間的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政府順利分離了經營權、所有權,企業經濟效益與稅務繳納也處于分離狀態,也就是說,財務和稅務會計二者分離是非常必要的,順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符合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和國際市場間的交往日漸頻繁,聯系日漸密切。在新形勢下,英國、美國以財稅分離模式為中心,而法國以財稅合一模式為主,日本以混合模式為主,我國也需要有效分離財務會計、稅收會計,符合全球化發展要求,加強和國際社會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拓展國外市場,順利實現無縫隙接軌,促進我國經濟全面發展。
二、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分離的保障措施
(一)落實稅制改革
在稅務會計實施過程中,法律依據是其首要前提,隨著稅收制度改革日漸深入,新稅收體系應運而生,對財務和稅收會計分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體來說,我國相關部門要綜合分析住客掛影響因素,改變傳統流轉稅制核心地位,將其融入到增值稅中,構建一種多元化稅制模式,符合新時期經濟發展要求,以“消費稅、營業稅”等為中心,優化現代化企業所得稅形式,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統一征稅,優化調整個人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征稅,不僅僅是外國人。同時,相關部門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以社會市場為導向,深化改革資源稅,比如,財產稅、行為稅,進行合理化地增減,確保制定的稅收項目更加合理化、科學化。此外,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健全稅收管理制度,設置獨立的稅務機構,構建獨立的稅務會計核算體系,以稅務會計要素為基點,合理劃分現代化企業經濟事項,進行合理化地核算,也可以威濤核算納稅優化調整事項,將稅收立法權與執法權落到實處,明確稅收具體征管范圍,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將稅制改革落到實處,在實踐過程中,構建符合我國不同行業、領域發展的特色稅收管理體制,優化調節稅收,確保企業稅務會計順利進行。
(二)構建全新的稅務會計模式,優化稅務會計理論體系
站在客觀角度來說,構建的稅務會計模式必須符合當下國際發展客觀要求,能夠融合到國際經濟發展模式中,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在構建新稅務會計模式中,我國要結合各方面發展情況,借鑒美國稅務會計模式成功經驗,優化利用政治權利手段,實現無償征收稅額,有效滿足社會公共管理方面成本客觀要求,要充分發揮多樣化職能,優化完善現代化企業管理機制,有效分離財務和稅務會計。在此基礎上,我國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優化完善稅務會計理論體系,有效協調稅務會計,優化利用會計學理論與方法,以會計系統為基點,客觀呈現企業需繳納的稅款。
(三)發展會計電算化模式
我國要充分利用會計電算化模式,將“海量、零散”的會計數據信息集中起來,反復使用,提高其利用率,不增加原始憑證的基礎上,分開開展財務會計、稅務會計一系列工作,優化利用電算化方法科學處理各方面數據信息,更好地了解不同行業、領域企業資金利用具體情況,為財務與稅務會計的順利分離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社會市場競爭日漸激烈,財務會計、稅務會計二者分離環境日漸成熟,為規范財務會計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我國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構建全新的稅務會計形式,將稅制改革落到實處,優化完善稅務會計理論體系,注重會計電算化模式發展等。以此,確保財務會計、稅務會計二者科學分離,協調發展,促使不同行業、領域健康發展,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桂英,紀海榮.論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J].經濟研究導刊,2015,04:110-111.
[2]吳其圓.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與協調路徑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3,23:142-143.
[3]毛珂珂.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1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