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122)
【摘 要】英國違憲審查制度以議會主權原則為基礎,發展了以議會與法院為主體的審查模式。它立足于英國自身政治法律制度,使得議會在審查法案和法律的合憲性中起主導作用同時也發展了法院在維護公民權利與自由的地位。但正是因為議會主權原則,也使得法院在審查議會立法這一環節處于比較薄弱的地位。
【關鍵詞】不成文憲法;違憲審查;議會主權;議會審查;法院審查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集中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法治精神,其貫徹與實施需要各方面的保障。英國是典型的不成文憲法國家,其立足于本國政治與法律實踐,從自身憲政特點出發,建構了獨具特色的違憲審查制度以保障憲法的實施。通說認為,英國的違憲審查主要是通過議會審查與法院審查兩種模式進行的。
一、英國違憲審查制度以不成文憲法為基礎
研究違憲審查制度的一個核心內容是研究違憲審查的依據問題,即違憲審查機構根據什么來行使審查權。英國作為不成文憲法國家,首先其具有違憲審查制度,其次其違憲審查制度因為自身憲政制度的特點而具有自身特色。
(一)通說的違憲審查依據
學者研究違憲審查制度時一般將其奠定在成文憲法或者憲法典的基礎上。其基本邏輯是,一國擁有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憲法,任何與其沖突的法律和行為均無效。而英國沒有成文憲法典,是典型的不成文憲法國家,其憲法的內容體現在憲法性法律、憲法判例、憲法原則和憲法慣例中,作為不成文憲法國家,議會頒布的任何法律都具有相同的效力。立足于上述位階的邏輯,英國是沒有違憲審查的。但是,立足于英國憲政的特點,不僅在議會頒布的基本立法和其他立法形式上有效力區別,而且在普通法律與憲法性法律之間也是有位階存在的。①基于上述位階的存在,英國違憲審查制度也自然有其依據。
(二)英國違憲審查的依據
英國的違憲審查制度是建立在其不成文憲法淵源上的。英國的憲法淵源主要表現在憲法慣例、憲法原則與憲法性法律中。
(1)憲法慣例
憲法慣例,是指在長期政治和法律實踐中發展起來并為政治和法律生活普遍承認具有一定效力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原則。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君主“統而不治”而由議會來行使國家最高立法權,政府對議會負責,政府首腦是下議院多數黨領袖等都是英國在長期政治法律實踐中發展而來并被普遍承認和遵守的憲法慣例。
(2)憲法原則
英國憲法原則中有:議會主權原則、法治原則、權力分立原則等,這些原則構成了英國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礎,是英國政治運轉的基礎,體現在英國立法和政治體制之中。議會主權原則自1688年光榮革命后逐漸被法院承認并成為英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其內容主要包含三點:1、議會是最高的立法機關;2、議會的立法權力不受限制;3、任何人或機構都沒有權力對議會制定法的效力作出裁決。
(3)憲法性法律
戴雪認為“有一部分法律所以被稱為‘憲法者并非因為該法較為神秘,或較難更改,只是因為其所有法律問題牽涉國家的根本制度而已”。這類法律就是具有憲法性質的法律。議會是英國權力機關和最高立法機關,但并非所有議會制定的法律都是憲法性法律,只有涉及國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與自由的法律才是憲法性法律。
考察英國的政治體制,其實行以議會為中心的君主立憲制度,因而許多關于君主權力、國家機關的成立與權力行使以及二級議會權力的法律都具有憲法意義。這類具有憲法性質的法律不同于一般的法律,這是違憲審查機構審查一般法律是否違憲的最主要的依據之一。
綜合上述幾種主要的憲法淵源可以得出,英國違憲審查是有確定的審查依據的。這就為我們研究英國違憲審查制度奠定了基礎。
二、英國違憲審查制度之議會審查模式
議會是英國的立法機關,議會主權的原則貫穿于整個政治體制之中,因此議會審查是違憲審查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在英國判例中,也有諸多的案例體現了議會的至高無上性,如“愛丁堡和多凱斯鐵路公司訴沃喬普案”和“李訴巴德和多靈頓連接鐵路公司案”中,法院不得質疑議會立法的基本立場也無權對不適當地被通過的法律進行修改和廢除。基于此,議會在立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只能由議會自己解決,其他機關是無權干涉的。
作為一種最主要的審查方式,議會的違憲審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者是議會對法案通過前的審查即立法前審查。從性質上說議會的立法審查是一種合憲性審查,它是議會及其委員會對政府法案是否符合相關憲法原則和標準進行審查的一種違憲審查活動,其審查最終決定法案是否能夠獲得議會的通過。履行立法前審查職能的主要機構是議會委員會,包括檢查法案是否授予了不適當權力的上議院委任權力與規制改革委員會,審查提交到議會的所有公法案的憲法含義的上議院憲法委員會,審查下議院提出的立法性文件的行政立法性文件聯合委員會以及負責審查歐洲共同體和歐盟法律草案的委員會和人權聯合委員會。在英國立法制度中,各個委員會各司其職利于憲法審查工作的落實和專門化。
二者是議會對法案通過后的審查即立法后審查。這種方式關側重于立法的法律效果,是指議會對法律通過后在實施過程中的不合憲問題進行修改或廢除。這種審查后果包括明示廢除和默示廢除,基于議會立法至上原則,議會不受前任議會的約束,因而明示廢除不存在約束。默示廢除是指新頒布的法律自動廢除以前法律中與新法不相容的內容,因此這種廢除嚴格來說不是議會自覺主動進行的合憲性審查。
上述兩種審查方式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有兩種,或者不通過法案或者對有問題的法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已經通過的法律予以廢除。因為議會主權原則賦予了議會較高的法律地位,因此議會審查的范圍及于各類法律、法規,對于憲法的保障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三、英國違憲審查制度之法院審查模式
除議會審查之外,英國另外一種審查機制是法院審查。這種審查模式主要體現在對國家機關權限爭議的處理,對議會立法和委任立法的審查以及對公民權利與自由的保護等方面,通過這種審查保證憲法性法律和憲法原則的貫徹實施。
對國家機關權限爭議的處理,包括對王室特權的審查,對議會特權的審查以及對中央國家機關與權力下放機關的權限爭議處理。對國家機關權限爭議處理又集中體現在后兩者。議會特權是1688年光榮革命后發展而來的,有學者將其歸納為言論自由、議員不受逮捕的自由、通過下議院進入政府的自由、議會管理自主權、下議院懲處權、彈劾權、控制政府財政法案的權利以及覲見君主的權力等。英國最重要的政治原則是議會主權,因此法院可對議會審查的范圍極其狹窄,主要是對議會所聲稱的特權是否存在及適用范圍進行調查,審查方式限于對案件的受理及裁斷。中央權力的下放,主要是指對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議會的權力授予。聯合王國根據法律規定進行權力劃分,授予蘇格蘭、威爾士議會一定的立法權力和行政權力,這使得這些議會具有相當的自主權,但是卻嚴格限定在一定范圍內。例如在《蘇格蘭法》中,法律對蘇格蘭議會的權力作了一般規定,但又保留了關于政黨登記、外交事務、國防、叛國等事務。當蘇格蘭議會制定的法律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權利或者與聯合王國議會制定法沖突時,議會就可以宣布其無效,以保證地方議會立法的合憲性。
另外一種審查方式是法院對公民權利與自由的保護。戴雪認為法院通過判例對公民權利與自由的保護比規定公民權利與自由的成文憲法更為有效。
四、英國違憲審查的不足
綜合上述兩種違憲審查模式,主要有議會對自身即將頒布或者已經頒布的憲法性法律的審查以及法院對議會的一般審查和對權力下放機關爭議的處理。在以上論述中這兩種審查方式各自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但同時兩種模式也各有不足。
(一)議會審查模式的不足
基于議會主權原則,議會對憲法性法律的審查,是主要的違憲審查方式。但是,這種審查方式是一種自身審查,是依靠議會的自覺和主動對自己即將通過或者已經通過的法律進行的審查。議會以同一種方式通過普通法和憲法性法律,因此議會需要在明確法律性質的前提下進行審查,甚至糾正自己不適當通過的法律,這本身就是一種“運動員”與“裁判員”的矛盾。
(二)法院審查模式的不足
法院審查中有一種是對議會特權的審查。在英國普通法中,有關議會特權的許多規則是在法律管轄范圍之外的。基于議會權力的至高無上性,法院對其特權的審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關于法院特權的局限和排他性管轄權問題長期處于一種含糊的狀態。”。
作者簡介:孔雨雪(1996—),女,漢族,西北政法大學法學院2014級本科生。
【參考文獻】
[1]童建華.英國違憲審查[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
[2]戴雪(雷賓南譯).英憲精義[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
[3]Joseph Raz,“The Rule of Law and Its Virtue”,Law Quarterly Review 195(1997)93.
[4]Edinburgh and Dalkeith Railways Co. v. Wauchope(1842)8C1.&F.710.
[5]Lee v. Bude and Torrington Junction RailwayCo(1871)L.R6C.P.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