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研究漢代傳統漆器藝術,有助于當代漆器設計師借助傳統漆器藝術的精髓,捕捉其中的設計內蘊與靈感,使傳統工藝成為當代漆器設計的借鑒:同時當代設計師應注重將漆器藝術與當代藝術、當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于漆器藝術設計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當代漆藝設計師們應具有“大國工匠”的精神,同時勇于創新,創造中國特有的漆器藝術產品,讓古老的漆器藝術生生不息。
【關鍵詞】漢代漆器藝術;設計;當代漆器藝術;傳承創新;工匠精神
前言:
漢代漆器藝術是我國漆藝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是我國工藝美術寶庫和源遠流長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化之林中不可多得的奇珍。當代漆器是在傳統漆器制作工藝的基礎上應用了先進的工藝技術發展起來的,融入了當代人的設計理念和審美需求。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在不斷的改善,當代漆藝術品、漆家具面臨著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這也正是當代漆器藝術發展的一個良好契機。研究漢代傳統漆器藝術對當代漆器設計的啟發具有重大意義。
一、漢代漆器藝術的概況
漆器工藝是我國勞動人民杰出的創造。漆又名漆樹,漆液是天然樹脂涂料。用漆涂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現代考古發掘實物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并使用天然漆的國家。1978年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中發現一件朱漆碗,是中國現知最早的漆器。
夏、商、西周三代已逐漸從單純使用天然漆到使用色料調漆。人們不斷熟悉、了解漆的性能,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在對漆器胎質的選擇制作,對色漆的調配使用,對漆器紋飾的繪制組合等方面,積累了越來越豐富的經驗,把漆器制作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工藝,并達到很高的水平形成為中國所特有的漆器工藝。我們的祖先為人類留下了無數精美的漆器工藝品。
漢代出土的漆器,無論是在生活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還是藝術成就和工藝技法的水準,在中國乃至世界漆器藝術史上都占據了極為重要和輝煌的地位。
二、漢代漆器的藝術特征對當代漆器設計的啟發
漢代漆器,在戰國時期生產的基礎上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西漢漆工藝基本上繼承了戰國的風格,但有新的發展生產規模更大產地分布更廣。出現了大型器物。西漢漆器多刻銘文,詳列官員及工匠名。東漢魏晉南北朝期間漆器的出土,比起前代顯得十分稀少,這與葬俗的改變有一定的關系。
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大工業的生產方式已占據主導地位,中國漆器藝術等傳統文化的發展,成為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不可回避的問題,傳統藝術與當代設計的融合與并存,讓傳統藝術與當代設計共同為人類服務。
當代漆器是以竹木皮麻布等材料為胎,表面涂飾植物漆液而制成的家具器皿陳設工藝品等。《考工記》記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和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材美工巧”的思想,對中國器物的設計與制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當代漆工藝設計依然具有理論指導意義。精美多樣的器型氣韻生動的紋樣豐富的色彩精湛的技法和靈動的線條都形成了漢代漆藝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以下將從漆器的材料、裝飾紋樣和工藝技法、色彩語言、美學思想等方面研究漢代漆器藝術對當代漆器設計的啟發。
(一)材之美
漢代出土的漆器研究證明,當時的漆顏料本生就是從植物中提取提煉而成,然后運用到漆器的加工制作中。漢代漆器數量大品種多眾多的器形說明漆器已在生活各方面廣泛使用;也說明了當時人們與漆器之間親近的關系。在呼吁綠色環保的今天,以及當今大眾追求安全、環保的生活態度。因此,漆器產品材料的環保安全度是當代設計師們應該首要考慮的問題。漆作為一種天然顏料與當代先進的生產技術相結合,經過設計師們合理精心的設計,帶給大眾環保放心的漆產品。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了解這門古老的藝術,讓這門藝術在當代發揚光大。
(二)裝飾紋樣與制作工藝
漢代漆器的裝飾紋樣以流云紋、旋渦紋、變形蟠蠡紋、菱格紋和飛禽走獸辟邪紋樣為主造型生動構圖飽滿富有韻律感和節奏感。以及其裝飾圖案的樸素、沉穩。
不同的工藝技術和加工方式可以產生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如精致、自然、古樸等等。漢代漆器制作的部分工藝為日后漆藝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嵌金銀日后發展為金銀平脫,堆漆后發展為高蒔繪。現在有許多酒吧擺設豪宅藝術雕塑各種家具等,這些都需要用運到許多傳統漆器的制作工藝。特別是在當代漆器設計中有些明確的風格,它注重傳統符號的表述,根據漆器產品不同的使用場合借鑒漢代漆器藝術的某些裝飾紋樣,并且通過使用電腦展現出了更高的復雜度和精確度。
(三)色彩語言
漢墓出土的漆器,大部分為紅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繪紅色或赭色花紋。紋飾紅黑輝映給人們以強烈視覺沖擊和無限的遐想。
色彩會對我們的情緒和行為起到一種心理的影響,它會影響我們對周遭環境的反應。色彩并非僅僅是一種視覺表現,它會在潛意識層面上影響心智。當代設計師要根據漆藝產品不同的使用場合,不同的消費群體,來思考使用哪些色彩系列,讓漆藝產品符合不同的消費需求。
(四)實用與美觀相統一的美學思想
當代漆器是在傳統漆器制作工藝的基礎上應用了先進的工藝技術發展起來的,融入了當代人的設計理念和審美需求。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漆器數量大品種多。其中尤以內裝七只耳杯的“漆耳杯套盒”最為人稱道。“漆耳杯套盒”設計嚴密,充分利用了盒體內的有效空間,是實用與美觀相統一的范例。這種實用與美觀相統一的設計思想,對當代設計師具有一定的啟發。當代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逐漸有能力接受手工的富有文化內涵的傳統藝術。特別是那些實用性與美觀性相統一的漆器產品,比較容易被漆藝消費者接受。
三、當代設計師應在傳統藝術元素中尋找靈感勇于創新
在全球化的時代設計似乎總是類似的。在繼承先人留下的寶貴智慧財富的同時,當代設計師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插上想象的翅膀,關鍵是要勇于創新。
漆器藝術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科技和工藝水平、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又是民族精神和風格的寫真,也是歷史文化的沉淀。當代漆器藝術的發展,也必須建立在對傳統的繼承和創新之上。當代漆藝設計師要從漢代傳統漆藝中尋找靈感的同時注重產品的創新,尤其是與當代藝術、當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使漆器藝術語言更加豐富多彩。使當代漆器藝術在不同領域發展著自己的藝術魅力。
四、當代設計師應有“大國工匠精神”
看待任何一件藝術品,它的藝術思想和工藝技術都同時存在。猶如一張紙的兩面,是不可分割的。漆器是材料、工藝技術、和藝術美感高度結合的統一體。回顧我們的文化和藝術:彩陶文化、青銅文化、漆器藝術、陶瓷藝術等等。這些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離不開無數默默無聞的“工匠”們。
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業如同一個工匠一樣,琢磨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和推敲。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業要追求科技創新,技術進步。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到,消費者對于漆藝設計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當代漆藝設計師們要帶著“大國工匠”的精神,同時勇于創新,創造中國特有的漆器藝術產品,讓古老的漆器藝術生生不息。
五、結語
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大工業的生產方式已占據主導地位,中國漆器藝術等傳統文化的發展,成為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不可回避的問題,傳統藝術與當代設計的融合與并存,讓傳統藝術與當代設計共同為人類服務。
作者簡介:徐姍,女,漢族,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人,云南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2016級研一,研究方向:動畫與數字媒體藝術。
【參考文獻】
[1]沈福文:《中國漆藝美術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喬十光主編《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漆藝》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版
[3]王世襄、朱家縉:《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漆器》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