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倩倩,楊 芳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用于ICU嚴重腹瀉患者1例的效果觀察
段倩倩,楊 芳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觀察1例ICU嚴重腹瀉患者保留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負壓引流大便預防失禁性皮炎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保留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收集大便,利用胃腸減壓器的負壓作用有效引流大便。結果 本例患者使用大便負壓引流裝置前肛周皮膚紅腫、糜爛,使用后,肛周紅腫明顯減輕,肛周糜爛面也逐漸減少消失。結論 保留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引流大便,去除了失禁性皮炎的誘發因素,有效減少了失禁性皮炎的發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同時也減少了對患者不斷的清理擦洗、更換污染的床單位等增加的護理工時,提高了安全系數及患者的舒適度,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擔。
氣管插管;失禁性皮炎;嚴重腹瀉;護理
2016年2 月,我科對1例嚴重腹瀉患者采用一次性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引流大便裝置,取得的效果較為滿意。現報告如下。
患者女,63歲,主因“車禍致頭部外傷后意識不清1 h”入院,于2016年2月5日開顱術后轉入ICU,昏迷,保留氣管切開套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保留頭部血腫腔引流管一根。于2016年2月8日開始應用腸內營養乳劑胃管內泵入。于2016年2月10日患者開始出現腹瀉,排黃色稀水樣便,每日數次,量為600~800 ml/d,治療上應用奧美拉唑40 mg,2次/d,靜脈注射用于抑酸,蒙脫石散3 g,3次/d,胃管內注入止瀉處理,無明顯效果,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馬來酸曲美布汀片調節菌群及改善胃腸運動未見好轉。患者肛周皮膚淹紅明顯,散在皮膚破損,便后清潔皮膚后應用造口粉和皮膚保護膜仍未見皮膚狀況改善。
用物準備:一次性氣囊氣管插管1根,型號為7.5號,一次性胃腸減壓器一個,橡膠手套l副,棉簽,石蠟油,彎盤l個,一次性20 ml注射器1個,衛生紙。氣管插管先放80℃左右的熱水中浸泡5 min左右,使之變軟[1]。根據病情患者取側臥位,臀部下墊一次性中單,操作者戴手套檢查氣管插管氣囊是否完整,有無漏氣,用石蠟油潤滑插管前端,右手握住氣管插管,使弧度向上,順著尾骨生理性彎曲,自肛門插入16~20 cm,用注射器給氣囊注氣,首次氣囊充氣量一般l0~15 ml,輕拉有阻力表明已卡在肛門括約肌上方,繼續氣囊充氣5~l0 ml,檢查肛門處無糞液外漏,用膠布交叉將導管固定于會陰部。氣管插管末端接一次性胃腸減壓器,并將其置于患者大腿外側。
2.1 氣管插管的護理每次翻身時檢查氣管插管的深度、有無過深或脫出。氣管插管要固定牢固,若有大便從肛周溢出,污染了固定膠布時,要及時更換,注意插管的引流是否通暢,若有少許糞塊堵塞插管,可調整插管方向或擠捏胃腸減壓器連接管。關于氣管插管留置時間未見相關文獻報道,本例病人保留氣管插管3天,未出現插管滑脫情況。
2.2 大便負壓引流裝置的護理胃腸減壓器置于患者大腿外側,高度平于或低于患者肛門水平面。每次翻身時檢查引流裝置連接是否緊密,引流是否通暢,胃腸減壓器每2 h擠壓1次,產氣或大便量多的患者縮短擠壓間隔時間,觀察引流的大便性狀、顏色等,大便引流量每班記錄1次,減壓器每日更換,大便量多的患者按需及時更換。
2.3 肛周皮膚護理本例患者昏迷,臥床,腹瀉期間皮膚護理尤為重要。按照ICU危重患者常規皮膚護理每2 h翻身1次,觀察肛周皮膚受損情況,如有無紅腫、濕疹、潰爛、出血等,若有少許大便溢出,要及時檢查插管的氣囊是否漏氣。肛周皮膚應用造口粉和皮膚保護膜噴涂保護,2次/d。本例患者使用大便負壓引流裝置前肛周皮膚紅腫、糜爛,使用后,去除了失禁性皮炎的誘發因素,加上造口粉和皮膚保護膜的聯合應用,肛周紅腫明顯減輕,肛周糜爛面也逐漸減少消失。
2.4 病情觀察由于本例患者是開顱術后,處于昏迷狀態,保留氣管切開套管,注意患者的意識、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患者頭部術區血腫腔引流管引流情況;觀察大便顏色、性狀、出入量是否平衡等。
2.5 大便引流裝置的拔除患者腹瀉停止,即可拔除氣管插管。記錄氣管插管留置的天數,拔除插管后觀察患者有無大便失禁現象及直腸黏膜有無損傷。
3.1 合理放置氣管插管插管深度一般為16~20 cm,插管端開口處在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氣囊充氣后可有效防止插管脫出。對腹瀉患者排出的稀水樣糞便,由于氣囊的密閉作用,也能有效阻止糞便從側面溢出。我科使用的氣管插管為高容低壓氣囊,組織相容性也較好。本例患者應用氣管插管3天,至拔管時沒有出現腸黏膜的受壓出血或缺血壞死。
3.2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大便失禁患者最常見并發癥是會陰部、骶尾部失禁性皮炎及壓力性潰瘍。成形的糞便對皮膚的損害較小,因為它的PH值接近于中性,且還有活性酶數量較少;水樣糞便呈明顯的堿性,有大量的活性酶,而且還有大量的大腸桿菌和各種真菌,如果稀便持續或間斷溢出,極易刺激肛周皮膚引起發紅、水腫、水皰,甚至化膿等炎癥改變,如果按傳統護理方法,會因持續的糞便刺激和經常清潔擦洗導致皮膚破潰引起感染,而采用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引流大便有效的避免了大便對肛周皮膚的刺激和頻繁清理大便造成的皮膚損害。
3.3 負壓裝置引流大便的有效性采用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引流裝置,利用胃腸減壓器的負壓作用,可做到更有效的引流大便。
3.4 節約成本傳統的腹瀉患者的護理方法,需消耗大量一次性用物,增加消耗成本,采用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引流大便操作簡單,取材容易。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因腹瀉引起的并發癥從而節約醫療成本,減輕患者的醫療費用,而且大大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
3.5 改善病房環境ICU危重患者腹瀉次數多,不僅容易污染床單位,更換時易造成異味在空氣中擴散,同時院內感染的機會也會有所增加。大便負壓引流裝置的密閉性,避免了病室內空氣的污染,有利于給病人創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給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ICU患者病情危重,常常需要使用大劑量抗生素及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很多患者有腸道功能異常、菌群失調、肛門括約肌松弛等現象,極易導致腹瀉、大便失禁[2]。失禁相關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AD)是指皮膚長期或反復暴露于尿液和糞便中所造成的炎癥,伴/不伴有水皰或皮膚破損。這是嚴重腹瀉、失禁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同時也會造成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生,如疼痛、感染和壓瘡[3]。IAD的發生不僅增加了患者發生壓瘡、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而且增加了住院費用,延長了住院時間,甚至可能引發醫療糾紛[4]。而大便失禁還加重了臨床護理工作的負擔,并由病房氣味導致患者及醫護人員的不良感受。通過保留氣管插管接胃腸減壓器收集大便,避免大便直接接觸到皮膚,去除了IAD的誘發因素,有效減少了IAD的發生,減輕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同時也減少了對患者不斷的清理擦洗、更換污染的床單位等增加的護理工時,提高了安全系數及患者的舒適度,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擔。
[1]韋曉君,夏 延.ICU重癥患者腹瀉應用氣囊導管引流大便的效果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雜志,2004(8):734.
[2]馮潔貞,陳少珍.自制大便失禁引流裝置用于重癥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17(20):58-60.
[3]楊波熊,文 燕,初 喆.失禁性皮炎的預防及護理[J].吉林醫學,2013(22):565.
[4]WishinJ,GallagherTJ,McCannE.Emergingoptionsforthemanagement offecalincontinenceinhospitalizedpatients[J].JWoundOstomyContine nceNurs,2008,35(1):104-110.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
B
ISSN.2096-2479.2017.33.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