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燕
(黃岡市中心醫院,湖北 黃岡 438000)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并發血管迷走性反射的護理觀察
夏春燕
(黃岡市中心醫院,湖北 黃岡 438000)
目的 分析總結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并發血管迷走性反射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并發血管迷走性反射患者43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相應護理干預,觀察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經護理后,所有患者的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等癥狀均消失,心率、血壓等均恢復正常,無其他并發癥發生,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了97.67%。結論 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所引發的血管迷走性反射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心血管疾病;血管迷走性反射;介入治療;護理效果
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進步,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心血管介入治療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療效,但也具有一定負性效應,患者術中及術后出現的血管迷走性反射等并發癥損害較大,血管迷走性反射是一種較為危險的并發癥,若處理不及時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本文回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并血管迷走性反射患者43例的臨床資料,分析總結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以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并發血管迷走性反射患者43例作為研究對象,原發疾病為冠狀動脈內球囊擴張術17例,冠狀動脈造影術13例,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7例,其他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患者年齡37~61歲,平均年齡(47.9±4.5)歲。所有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術中或術后突然出現惡心、嘔吐、心率減慢、面色蒼白以及血壓下降等癥狀。
1.2 方法
1.2.1 心理護理
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過程中,精神緊張也是引發血管迷走性反射的重要因素,所以護理人員應做好術前宣傳教育工作,給患者詳細介紹介入治療的相關知識,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和了解,消除患者顧慮,緩解患者的緊張和恐懼等不良情緒,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穩定患者情緒,使其能夠積極配合臨床工作[1]。手術過程中,應多給予患者關心和鼓勵,消除患者的恐懼感,增強患者信心。注意保護患者隱私,盡可能縮短裸露時間,緩解患者緊張情緒。
1.2.2 嚴密監護
介入治療后,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心率、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觀察患者的表情、面色、心率以肢體溫度等變化情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異常情況,并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1.2.3 鞘管拔除護理
護理過程中,應注意嚴格規范各項操作,加強對拔出動脈鞘管的護理,動脈鞘管拔出護理與血管迷走性反射發生具有緊密關系,若動脈鞘管拔出不當,很容易造成穿刺部位血腫,從而增強血管迷走神經的興奮性發射,誘發血管迷走性反射。在進行動脈鞘管拔出前,應充分麻醉鞘管周圍,對鞘管進行試驗性按壓,觀察患者有無心率減慢和疼痛等情況,對于有明顯疼痛的患者應增加麻醉劑用量。首先拔出動脈鞘管,觀察10 min左右若無低血壓反應發生,則可將靜脈鞘管拔出。若拔出動脈鞘管后患者出現血壓下降和心率減慢等血管迷走性反射癥狀,則應從靜脈鞘管內快速給藥與補液[2]。壓迫止血應合理控制力度,以摸到足背動脈搏動為宜,盡量避免使用大紗布進行大面積壓迫。
1.2.4 血容量補足和尿潴留護理
術中出汗過多、禁食或禁水時間過長以及術后補液過少等都有可能導致血容量補足,從而使得血管平滑肌收縮,從而誘發血管迷走性反射。所以對于術前禁食時間較長的患者,應及時給予補液升壓。心血管介入治療術后由于限制肢體活動,患者不習慣床上大小便容易導致尿潴留,膀胱過度充盈,導致迷走神經興奮,所以護理人員應在術前訓練患者床上排尿,減少尿潴留發生,對于排尿困難的患者可適當給予導尿術。
本組43例患者經臨床對癥處理及護理后,患者的惡心嘔吐、全身大汗、面色蒼白等癥狀消失,血壓和心率均恢復正常,患者意識清楚,護理后無其他并發癥發生,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達到了97.67%(42/43)。
心血管介入治療患者術中以及術后若出現血管迷走性反射,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所以臨床應對其做好預防。除毛細血管外,其他血管都具有豐富神經末梢,拔鞘管時所造成的局部劇烈疼痛刺激以及壓迫股動脈刺激等,會使得小血管強烈反射性擴張,從而誘發心率減慢和血壓下降等癥狀[3]。
本研究,通過對介入治療并發血管迷走性反射患者43例進行護理,體會到術前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其保持良好心態,縮短禁食禁水時間,維持有效循環血容量,嚴密觀察患者生命提整體變化情況,并做好尿潴留和血容量不足等預防和護理,本組患者經護理后癥狀均得到有效緩解,其滿意度達到了97.67%,證實了護理干預在心血管介入治療并血管迷走性反射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總而言之,血管迷走性反射與精神緊張、血容量不足、疼痛刺激以及尿潴留等都具有非常緊密的關系,臨床可有針對性的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從而減少血管迷走性反射發生,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 張延平.1例經橈動脈介入術后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03):158+161.
[2] 徐戰磊,高春燕,白 川,等.介入術后出現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觀察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2,26(20):1886.
[3] 熊天平.循證護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6,25(21):210-210.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