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24小時眼灌注壓監測的護理配合
李 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目的 通過護理配合準確監測并記錄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及正常人24 h眼壓及血壓情況,為醫師計算受試者眼平均灌注壓(MOPP)提供依據。方法 對57例POAG受試者及13例正常受試者行24 h眼壓及血壓監測,每2 h測量一次,時間均從8 AM開始至第二日6 AM結束。將測量結果記錄于自制24 h眼壓監測記錄表中。結果 初診POAG患者MOPP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經治療干預的POAG患者MOPP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正常眼壓青光眼(NTG)患者MOPP與眼壓呈明顯的負相關(r=0.302,P<0.05)。結論 經有效的護理配合,醫師通過眼壓及血壓值計算MOPP異常變化,對POAG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隨訪有積極的提示作用。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眼壓;眼灌注壓;護理配合
青光眼威脅視神經視覺功能,主要與眼壓升高有關,即眼壓超過了眼球內組織,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往往因眼壓不高,波動性大,無明顯癥狀而不易被早期發現,因而延誤治療,最終導致不可逆性視力喪失。研究表明僅僅一次的眼壓測量不能獲悉患者真實的眼壓活動情況,必需在連續的24 h眼壓監測的同時關注患者血壓和眼灌注壓的晝夜變化才能較好的評估眼壓的實際狀態,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有效的護理配合,能使患者順利完成24 hMOPP測量,準確的測量及記錄也便于配合醫師完成分析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組收集初診和經干預治療后病情仍有進展的POAG患者57例(共計114只患眼,初診患眼68只,治療干預眼46只;含正常眼壓青光眼患眼12例);正常對照組13人(15只眼)。對受試者行24 h眼壓和血壓測量,時間均從8Am至次日6Am,2小時/次,并計算相應MOPP。
1.2 方法
所有受試者均住院使用Tonopen-XL眼壓計監測24 h眼壓,每2 h測量一次,測量從8 AM開始至第二日6 AM結束。白天測量時間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為坐位測量;夜間測量時間22:00,24:00,2:00,4:00,6:00為仰臥位測量。受試者按照上述時間取相應測試體位,雙眼保持注視前方,操作者保持眼壓計的測壓頭垂直于角膜表面,并輕接觸角膜中央,在液晶屏上顯示測量所得數據;如此反復測量3~6次,最終取平均值。每次測量眼壓的同時均需使用同一血壓計在同一側肢體測量血壓。并按表格要求依次填寫時間、右眼眼壓、左眼眼壓、血壓及心率。由醫師將數據錄入SPSS 17.0軟件行數據分析,護士進行核對,保障數據輸入準確。
(1)初診POAG患者MOPP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2)初診POAG患者MOPP峰值出現在晚上8點,谷值出現在凌晨2點,對照組MOPP峰值出現在晚上6點,谷值出現在凌晨2點;(3)經治療干預的POAG患者MOPP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MOPP峰值出現在下午4點,谷值出現在凌晨4點;(4)正常眼壓青光眼(NTG)患者MOPP與眼壓呈明顯的負相關(r=0.302,P<0.05)。
3.1 檢查前準備
3.1.1 心理護理
患者因對檢查過程不了解,可能有緊張情緒,檢查前通過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處方單或參觀其他患者檢查過程,同時配合護士的耐心講解與疑惑解答,利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了解檢查全過程,配合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與患者本人及家屬充分溝通,為避免情緒激動對檢查結果造成的不良影響,應保持心態平和,可聆聽舒緩音樂和散文朗讀。使患者積極配合以保障檢查順利完成。
3.1.2 健康宣教
(1)清淡飲食,檢查期間戒煙酒、濃茶及咖啡,一次飲水量不多于300 mL,應少量多次飲水,保持大便通暢。(2)可正常活動,不宜長時間注視手機、電腦屏幕或書本,避免過度疲勞。(3)經干預治療的POAG患者按醫囑滴用降眼壓藥物。(4)高血壓患者按時服用降血壓藥物。(5)告知患者具體檢查時間,勿隨意外出,以免耽誤檢查順利進行。
3.1.3 檢查儀器準備
完成眼壓計校正,更換眼壓計測壓頭的乳膠外套。
3.1.4 檢查人員準備
(1)患者準備:結膜囊內滴用表麻劑。檢查前需排尿,勿憋尿。(2)操作者準備:操作者測量前后注意手衛生。眼壓監測人員均通過儀器使用及眼壓測量方法的規范化培訓及考核:①成立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24 h眼灌注壓監測護理配合小組,由眼科工作資質10年以上的護師共5人組成。②請負責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24 h眼灌注壓監測研究的醫師向護理配合小組成員介紹監測24 h眼灌注壓對POAG患者診斷與治療的科研新進展及重要性。③組織學習24 h眼壓監測的方法、操作與配合的注意事項、各項數據指標的意義,儀器使用方法及要點。③醫師演示操作流程后,護理配合小組成員相互練習,并分別由醫師考核操作,護士長考核理論相關知識,考核通過后方能配合進行24 h眼壓測量。
3.2 檢查中護理
3.2.1 眼壓測量
指導取相應的測試體位,雙眼注視前方,身體放松。測量時為避免患者緊張,檢查過程中多鼓勵,觀察患者的配合程度,是否有影響檢查結果的不利因素,如頻繁眨眼、轉動眼球或憋氣等,給予相應指導。頻繁眨眼可讓患者閉眼休息片刻再行檢查;轉動眼球,不能固視者可在患者眼前放注視燈;憋氣患者可指導其深呼吸,待放松后再行檢查。夜間測量時,房間燈光宜暗不宜亮,讓患者暫緩片刻再行測量。
3.2.2 血壓測量
每次測量血壓均應選擇同一側肢體及體位。血壓測量前,先確保血壓計袖帶內氣體已排盡,測量時將袖帶平整的縛于患者上臂,袖帶下緣距離肘窩2橫指,袖帶不可束縛過松或過緊,以能容納一橫指為宜,并注意保持血壓計、袖帶位置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位。測量完成后排空袖帶內氣體。指導患者均勻呼吸,測量時避免言談說笑。
3.3 檢查后護理
3.3.1 健康宣教
檢查時因測壓頭與角膜接觸,部分患者會有眼部不適感,告知勿緊張,不要揉眼,遵醫囑滴用抗生素眼藥水,閉眼休息。眼部不適時應暫緩下床,以免跌倒等意外發生,家屬陪同,注意安全。強調定期測量眼壓、視野檢查的重要性,發放《青光眼患者聯系卡》,以便于實時隨訪、記錄,并能獲取青光眼自我護理要點。
3.3.2 準確記錄
將平均眼壓值及血壓值、心率準確記錄于《24小時眼壓監測記錄表》中。如檢查過程中有使用降眼壓藥物,需在記錄表中標明藥物名稱及用藥時間。
3.3.3 數據錄入
24 h測量結束后,醫師將數據結果錄入SPSS 17.0軟件,并由護士進行二次核對,確保數據錄入準確。再由醫師通過公式計算得出眼灌注壓值。
通過檢查過程中心理護理、健康宣教及護理配合監測POAG住院患者及正常人24 h眼壓、血壓,并進行數據分析計算,了解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眼灌注壓的晝夜波動異常,提示這些異常可能就是導致疾病進展的危險因素。通過24 h血壓及灌注壓的監測更能幫助了解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全天的眼部血流狀態,為治療提供依據。
[1] 葛 堅,崔 潔.7年制規劃教材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42.
[2] 何俊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眼壓、血壓、眼灌裝壓晝夜節律的觀察[D].華中科技大學,2013.
[3] 唐 瑜.眼壓測量在青光眼早期診斷中的重要意義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大連醫科大學,2013.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7
B
ISSN.2096-2479.2017.2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