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芳
(廣西河池市復退軍人醫院,廣西 河池 547000)
住院老年精神病人跌倒、墜床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黃艷芳
(廣西河池市復退軍人醫院,廣西 河池 547000)
目的 探討精神科老年病人跌倒的相關因素,并提出安全防范措施,降低由于跌倒、墜床引起的不良后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發生跌倒、墜床43例的原因。結果 環境因素占27.9%,疾病因素占55.8%,藥物副作用占16.3%。主要發生時間段在進餐及夜間。結論 加強病房環境管理,消除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合理使用藥物,加強安全教育等,對于老年精神病人意外跌倒、墜床的防范起到積極的作用。
老年精神病人;跌倒、墜床;原因分析;護理對策
我科是以收治老年精神病人為主的科室,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精神病患者也越來越多。年紀增大后,人體器官生理功能會不斷呈現出衰退趨勢,使機體有一些障礙出現,這對老年患者安全有直接性影響。比如:老年癡呆反應遲鈍,老年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幻覺,從而導致老年精神病人比一般老年人容易發生不安全事件,所以我們護理人員必須重視。
收集我科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住院期間共發生跌倒、墜床老年人共43例,其中跌倒38例,墜床5例,年齡60~90歲,平均年齡70歲。環境因素12例,老年癡呆5例,癲癇發作8例,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者2例、合并骨質疏松3例、合體位性低血壓7例、合并腦梗后遺癥6例。
2.1 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會不斷衰退,感覺、行動較為遲緩,對身體姿勢進行控制的能力會下降,易引起跌倒/墜床發生的危險度高[1]。研究發現,對于年紀大于65歲的住院患者而言,跌倒或者墜床發生的幾率會隨著的年紀的增大了增加,而年紀在80歲以上的患者有高度發生跌倒/墜床危險[2]。
2.2 醫療護理方面
醫護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未預見到危險性,年輕護士由于經驗不足,人際溝通,應急能力判斷有限[3],未對具有跌倒/墜床高危患者進行及時有效評估;對新入院患者及陪護安全宣教和指導不到位,工作中過分依賴陪人,巡視不到位。尤為中夜時段,護理人力不足,極易引起病人發生跌倒/墜床。
2.3 藥物因素
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病人可出現行動遲緩、步態不穩及體位性低血壓而跌倒。
2.4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夜間入廁時光線過暗或者地面濕滑均會導致跌倒[4]。此外入院后新環境不熟悉,病床設置不合理、床頭無傳呼器、走廊及廁所無扶手、地面不平整,臺階設計不合理,患者穿著的衣褲長度過長、鞋子不合腳、行走輔助工具應用不會等均會致使跌倒/墜床出現。
2.5 精神異常
由于癡呆病人個人行為能力下降,會有一些怪異行為,如夜間睡眠障礙、夜游、言行紊亂等情況,極容易出現墜床跌傷情況。
2.6 病房管理
對于精神病房管理而言,大多需將患者集中在一起共同進行進餐、運動、甚至沐浴等活動,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場地有一定限制,會有擁擠、碰撞出現,進而使摔倒的危險性增大。
3.1 對患者活動能力進行明確評估
將良好的病房環境提供給患者,患者入住到病房中時,相關護理人員需為患者介紹病房、病區設備的使用情況,引起病人和隨員熟悉科室及醫院環境,對于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病人,將其酌情安排住在較低的床鋪。并對警示標志進行明確的標記,以便于對患者照看進行強化,進而使跌倒的有效預防。
3.2 提高護士整體水平和素質
病區要制定防跌倒、墜床護理預案,護士長加強對護理人員培訓、教育,護士要加強工作責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識,對病人病情有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和預見能力,預先對一些危險因素進行處理。具有工作中,應該能夠對跌倒高危人群進行辨別,對個體化護理技能進行提升,勤查房,對于患者的需求,認真傾聽并予以處理,使患者在生活方面得到照顧。
3.3 合理服用藥物
與醫生進行密切溝通,合理對抗精神、降壓藥物的使用時間進行安排,并將相關宣教工作做好,使用藥合理性提升,以實現因藥物導致的跌倒的有效預防。對于初入院需對大量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服用的患者,需注重體位性低血壓的預防。
3.4 改善住院環境
確保病房中光線充足、明亮,地面應該清潔、干燥,對于有較大跌倒危險性的區域,需對顯眼的警告標識進行粘貼,對于可能引發跌倒的障礙物,需清除干凈,對于意識不夠清醒的患者,需對床旁護欄、約束帶等進行應用,必要時需由專門的看護人員進行看護。將把手設置在衛生間、走廊處,將垂直扶手安裝于廁所,或者對馬桶進行應用。
3.5 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和活動情況
對進食差、腹瀉、體質虛弱服藥過大或初次用藥敏感者,對合并有軀體疾病、精神活動錯亂、意識不清、步態不穩及行動遲緩的病人,要在病情記錄及交接班報告詳細描述,床頭交接班。
3.6 加強病房管理
將分級護理引入,以年紀、病情為依據,對病房進行合理的安排,實施集中性的管理,重點進行看護。對集體活動進行開展時,需注重秩序的維持;進行沐浴時,可依據病情、生活自理能力分批進行。同時,對相關人員實施防范意識方面的教育,如保潔工、患者、患者家屬等。護士長應該將跌倒預防意識滲透在病區的管理工作中,如,保潔工對地面進行濕拖后,指導其再次實施干拖,對因地面潮濕導致的跌倒進行預防。另外,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教育,使其跌倒預防理念提升,主動對跌倒進行預防。
3.7 進行健康、保健知識宣教
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發生率的有效措施。醫護人員應向高危人群及其家屬講述跌倒可能導致的后果,并對相應的預防措施進行制定,定期對跌倒預防教育講座進行開展。
患者跌倒由多種因素共同產生作用所致,跌倒的危險因素有內在(年齡相關的身體生理機能改變、疾病、服藥等)與外在(環境)兩個。需對病房管理進行強化,對不安全因素進行清除,以科學方法對危險因素進行評估,施予針對性健康宣教,使藥物應用合理性提升,對安全教育進行強化,不斷對家屬防范意識進行提升,對針對性措施進行制定與落實。因此,醫護人員預防病人跌倒也應該從多方面、多渠道全面抓起。
[1] 張俊紅,蘇天嬌,王紅菊,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險與預防跌倒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1,18(5A):30-32.
[2] 吳小梅,王小華,高紅香.老年住院患跌倒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5):1851-1853.
[3] 李燕芬,鄭再菊.神經外科管道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3):1210-1211.
[4] 潘瑞珠,姚愛麗.老年人常見安全隱患及預防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03.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4
B
ISSN.2095-8803.2017.15.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