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旭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江蘇 鹽城 224000)
護理干預在口腔癌手術患者中的效果評價及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潘 旭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江蘇 鹽城 224000)
目的 評價護理干預在口腔癌手術患者中的效果及調查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癌手術患者70例及其家屬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對照分組法分成兩組,其中35例為觀察組,給予系統的護理干預;另外35例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率以及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結果 預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均有顯著提升(P<0.05);且干預后觀察組(73.52±2.73)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18±2.29)分(P<0.05)。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5.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1%)(P<0.05)。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比較觀察組(94.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兩組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比較觀察組[(89.43±2.62)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48±2.39)分(P<0.05)。結論 在口腔癌手術患者中應用系統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還能夠改善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值得臨床推廣。
護理干預;口腔癌;手術患者;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
為評價護理干預在口腔癌手術患者中的效果及調查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現選取我院收治的口腔癌手術患者70例及其家屬作為臨床研究對象,詳情報道見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癌手術患者70例及其家屬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對照分組法分成兩組,各35例,觀察組男19例占54.3%、女16例占45.7%,年齡29~70歲,平均年齡(42.9±4.4)歲;對照組男20例占57.1%、女15例占42.9%,年齡28~72歲,平均年齡(43.2±5.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觀察組給予系統的護理干預:①術前護理:術前7天指導患者采取平臥位入睡及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由于患者在術后一段時間無法說話,所以還要教給其術后常用溝通手勢,以及給患者介紹手術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項,以使其做好充足的準備[1];②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溝通,善于體察患者的心情,發現其有不良情緒應及時開導,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緊張及恐懼等,提升其治療信心[2];③飲食護理:由于口腔癌患者多因口腔功能受損而進食困難,所以應在術后一段時間內給予流質食物為主,且要讓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另外對于無法進食者應給予鼻飼[3];④口腔護理:術后每日幫助患者清理口腔衛生,密切關注口腔內切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有效預防創口感染[4];⑤皮瓣護理:口腔癌患者術后多需行皮瓣移植修復創面,所以術后應加強皮瓣護理,注意觀察皮瓣的顏色、皮溫、血運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5]。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入院指導、常規健康宣教、對癥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率以及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活質量評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均有顯著提升(P<0.05);且干預后觀察組(73.52±2.73)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18±2.29)分(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表(±s)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表(±s)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52±1.57 73.52±2.73對照組 40.78±1.36 60.18±2.29
2.2 并發癥發生率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5.7%)顯著低于對照組(17.1%)(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表 [n(%)]
2.3 護理滿意率
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比較觀察組(94.3%)顯著高于對照組(80.0%)(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對比表 [n(%)]
2.4 家屬心理健康狀況評分
兩組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比較觀察組(89.43±2.62)分顯著高于對照組(67.48±2.39)分(P<0.05)。見表4。
表4 兩組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對比表(±s)

表4 兩組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對比表(±s)
組別 心理健康狀況評分觀察組 89.43±2.62對照組 67.48±2.39
口腔癌乃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其中以磷狀細胞癌為主,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與生命健康[6]。據相關研究發現,口腔癌的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外傷因素、生化制劑因素等等,所以一旦確診后,應及時治療,以免癌細胞繼續惡化乃至轉移[7]。再者,癌癥一旦發生,除會影響到患者個人的生活與健康以外,對其家屬也會造成很大的經濟與心理負擔,很多家庭因一人患癌而破裂[8]。所以,對口腔癌患者做好有效的護理干預,不但是促進患者本身預后的關鍵,同時也是改善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的關鍵。但是,常規護理往往太過籠統化,不夠針對性,很多細節顧及不到,所以還需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患者更加系統的護理干預。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可以得出結論:在口腔癌手術患者中應用系統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還能夠改善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值得臨床推廣。
[1] 胡 靜.淺談護理干預對口腔手術患者留置胃管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5):251-252.
[2] 趙學敏,孟金平.護理干預在預防口腔癌術后并發吸入性肺炎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5,(06):82-84.
[3] 趙 瑩.整體護理在口腔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01):174-175.
[4] 張麗瓊.全程口腔護理在口腔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A].上海市護理學會.第二屆上海國際護理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上海市護理學會,2014:1.
[5] 吳雅華.護患溝通技巧在口腔癌手術患者的應用體會[J].吉林醫學,2014,(17):3882-3883.
[6] 賈鮮紅,劉寬榮.口腔癌手術的臨床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4,(15):1905-1906.
[7] 董敏杰.臨床護理路徑在口腔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6):376-377.
[8] 羅 瓊.護理干預對口腔癌手術患者留置胃管效果的影響[J].福建醫藥雜志,2013,(01):168-16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3
B
ISSN.2095-8803.2017.15.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