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琳
(福建總醫院臨床支持中心,福建 福州 350025)
細節管理在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應用及實施效果分析
高美琳
(福建總醫院臨床支持中心,福建 福州 350025)
目的 探討細節管理在重癥監護室(ICU)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應用及其對應實施效果,旨在為重癥病房感染控制提供借鑒。方法 從2012年初開始我院ICU開始實施細節管理,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入住ICU病房的200例患者,將其視為觀察組;收集2012年以前入住ICU的200例患者,將其視為對照組,對照組單純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再實施ICU細節管理,對比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及死亡發生率、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醫院ICU實施細節管理能大大降低感染發生率,減少死亡發生事件,患者護理滿意度也得到提升。
細節管理;重癥監護室(ICU);感染控制;效果
ICU是醫院集中危重疾病患者的重要場所,入住該病房的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住院時間長、侵入性操作多、抗生素使用頻率高時間長、免疫力不強,種種內外因聯合導致ICU成為醫院感染高發地帶,因此醫院需積極行使感染控制管理,才能盡可能降低患者感染發生率,保障病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而細節管理是提高ICU護理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分析細節管理在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應用及實施效果,特收集我院ICU細節管理前后患者各200例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細節管理后)入住ICU病房的200例患者,其中男性105例,女性95例,年齡19~64歲,平均年齡(41.4±5.1)歲,將其視為觀察組;收集2012年前(細節管理前)入住ICU病房的200例患者,其中包含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1.6±4.9)歲。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都自愿簽署同意書參與到研究之中,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信息比較,差異均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32名,均為女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純給予常規重癥護理,包括病情監測、飲食干預、用藥指導、急癥救治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使細節管理,主要包含內容如下:
1.2.1 建立健全規范ICU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和相關操作制度
對重癥病房感染高危因素作進一步細化分析,操作步驟更加細化、優化、規范化,建立并落實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手部清潔衛生標準、消毒隔離規范、一次性醫用品管理制度、多種侵入性操作步驟及規范等等。另外環境也是ICU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制度上應詳細納入操作臺、地面、床品等地方的消毒標準及頻率,保證環境清潔、室內空氣流通,并將室內濕度、溫度調整到人體舒適度,對空調、排風扇等設施也應實現定期消毒[1]。
1.2.2 提升ICU醫護人員感染危險意識
ICU是感染高發地,在此工作的醫護人員首先應具備強預防意識,醫院可組織內部工作人員參加相關感染知識講座,提升預防意識。學習涉及內容有科學洗手規范流程、有關法律法規、無菌操作標準、一次性醫用品處理辦法、醫護人員自我保護措施等[2]。
1.2.3 做好感染可控制監督
定期對ICU感染控制進行有力監督,以便及時反應制度及規程的執行力度、效度,設備環境消毒處理狀況,醫護人員手部衛生是否達標等等,到位監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或改進措施。
1.2.4 加強綜合護理力度,保證護理質量
綜合護理包括嚴格定期的口腔護理;舒適避免壓瘡的體位護理;促排痰呼吸道護理;合理適量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按照規范無菌流程進行等,提高護理質量,進一步降低感染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死亡發生率、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感染及死亡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發生感染2例(1.0%),無死亡病例(0%);對照組發生感染10例(5.0%),死亡1例(0.5%),數據分析感染病例數觀察組顯著多于對照組(x2=5.498,P=0.019)。
2.2 細節管理前后護理質量評分和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細節管理前護理質量評分為(87.5±4.2),細節管理后其評分為(95.5±2.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9%(198/2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94%(188/200),數據分析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更優(x2=7.401,P=0.006)
ICU是危重病人的集結地,更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場所,護理管理是一種管理行為,直接關系著人員的護理質量,優質的護理質量能盡可能避免較多細小環節上的疏忽,顯著降低感染發生率,即對ICU病房及患者實施細節管理,能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對重癥監護室病人除了實施常規護理,再加用細節管理,細化規范化各項操作流程、消毒標準、護理要求等,使該病房醫院感染發生率明顯降低[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加用細節管理的觀察組患者感染發生率和死亡發生率都較對照組更低;此外護理滿意度調查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在細節管理后顯著增加(P<0.05),因此再次證實了細節管理在ICU應用效果良好的觀點,大大降低了感染發生率,保證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進一步提升了患者護理滿意度。
[1] 趙 蓉.細節管理應用于基層社區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5):186-187.
[2] 蔣春華.綜合ICU病房細節管理對控制醫院內感染的效果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2):315-317.
[3] 索秀平,黃文華.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的細節管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4):271-272.
本文編輯:劉帥帥
R197.3
B
ISSN.2095-8803.2017.15.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