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鳳軍
(陜西省南鄭縣人民醫院,陜西 漢中 723100)
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臨床護理對策探討
程鳳軍
(陜西省南鄭縣人民醫院,陜西 漢中 723100)
目的研究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臨床護理對策。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與人性化組,各44例。常規組行普通護理,人性化組采用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在醫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時間、護理后焦慮情緒、護理前和護理后患者生活質量狀況。結果人性化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人性化組在醫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時間短于常規組,護理后焦慮情緒優于常規組(P<0.05);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狀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均顯著改善,但人性化組改善幅度更大(P<0.05)。結論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可減輕患者焦慮情緒,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高血壓合并腦缺血;護理對策;效果
本研究對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臨床護理對策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與人性化組,各44例。所有患者均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人性化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61.34±8.13)歲;輕度腦缺血有21例,中度腦缺血13例,重度腦缺血10例。常規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61.18±8.56)歲;輕度腦缺血有21例,中度腦缺血12例,重度腦缺血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行普通護理;人性化組采用人性化護理。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多合并抑郁心理,生活自理能力差,可伴隨孤獨、依賴和焦慮等心理,需加強對患者的疏導、安慰和鼓勵,耐心傾聽患者訴說。
1.2.2 并發癥護理
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容易出現腦水腫、腦疝和肺部感染等并發癥,需遵醫囑給予20%甘露醇靜注,注意觀察血管反應,避免藥物外滲。給予頭部戴冰帽,降低腦代謝率和耗氧量,以減輕腦水腫。
1.2.3 飲食護理
對意識清醒者給予低鹽、低脂肪和低熱量易消化飲食,鼓勵患者多進食蔬菜和水果,避免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對無法進食者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和低脂肪飲食鼻飼。
1.2.4 康復訓練
在3~4周可指導患者家屬為患者按摩肢體,并正確擺放體位,處于良姿位,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痙攣,維持韌帶和關節活動度。鼓勵患者提高生活能力,訓練穿衣、脫衣、刷牙等自理行為。
1.2.5 用藥護理
告知患者用藥注意事項,在抗凝藥物治療期間和有創操作情況下均需患者簽字確認,并告知患者用藥注意事項。輸液拔針之后需按壓5 min左右,在抗凝藥物治療期間若出現血尿、鼻腔出血等需及時匯報醫生進行處理。在有創操作中需注意動作輕柔,以減輕對患者的損傷。
1.2.6 健康教育
根據患者不同文化水平采取個體化宣教方法,對于文化水平比較低的患者,可進行面對面講解,反復強調,并注意用語的通俗易懂,可結合具有具體畫面的視頻、圖片等方式進行宣教,提高患者的直觀認知,必要時給予操作示范。對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可通過發放健康手冊供患者自行閱讀、開展講座等形式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和自我護理要點認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在醫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時間、護理后焦慮情緒;護理前和護理后患者生活質量狀況的差異。滿意度根據滿意情況分為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滿意率+比較滿意率[1-2]。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常規組滿意15例,比較滿意18例,不滿意11例,滿意度為75.00%;人性化組滿意32例,比較滿意10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5.45%。人性化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狀況比較
護理前,常規組生活質量狀況評分為(58.37±5.72)分,人性化組為(58.35±5.76)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常規組生活質量狀況評分為(81.05±5.22)分,人性化組為(92.48±5.62)分,兩組生活質量均顯著改善,但人性化組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時間、護理后焦慮情緒比較
人性化組護理時間及焦慮情緒評分分別為(10.39±2.77)天、(37.39±3.57)分,常規組分別為(13.51±2.61)天和(45.62±5.21)分。人性化組在醫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時間短于常規組,護理后焦慮情緒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合并腦缺血具有高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其發病是因長期高血壓可引發動脈硬化,并誘發腦出血。在積極搶救的同時,應用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人性化護理要求護理人員需靈活應用臨床經驗,掌握病情特點和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基礎護理,提高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積極治療原發病,預防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并及早進行康復訓練,以縮短療程,減少后遺癥,降低致殘和死亡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3]。
本研究結果顯示,人性化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常規組,人性化組在醫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時間短于常規組,護理后焦慮情緒優于常規組,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均顯著改善,但人性化組改善幅度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高血壓合并腦缺血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可減輕患者焦慮情緒,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生活質量和滿意度,值得推廣。
[1] 唐燕雅,姚美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理與康復,2010,9(1):14-15.
[2] 張 文,羅 震.高血壓危象患者的臨床救治與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0,29(30):143,145.
[3] 潘雪霞.高血壓危象患者院前急救與護理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1,32(33):7147.
本文編輯:孫春宇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1.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