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蘭*,王建華
(山西省汾陽醫院,山西 汾陽 032200)
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致并發癥的護理干預
梁志蘭*,王建華
(山西省汾陽醫院,山西 汾陽 032200)
目的探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rt-PA靜脈溶栓治療所致并發癥的護理干預方法。方法選取2016年2月~7月我科的發病在4.5 h內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20例為研究對象,經確診后立即給予rt-PA靜脈溶栓治療,并嚴密觀察,對并發癥進行積極護理干預。結果所有溶栓患者,溶栓后2 h,有效17例,占85%,無效3例,占15%。出院時,7例基本痊愈,無后遺癥,有效12例,無效1例。結論加強溶栓治療期間的觀察,及時發現并發癥,并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對患者康復起著重要作用。
阿替普酶;腦卒中;并發癥;護理干預
腦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所導致的神經功能缺損綜合征,癥狀持續時間至少24 h以上[1]。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占腦卒中患者的85%[2]。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生4.5 h內,應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是目前治療其急性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3-4]。然而,阿替普酶溶栓后易發生出血、再灌注腦損傷以及血管再閉塞等并發癥,及早發現并發癥并及時給予護理干預,能最大限度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我科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20例進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療,通過密切觀察病情,及時對并發癥進行干預,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7月我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41~89歲,平均年齡(68+8.9)歲。經顱腦CT或磁共振成像檢查證實,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會議確定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5]。入選標準:發病時間≤4.5 h,血壓<180/100 mmHg,NIHSS評分≥4分,卒中癥狀持續>30 min,腦CT排除腦出血且無與本次病變相關的責任病灶,病人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選用阿替普酶(愛通立)50 mg/支,遵醫囑先用阿替普酶5 mg加生理鹽水10 mL,1 min內靜脈注射,其余45 mg加生理鹽水50 mL用注射泵靜脈泵入1 h,24 h后進行頭顱CT復查,24 h內不使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
1.3 評定標準
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進行評分,治療后按缺損分值的減少判斷療效[6]。
經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后2 h,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治療有效17例,占85%;無效3例,占15%。出院時神經功能評定,基本痊愈7例,無后遺癥,有效12例,無效1例。
3.1 心理干預
患者起病較急,癥狀嚴重,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等情緒,影響心率和血壓,護士應安撫患者,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溶栓治療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幫助患者和家屬正確認識,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3.2 并發癥的干預
3.2.1 出血的干預
3.2.1.1 顱內出血是溶栓治療最嚴重的出血性并發癥,溶栓后繼發性腦出血多發生在48 h之內,防止顱內出血的重要措施是控制血壓,血壓過高容易導致腦出血,血壓過低,易引起保腦供血不足。阿替普酶治療過程中及結束后2 h內,每15 min測量1次血壓,6 h內每30 min測量一次,然后每小時一次直至治療后24 h。如果收縮壓>180 mmHg或舒張壓>105 mmHg,要提高測血壓的頻率,并遵醫囑給予降壓藥。如患者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加深,脈搏變慢,呼吸深長,血壓升高等,提示腦出血可能,應立即通知大夫緊急處理。本組20例患者未出現上述癥狀。
3.2.1.2 系統性出血
皮膚粘膜出血也是常見的并發癥。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皮膚粘膜、牙齦、消化道等部位是否有出血傾向,出血一般發生在溶栓過程中及溶栓后。任何護理操作要動作輕柔,避免損傷皮膚粘膜,避免動脈穿刺,避免血壓袖帶長時間加壓,延長穿刺點按壓時間,24 h內禁止留置胃管、尿管等。一旦發生牙齦出血、鼻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立即用止血鉗夾棉球按壓止血,做好口腔護理,發生消化道出血,立即通知醫生緊急處理。本組并發牙齦出血2例,2例采血處出血,經對癥處理,出血得到控制,未發生嚴重后果。
3.2.2 再灌注腦損傷的干預
閉塞的血管經溶栓治療再通后,腦缺血損傷可進一步加重,出現血腦屏障破壞,腦水腫、腦出血、神經血管損傷及神經元死亡等腦缺血再灌注損傷[7]。護士應密切監測心電、血氧飽和度,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如發現患者意識水平加重,頻繁嘔吐,心率減慢、血壓升高,一側瞳孔散大,提示腦水腫加重,應及時報告醫生,判斷再灌注損傷程度,做好搶救準備。本組20例患者均未發生再灌注腦損傷。
3.2.3 血管再閉塞的干預
血管再閉塞的原因可能與溶栓后破碎栓子、斑塊隨血流移位栓塞遠端的血管及局部的血栓再形成有關[8]。主要表現為意識和肌力恢復,隨及又出現意識障礙和肌力下降。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肌力和語言的變化,每15 min記錄一次,用藥6 h內患者出現意識、語言、肌力較前加重,提示有發生溶栓再閉塞的可能,應通知醫師處理。本組3例患者發生血管再閉塞,均及時發現,經過積極治療,病情得到控制,好轉出院。
阿替普酶對纖溶酶原親和力強,能夠避免非選擇性纖維蛋白溶解,具有特異性局部溶栓作用,對全身纖溶作用不明顯,因而整個凝血系統的系統性作用輕微,很少引起出血[9]。但在使用過程中,也難免會發生并發癥,只要護士加強溶栓治療期間的觀察,準確及時的作好護理記錄,及時發現并發癥,盡早給予護理干預,及時配合大夫緊急處理,防止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才能對患者的康復起到重要作用。
[1] 尤黎明,五 瑛.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854
[2] Lloyd-Jones D,Adams RJ,Brown TM,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0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2010.121(7):e46-e215.
[3] 鞠 青,郭存蘭,鞏憲霞.社區健康管理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3):456-458.
[4] 騰旭升,程謙濤.rt-PA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6):54-57,60.
[5] 覃尚紅.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的護理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1):251-252.
[6] 孫維梅.急性腦梗死患者應用阿替普酶溶栓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2013,下旬刊:35-36.
[7] 夏 強,錢令波.心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及防治策略研究進展[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9(6):551-558.
[8] 喬潛林,周 石,王學建,等.急性腦梗死動脈內溶栓治療致靶血管早期再閉塞的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6,3(5):364-367.
[9] 符俊騏,史克珊,夏 鷹.急性腦梗死動脈溶栓術后并發癥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4,25(1):78-7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1.046.02
梁志蘭,Email:sxfylz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