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紅
(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云南 景洪 666100)
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行護理干預及肢體康復訓練體會
孫向紅
(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云南 景洪 666100)
目的進行早期肢體康復訓練對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均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護理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早期肢體康復訓練、放松練習、肢體護理,進行兩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況、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對比。結果觀察組平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9.67±2.36)分,對照組平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2.46±2.33)分,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平均生活能力評分為(67.88±11.97)分,對照組平均生活能力評分為(57.02±11.33)分,觀察組生活能力情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中開展早期肢體康復、心理護理、放松練習,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早期肢體康復訓練
近年來高血壓臨床發病率逐年增加,患者長期患有高血壓其血管破裂出血發生率就會上升,進而出現高血壓腦出血。高血壓腦出血的致死率、致殘率較高,一些患者會因此而出現偏癱,進而造成生活能力嚴重下降,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將會給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1]。相關研究認為早期肢體功能恢復訓練等能夠有效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預后,進而促進患者生活治理提升[2]。為對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治療中早期肢體康復訓練、放松練習、心理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本文選擇我院收治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60例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并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入院標準:患者在24 h內出現腦出血;不存在語言功能、智力、精神障礙;能夠對自身狀態進行準確表達,意識清楚。排除標準:病情表現為進行性加重;主要器官存在嚴重功能障礙,存在嚴重全身性慢性疾病。其中女22例、男38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66.5±8.7)歲;病程1~22 h,平均病程(9.6±4.3)h;偏癱肢體肌肉張力分布情況:2例0級、6例Ⅰ級、15例Ⅱ級、16例Ⅲ級、21例Ⅳ級。將全部患者隨機平均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護理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早期肢體康復訓練、心理護理、放松練習。具體措施包括:①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當強化和患者的溝通,并將疾病治療效果、治療方案、不良反應、應對措施等介紹給患者及家屬,進而使患者緊張、焦慮等負面心理得到有效緩解。②社會支持干預:積極引導患者之間進行良性溝通,進而在相互鼓勵中建立戰勝疾病信心。同時還應當鼓勵患者家屬對良好社會支持系統進行構建,包括家庭成員、親朋友好等等,使得患者能夠獲得支持和關心,進而在精神、物質方面獲得有效支持。③放松練習:每日晚上組織患者進行全身放松,并指導患者和家屬進行腳部、腿部、手臂、頭部的按摩,同時利用舒緩音樂放松患者精神,通過有效轉移患者注意力實現放松目的。④早期肢體康復訓練:第一,平臥位護理干預。幫助患者將頭部側偏,若患者存在上肢偏癱,則將墊枕放置在患側肩關節下方,并將肩部上抬同時放直肘關節,手指伸開且腕關節背伸;如果患者下肢偏癱,則將墊枕放置在患側髖關節下方,避免外旋同時膝關節應內旋,為防治膝關節過伸應放置墊枕。第二,側臥位護理干預。患者保持側臥位時應當使患側肢體在上方,將墊枕放置在背部,并將頭部抬高。將墊枕放置在患側下肢下方,保持曲髖、屈膝,將墊枕防治在足部。第三,偏癱肢體護理干預:幫助患者在床上做橋式運動,并為其進行定時翻身,使患者關節做出主動活動和被動活動[3]。第四,幫助患者在床上做負重和軀干旋轉訓練。依據日常生活能力測量立量表內容引導患者進行健側肢體替代患側肢體練習,包括穿脫衣服、進餐、刷牙、如廁、擰毛巾等等,并知道患者家住對訓練方法進行掌握。
1.3 觀察指標
4周后進行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對比。神經功能評分中患者治療效果越高評分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分數越高生活能力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平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9.67±2.36)分,對照組患者平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2.46±2.33)分,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好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均比治療前高,;觀察組患者平均生活能力評分為(67.88±11.97)分,對照組患者平均生活能力評分為(57.02±11.33)分,觀察組患者生活能力情況好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發生后很可能發生肢體功能障礙,嚴重者出出現偏癱。所以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促進肢體功能恢復,對于患者預后和提升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4]。隨著腦出血發病率上升,人們越來越關注高血壓腦出血造成精神系統損傷修復[5]。當前已有研究認為康復干預應當在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病情穩定后24~72 h內實施,這是因為盡早開展肢體康復訓練,能夠使患者中樞神經功能、結構的可重組性、代償性得到盡早恢復,進而使患者精神系統損傷得到有效修復[6]。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好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能力情況好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中開展早期肢體康復、心理護理、放松練習,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值得進行臨床推廣[7]。
[1] 徐翠紅.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護理及早期肢體康復訓練體會[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2):253-254.
[2] 李少蘭,陳瑞珍,杜鳳蓮,等.早期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偏癱肢體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9(10):1236-1237.
[3] 劉向榮,徐 明,王翠玲,等.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出院患者的影響[J].中國康復,2007,22(4):259.
[4] 廖華英.康復治療及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術后運動功能恢復的效果研究[J].吉林醫學,2015,(14):3159-3160.
[5] 韓 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4):96-97.
[6] 鄧 英.探討腦梗死偏癱患者早期肢體功能康復護理干預[J].醫藥前沿,2012,02(10):286-287.
[7] 張 艷.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的臨床護理體會[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4):243,244.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01.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