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桃,劉 莉
(江蘇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江蘇 徐州 221000)
循證護理在小耳畸形再造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鄭 桃,劉 莉
(江蘇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深入探討循證護理作用于小耳畸形再造術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耳畸形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循證護理。結果兩組患者在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度上比較,觀察組均占有明顯的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小耳畸形再造術中實施循證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并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方法值得借鑒。
小耳畸形再造術;循證護理;效果
從臨床來看,小耳畸形是相對比較嚴重的一類先天性耳廓發育畸形疾病,該疾病不僅會對患者的外觀形態和功能造成嚴重的破壞,更會對患者的心理發育造成影響[1];就目前的醫療衛生水平來看,全耳再造術是該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出現各類并發癥的可能性依舊較高,這也對臨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研究就將以循證護理展開研究,通過分組比較的方式探討其臨床效果,現將研究過程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耳畸形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觀察組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齡(12.7±3.1)歲;對照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齡(13.1±3.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循證護理,方法為:(1)成立循證小組,由小組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各類基本信息進行搜集,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習慣,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各類護理問題;(2)護理問題,自我形象紊亂,由于耳郭畸形患者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孤獨、自卑,不愿與旁人進行交流;知識匱乏,大部分患者對于小兒畸形再造術沒有正確的認識,因而擔心治療效果;(3)心理干預,在疾病的治療中,患者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2],由于容貌外觀的影響,加之擔心療效,患者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首先,要通過主動的溝通和交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進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幫助其敞開心扉,以便更為深入的了解患者的訴求;另一方面,對于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要盡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解答,以免其出現理解上的偏差;最后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成功治療案例,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回歸正常生活的信心;(4)引流管護理,密切關注傷口引流管的固定情況,并記錄引流液的形狀、量和顏色,及時更換引流裝置,避免液體回流的情況發生;告知患避免對引流管造成牽拉、擠壓和折疊;如果5~7天后患者的24 h引流量<5 mL[3],就應將情況反饋給主治醫師并配合其采取針對性處理或拔出引流管;(5)并發癥護理,①血腫和出血,密切觀察患者局部皮膚的顏色、腫脹程度和滲血情況,如發現有少量的出血可及時更換敷料并予以適當的加壓包扎,若出血量過大則應查明原因并予以對癥處理,并叮囑患者避免進行過于激烈的運動;②耳支架外露,造成耳支架外露的原因比較多,早期由于皮膚張力過大,皮瓣筋膜壞死感染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耳支架外露,晚期則與支架排異反應和外傷有關;如果支架外露面相對較小且未發生感染的情況,一般不需要給予特殊性處理便能痊愈,若外露面過大則應對其實施皮瓣轉移修復或皮片移植術[4];③感染,手術完成后要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情況并保持敷料清潔,當患者的傷口出現持續性的疼痛時且滲出較多,提示有傷口感染的情況,應立即將患者的情況反饋給主治醫師,并配合其知道患者使用抗生素。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具體分為不滿意、較滿意和滿意三個級別。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率比較
觀察組發生支架外露1例,并發癥率為5.00%;對照組發生支架外露1例、感染1例、局部出血2例,并發癥率為20.00%。組間比較觀察組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對護理服務滿意17例、較滿意2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95.00%;對照組對護理服務滿意15例、較滿意2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85.00%。組間比較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循證護理是近幾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主觀意愿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保證護理質量。另一方面隨著醫療衛生水平的提升,耳廓再造術的整體效果已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術后并發癥的情況依舊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這也對臨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中我們對患者實施了循證護理,參照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在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予以針對性的護理,在滿足患者心理滿足的同時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進而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并發癥發生率和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上比較,觀察組均明顯占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提示了循證護理的臨床價值。
[1] 劉丁香,張 穎,張秀芝,等.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術兒童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5):854-855.
[2] 王紅霞,袁 希.中心負壓引流器應用于II期全耳再造術后的護理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147-148.
[3] 陳曉華,丁利云,陳 璐.先天性小耳畸形再造成形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齊魯醫學雜志.2012,20(2):170-171.
[4] 周燕春,吳 穎.先天性小耳畸形一期再造術后負壓引流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3):39-40.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
B
ISSN.2096-2479.2017.01.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