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敏,張艷麗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54007)
計算機在農機監理工作中的應用
劉曉敏,張艷麗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54007)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都開始引進計算機技術,牢牢抓住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契機,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切實提升工作效率。利用計算機技術完成農機監理有關環節的工作,有利于提升農機監理水平,減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費,提升監理部門的辦公效率,更好地服務于民。文章筆者從計算機在農機監理工作中的應用著手,闡述計算機應用在農機監理中的意義。
計算機;農機監理;應用
信息時代的發展意味著全球資源共享,人們接收信息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各個行業的人員也都開始改變觀念,沖破傳統思想的束縛,積極利用計算機技術的輔助來高效完成相關工作。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業相關技術的變革,傳統的人工處理信息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迫切需要尋找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加上近年來,我國的農用機械數量大幅度增加,流動性也越來越高,使得處理信息的難度也增加了。在農機監理工作中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有利于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農機監理部門的工作效率,使其更好地為農業發展服務。
(1)農業機械及其駕駛操作人員的管理。用于農業生產、農副產品加工和運輸的動力機械都可歸入到農業機械的范圍內,農業機械及其駕駛人員則是農機監理的重要對象。農業機械管理包括其注冊、年檢以及統計等多個方面,這些具體信息都需要錄入到計算機系統里面。駕駛和操作人員的管理包括注冊、打印相關憑證以及駕駛員信息的有關變動,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錄入和查詢。通過這樣的方式管理信息就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很大的工作量,這是與傳統人工管理最大的差異所在。而且在做信息統計的時候,系統可以自動生成各種圖表,更加生動和直觀。
(2)農機事故的統計分析。過去我國的農機事故統計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結果分析比較復雜,而且項目范圍比較狹窄,已經適應不了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引入計算機技術對農機事故進行統計和分析,能夠建立起科學依據。具體的操作步驟是,首先采集相關數據,針對每一次事故,工作人員要詳細記錄時間、地點、地段以及肇事原因等,然后及時向信息錄入人員反饋。關于信息處理,計算機會按照事先編制好的程序對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進行測定,還可以建立起相關的數學模型對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預測。發生農機事故后,要向上一層機關和部門進行匯報,而通過計算機系統得出的結論更具科學性,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3)在其他方面的應用。除了用于對農業機械及其駕駛操作人員的管理和農機事故的統計分析以外,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完成一些輔助管理的工作,比如定期面向駕駛人員開設培訓課程、開展機關的人事和財務管理工作,都可以利用相關的計算機軟件輔助完成。
(1)有利于改善農機安全宣傳效果。計算機網絡的突出優點就是信息量大,并且傳播的范圍廣,因此可建立農機監理系統的官方站點,從而構建起農機監理的宣傳平臺,讓全社會的人了解各級農機監理部門的職責和作用,學習相關的安全法規和政策,拓寬了農機安全宣傳的領域。還可以發布一些綜合聲音、文字和圖像的視頻,展現一些真實發生的農機監理事故,這樣更具宣傳力和震撼力。
(2)有利于提高農機監理工作效率,有效堵塞管理漏洞。以前部門之間傳送文件都是依靠人工送,信息流通的速度非常緩慢,浪費人力和物力。應用計算機系統之后,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實時傳送信息,查詢信息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遇到違章、肇事逃逸事件時,有了計算機技術的支持,農機事故的處理效率也會提高。而且運用辦公軟件處理農機監理業務,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從而避免不正當行為的發生,有效堵塞管理漏洞。
(3)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方便農民群眾。把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農機監理中,是農機監理朝現代化方向發展的象征,節省了人工的勞動,將大量的勞動力從繁重的手工勞動方式中解放出來,然后去做另外的工作,最大程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原先做記錄和統計工作的人員可以去做年檢年審以及技術服務方面的工作,這樣不僅減少了年檢年審的時間,還提升了農機監理工作的效率,從而實現該部門的高效運轉。
綜上所述,將計算機技術引入農機監理工作中,是農業監理實現的重要突破,這就需要農機監理部門制定出一個明確統一的規劃,有效整合農機,建立信息資源,以形成規范的農機監理信息服務管理體系。不過要注意的是,網絡技術的應用也是存在風險的,因此,保證網絡信息的安全性也至關重要。加強對計算機操作人員的培訓,防止因操作失誤而造成信息泄露或者有人有意破壞網絡系統而危害信息安全。
[1]艾賽都拉·阿不都卡德爾.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1):52.
[2]吳小偉,陳新華,武文娟.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5):217-223+264.
[3]汪冰清.加強農機化與信息化融合的對策與建議[J].江蘇農機化,2013,(2)42-44.
佳木斯大學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基于虹膜識別的企業商務會館管理系統的研究》(項目編號:22Zq201506);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計算機輔助虹膜診斷系統研究》(項目編號:2017LGL-009);佳木斯大學教研項目(2016JL1015),佳木斯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研項目(基于“產、學、研”的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實踐)。
劉曉敏(1980-),女,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
張艷麗(1974-),女,博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電氣控制、農業智能控制、模式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