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淼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02)
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困境與實踐策略研究
隋淼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02)
現代學徒制是現代職業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推行現代學徒制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對現代學徒制存在認識不深刻、措施不完善、校企合作差以及缺乏制度保障等問題,目前高職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并不理想。文章對以上問題進行了分析,立足高職院校實際,探討了試點現代學徒制的實施路徑。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困境;路徑
2014年6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完善支持政策,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同年8月《教育部關于展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融合,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同年12月12日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唐山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推進會”上,提出了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重點要做好五個方面即招生、師資、教學、管理和機制。現代學徒制成為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點。
學徒制是指“師徒共同勞動,徒弟在師傅指導下習得知識或技能。在我國,傳統的學徒制并不少見,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紀前后,主要是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出現,是一種特有的職業教育方式,現在保留的多存在于傳統的手工藝中。隨著社會發展的需求,傳統的學徒制也逐步被改造,徒弟進入了工廠變成了工人,由資格較老的師傅帶著邊學邊工作。當今世界各國均有自己的學徒制,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和出現,如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工學交替”模式等。因此,現代學徒制是從古代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技能傳承方式逐漸演變而來的,與傳統學徒制是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是建立在傳統學徒制的基礎上,但又賦予了時代的內涵和要求,既傳承了傳統學徒制的核心特征,又融合了現代職業教育的特點,現代學徒制可以簡單地表述為:學生兼顧學徒的身份進入由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的職業教育中,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一種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現代學徒制涉及政府、學校、企業和學生(學徒),在試點實施的過程中面臨一些困境,大致可以歸為以下3點:
(1)“頂層設計”不夠完善。自2014年來,國家層面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同年8月的《教育部關于展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都是積極推動現代學徒制試點要求的文件,但就現代學徒制的專門管理辦法,校企合作條例,規范各個方面的職責和權利上,政府并未明確制定相關的政策與法規,也沒有建立推動現代學徒制發展的法律體系和法律保障。從學生到學校再到企業,從招生到入學再到企業實習,無論是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承擔教學的學校,還是最后接納畢業生的企業,都沒有完善的保障措施,政策的不完善,難免會使學校和企業在開展現代學徒制的聯合育人模式過程中力不從心。
(2)學校的尷尬困境。在職業教育中,高職院校在育人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學校依然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在現代學徒制的育人模式下,職業院校除了作為學歷教育的主體,傳承著自己教書育人的責任外,還擔負聯合企業、工廠,進行校企合作的任務。在這種合作的互動過程中,學校由于自身的責任和義務,表現得更加主動和積極。但面臨客觀因素時,學校也會很被動。
(3)企業的“冷”態度。在現代學徒制的推行過程中,普遍遭遇到了“學校熱,企業冷”的情況。企業作為一個以經濟效益為生存的實體,無論是從法律、法規還是社會道德上,都并未明確的規定和要求要承擔教育的角色。作為一個企業,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選拔符合企業崗位需要的人才,達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與傳統的學徒制相比,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企業在當中既扮演著新人又是主角的角色,它主要承擔著學生作為學徒進入企業跟著師傅上崗實習的重要任務。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存在很多顧慮和擔憂。首先政府沒有制定有效的制度來保障企業的利益,也沒有相關的稅收、資金補貼等優惠政策來激勵企業積極主動的參與校企合作;就學校而言,部分教師教授的知識、技術過于傳統,更新不夠,對當前行業、企業最新發展動態不夠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的和進企業實習的鏈接不上,在實習實訓環節上,企業不愿意為此白白買單,也就不愿意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花在培訓學生上。面對現代學徒制,企業出現的“冷”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
與全日制學校職業教育相比,現代學徒制不僅是“為企業”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教育制度,更是“由企業”和“在企業”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教育制度。高職院校試行現代學徒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選擇供給引導型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模式.不同國家基于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在實踐當中形成了不同的現代學徒制模式。高職院校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提高自身能力,并通過自身努力來吸引和爭取企業與之合作。因此,在外部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前,聯合相關企業共同構建供給引導型現代學徒制模式是高職院校試行現代學徒制的現實選擇。在此基礎上,再逐步提升合作企業的參與度和發揮企業培訓的作用,滿足企業用人和學生能力提升的需求。只有這樣,高職院校試點現代學徒制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小范圍小規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我國高職院校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具備大規模推行現代學徒制的客觀條件。因此,當前高職院校應在小范圍內、小規模地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小范圍是指在高職院校內部選擇少量專業進行試點,取舍專業的主要依據是專產融合、校企合作的緊密程度。①應由校企雙方基于企業用工和學生成長需求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構建工學結合的培養方案。②應由企業主導學生的選拔工作,既有利于企業能選到中意的未來員工,也有利于激發企業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積極性。③校企雙方應各盡其責,共同實施雙方共同構建的培養方案,以培養出符合企業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學校、企業和學生是現代學徒制的三個主要利益主體。在當前條件下,學校的核心利益是通過試點現代學徒制來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企業的核心利益是通過參與試點,獲得符合其需要的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學生的核心利益是獲得更多的企業培訓與實習實踐機會,提升職業能力和實現高質量就業。
(3)制定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工學結合培養方案。工學結合的實質是學習與工作的相互結合與滲透,即學習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學習。就當前高職院校試行現代學徒制而言,校企雙方在為試點現代學徒制構建和實施培養方案時應注意,現代學徒制被認為是從學校到工作的最佳的過渡模式,是現代職業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試點現代學徒制并穩步擴大將是近年來的發展趨勢,要保證現代學徒制的本土化還需更多的教育研究者和企業實踐者的共同探索與努力。
[1]丁懷青.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分析[J].工作技術與職業教育,2015,(3).
[2]李祥.高職院校實行現代學徒制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2015,(1).
吉林省教育廳2016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困境與實踐策略研
究隋》淼項(目19批78準-)號,碩20士16,Z副C教Y1授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