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云清
桃源縣是農業大縣,現有油菜種植面積5萬多公頃,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農機管理部門大力推廣下,油菜全程機械化喜成燎原之勢。2016年,桃源縣農機局根據湖南省農業機械管理局和湖南省財政廳相關文件精神,開始立項實施油菜全程機械化推廣示范項目,在木塘垸鄉正洪等四個行政村建立總面積1000畝(1畝=667m2,下同)的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片。2016年底核心示范區內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就達到了85%以上。在2016年10月14日舉辦的油菜生產免耕機械直播演示,2017年5月19日舉辦油菜機械化收割演示等多場大型現場觀摩演示活動,極大地提高農戶對油菜全程機械化種植的積極性。2017年,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全面實施桃源縣油菜全程機械化推廣項目,縣人民政府在盤塘鎮盤龍橋、青草崗村建立了千畝油菜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并于10月11日舉辦了油菜生產免耕直播大型現場演示會,組織全縣27個鄉鎮的農機員、村組干部、種糧大戶和農機合作社人員共一百多人到場觀摩學習。2017年桃源縣以政府和部門示范片為龍頭,以拉動種糧大戶為關鍵,以農機合作社的承包作業為保障,形成以點帶面、對比示范拉動的自愿發展模式。2017年新增日播種作業量都在30畝以上的直播機12臺,全縣油菜機械直播作業面積達2萬畝。
■ 朱明生
2017年11月省農機局公布2017年非洞庭湖區省級現代農機合作社示范社,其中衡陽縣梅花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等6家來至衡陽市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榜上有名,占非洞庭湖區的10%。另有8家農機專業合作社被命名為國家級示范社。近年來,衡陽市農機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全提出的“機械化耕作、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建設”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大力開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示范化建設,積極引導合作社健康、規范發展,通過政策扶持、幫扶引導、典型帶動、項目拉動等方式,實現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數量的快速增長和質量的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到697家,全市農機合作社專職從業人員2.8萬人,基本實現了統一作業標準、統一收費標準、統一協調調度、統一技術培訓等“四統一”的服務模式,服務領域涉及農機維修及糧食生產的耕、種、收、植保、機烘干等環節,年作業服務面積480多萬畝(1畝=667m2)。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601.5萬kW,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4.8%,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57.1%。
■ 申旭光
2017年通過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持續實施,邵東縣的農機裝備總量快速增長,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但近兩年,縣農機擁有量逐步增加的同時也日趨飽和,農機的購買力在逐漸下降,補貼資金需求逐年減少。為改變目前的困境,邵東縣農機局集思廣益,積極謀劃,抓住省扶持建設現代農機合作社的大好時機,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社,引導合作社購買先進適用的新機具,適時啟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工作,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舊機械,開展農機“三減量行動”,著力推廣綠色環保、高效節約、精準可控農機具和農機化技術。爭取縣財政支持,實施購機累加補貼:對購置高速插秧機累加補貼2萬元(最高補貼4萬元),購置10噸以上水稻烘干機的,每臺累計補貼3萬元,對植保飛機每臺補貼1.5萬元,化肥同步深施機每臺補貼0.9萬元,從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養殖專業戶中選出一戶購買生物質制肥機,補貼經費從畜牧局補貼資金中列支。截止目前,全縣共開出補貼申請表1314份,受益農戶1224戶,使用補貼資金409.562萬元(其中國補:367.762萬元,省補:6.4萬元,報廢更新35.4萬元),銷售補貼機具1332臺套,其中:高速乘坐式水稻插秧機18臺、谷物聯合收割機34臺、拖拉機11臺、糧食烘干機30臺、遙控飛行噴霧機4臺、秧盤播種成套設備7臺、耕整地機械313臺、碾米機械915臺。還有2臺遙控飛行噴霧機、5臺施肥機、3臺烘干機等相當部分機具待申報補貼,資金缺口約150萬元。農機購置補貼迎來第二“春”,補貼資金大部分由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申請使用(約占全部資金的75%),補貼機具向優質高效生態環保農機具發展(覆蓋糧油全程機械化生產各環節機具)。
■ 謝建泉
11月17日,常德市鼎城區農機安全監理大隊為促進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創新,進一步規范農機安全監理執法工作,提高農機監理執法及事故處理水平,舉辦了全區農機監理規范執法培訓班。培訓班上區農機監理向區監理大隊及所屬五個中隊共10余名同志發放了執法記錄儀,由技術員向與會人員講解了執法記錄儀的操作使用方法、日常維護等事宜;對執法記錄儀使用中的標準用語、規范程序、注意事項等進行了培訓。鼎城配備的農機執法記錄儀集數碼攝像、數碼照相、錄音筆等幾大功能于一身,可對執法過程進行動態、靜態記錄,確保記錄內容全面、完整、客觀、真實。培訓后記錄儀將投入全區農機監理執法工作中,督促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規范執法,同時也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安全生產工作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鼎城區農機監理人積極主動適應依法治國的新形勢,按照《道交法》、《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執法的需要,服務與執法要和社會進步、社會管理現代化相一致,樹立敬業為民、優質服務、文明執法、廉潔高效的“鼎城監理新風”。
■ 鄭同林
2017年,武岡市農機互助保險因成本低、賠付高、服務優,贏得了農業機械所有人的肯定與認同,共惠及農機主1285名。為有效預防事故,實現農機重特大事故為零的目標,降低拖拉機駕駛員從業風險,武岡市農機局想機手之所想,多措并舉,扎實推進農機互助保險工作。一是領導重視。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監理站每月研究一次互助保險工作,就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效向局黨組進行匯報。二是深入交流。年初召開座談會,邀請部分駕駛員及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參加,深入探討如何推進農機互助保險。三是大力宣傳。通過移動公司信息平臺不定期發送互助保險宣傳信息。利用開展報廢、滅失和長期脫檢拖拉機專項清理以及拖拉機年檢工作契機,組織鄉鎮農機站工作人員進村入戶推介農機互助保險,發放宣傳資料。集中檢審期間設立農機互助保險咨詢臺,讓機手全面了解農機互助保險。四是優化服務。推行“零收費”檢審,年度檢審免收一切行政性費用,噴漆噴號等服務性費用全部由財政買單,主動讓利提高機主參加安全互助保險等的積極性。五是快速理賠。向社會公布24小時事故報案電話,受理事故報案后,迅速趕赴現場處置,快速完成事故理賠工作,切實維護機手權益。截止今年11月,武岡市共吸收農機互助協會會員1285人,收繳會費近34萬元,發放宣傳資料6300余份,發送手機短信9000余條;完成事故理賠8起,理賠金額11707元,群眾滿意度達100%。
■ 陳仁水
11月13日,衡東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辦公室召開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啟動會。衡東縣今年共需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生產經營型320人,湘農線上培訓1500人,由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辦采取公開招投標遴選的4家培訓機構承辦培訓,通過2017年信息系統對象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申報系統”及手機下載“云上智農”APP系統遴選培訓人員,培訓采用5+4+3+3培訓模式,結合農民農業生產周期、農村季節,實行分專業、分時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生產經營培訓時間累積不少于15天,第一階段培訓時間于12月底前完成培訓任務。據悉,縣農機校通過公開招投標再次被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計劃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生產經營型110人,湘農線上培訓750人。
■ 龍曉虹
11月1日,寧鄉縣農機安全監理站聯合寧鄉縣交警大隊煤炭壩中隊及寧鄉縣大成橋鎮人民政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查扣無證駕駛、非法改裝改型及未年檢拖拉機5臺。近年來,寧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寧鄉縣農機局以“五推進、五宣傳、五整頓、五服務”為抓手,以“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活動為契機,建立健全基層農機安全監管網絡,逐步構建起農機安全生產源頭管理、執法監控、宣傳教育“三大防線”,全縣農機安全生產事故“四項指數”持續下降,農機牌證管理機具掛牌率、上戶率均達到100%,持證率88%以上,農業機械檢驗率達89%以上,全縣未發生重特大農機安全事故,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 唐文達
近年來,祁陽縣農機局認真落實惠農減負政策,以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徹底避免涉負惡性案件和重大群體性案件,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目標,切實抓好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的落實,做到補貼數據真實、準確、完整,資金撥付管理規范,杜絕補貼發放中搭車收費、強制服務收費等違紀違規行為,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農業機械的積極性。2016~2007年,全縣新增大中小型農機具827臺套,新增動力13120kW,634戶農民享受農機購置補貼625.788萬元。同時發放農機作業補貼120萬元,縣農機管理部門通過“五個加強”免費為農戶辦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牌證,有效地減輕了農民負擔,優化了農機裝備結構。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落實惠農減負政策領導小組,與各股室、局屬部門負責人和各鎮(辦)農機站簽訂了責任制,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制,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督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二是加強政策宣傳。在電視臺,網上開辟專欄,對涉農收費項目、標準及減負惠農政策進行滾動播出。2017年,粘貼宣傳標語500多條,出動宣傳車20余臺次,辦宣傳欄20多個,印發《祁陽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與流程告知書》,連同《農機購置補貼風險違規提示表》一并發放到農戶手中,做到了農機購置補貼和減負惠農政策家喻戶曉。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涉農價格收費公示制,執行農機購置補貼發放備案制,普及惠農補貼發放一卡通制,落實農民負擔與補貼監督卡制,并先后制定《祁陽縣農機局“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祁陽縣農機局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實施方案》和《祁陽縣農機局減輕農民負擔工作責任制》等系列文件。四是加強公開公示。為加大減負惠農政策工作落實的透明度,及時在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里公開2016年祁陽縣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的農戶信息表、2016年祁陽縣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情況公告、湖南省2016年購機補貼資金實施結算進度(12月、10月、9月、8月、6月數據),湖南省2017年農機購置補貼產品信息表、祁陽縣2017年第一、二、三批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的農戶信息表、湖南省2017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安排等信息,每項內容都以實名制進行公示,做到數據無差錯,群眾無異議,使每個農戶對應享受的各種惠農補貼一目了然。五是加強責任追究。以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整治為契機,加強了與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和聯系,做到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共同開展督促檢查。同時,在全縣農機系統對是否存在有補貼發放中搭車收費、強制服務收費等現象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查,有力地促進了減負惠農工作的落實。
■ 廖金波
11月27日,長沙縣召開鎮街農機專干工作會議,對財政扶持農機事業發展專項資金進行安排部署。2017年度長沙縣財政下達農機事業發展專項資金380萬元,其中農機組織化與產業化經營265萬元,基層農機推廣體系建設80萬元,農機安全生產經費35萬元。長沙縣農林局將扶持資金全部惠及農機服務主體,助推農機事業發展。
長沙縣財政對經縣、市農機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省農機局公示批準的2017年現代農機合作社,財政配套扶持資金8萬元/家。對2017年購買高速插秧機補貼1.5萬~2萬元/臺、10噸以上的烘干機縣級補貼0.5萬元/臺、無人植保飛機縣級補貼1萬元/臺、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機、油菜直播機給予累加補貼。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機、油菜直播機縣級補貼3000元/臺;2017年新購小型方向盤式拖拉機辦理了上牌和駕駛證等手續的,縣級補貼2000元/臺;對手扶式插秧機全年早稻機插秧面積50畝(1畝=667m2)以上,高速插秧機全年機插秧150畝以上,給予10元/畝作業補貼;對全縣農機維修網點,增加農機維修硬件設施,積極做好農機維修服務,參加縣局組織的農機維修培訓和活動給予1萬~3萬元元補助;農機安全生產補助工作經費35萬元。縣農林局對財政扶助資金分配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補助政策、補助金額在縣農林局信息網、陽光三農網等公布七天無異議后,由財政發放到申請人的直補卡或單位賬戶。同時要求所有申報資料鎮(街)現場核實,簽注意見。補助標準、資金審核由農機管理、計財、紀檢等相關人員負責核準,報局黨組和縣財政審批。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程序,規范操作,遵守廉政紀律,優質服務,不得索、拿、卡、要。購機戶和服務資質要自覺接受農機、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累加補貼機械,兩年內不得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