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超
(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知識涉及面較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受較為困難。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組織等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學生教學需求。文章以《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中的《讀取故障碼、凍結幀和數據流數據》為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節課主要介紹如何運用故障診斷儀進行故障碼、凍結幀和數據流數據的讀取。這是進行汽車故障診斷的第一步,對以后的內容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如果這節課內容掌握不好,對以后的授課過程都會有影響。
知識目標:了解汽車故障診斷儀器的功能和組成,掌握汽車故障診斷儀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汽車故障診斷儀器控制面板上各選擇開關和功能按鍵的作用;掌握讀取故障碼、凍結幀、靜態和動態數據流的操作方法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能力目標:正確讀取故障碼、凍結幀、靜態和動態的數據流并進行分析與判斷;掌握檢測的基本操作流程,熟悉作業流程;能熟練正確地使用故障診斷儀器,能熟練查閱車輛維修手冊。情感目標為建立良好的職業素養;實踐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
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確定重點會使用故障診斷儀。因為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工位有限,人數較多,操作較為復雜,從而確定難點為正確使用故障診斷儀進行診斷。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本節課融合了信息化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等多種手段。在運用這些手段過程中,使用了實訓場地、學生手機、電腦、無線網絡等工具。在教學中筆者運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分組實訓等教學方法,學生通過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等進行學習,對重難點進行突破。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使用信息資源,筆者將通過實操情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教師通過雨課堂發布預習任務單,課前收集學生學習情況數據并以此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上課的重難點。學生接受預習任務,進行網上學習。教師利用網絡平臺能夠方便發布任務單,學生能夠及時與教師在課前溝通,提高了師生的溝通效率。通過信息化手段,把學生的學習范圍拓展到了課前且能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實現了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學習。
整隊進入實訓室,為了復習上節課內容,隨機挑選一名學生進行操作上節課內容即前期任務準備。與此同時,進行點名。結束后對學生操作進行點評。
創設環境:一輛豐田卡羅拉轎車出現故障,車主送到維修站,在進行前期準備后,如何運用故障診斷儀進行故障診斷。引出本節課主題。
深入探究:學生登錄微信雨課堂平臺,進入學習。了解本節課教學目標,教師講解任務所涉及知識點。在講解過程中,給學生留下空間進行討論:為了診斷汽車故障,作為修理工的你,更想讀取什么數據?學生運用雨課堂進行投票,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挑動起來。
實際應用:進行實際操作,邊操作邊講解。第一步,讀取靜態故障碼;第二步,讀取凍結幀數據流;第三步,讀取靜態數據流;第四步,清除故障碼;第五步,再次讀取故障代碼;第六步,檢查相關零件的安裝情況;第七步,起動發動機確認故障癥狀;第八步,讀取動態故障碼;第九步,讀取動態凍結幀;第十步,讀取動態數據流;第十一步,再次清除故障碼;第十二步,再次讀取故障碼;第十三步,關閉診斷儀器。在此過程中提出相應問題“打開點火開關,不啟動發動機。此時應檢查什么?哪些是基本測試數據?第四步是否有必要?汽車起動時間應小于多少?”讓學生運用雨課堂回答問題,并及時就學生回答情況進行點評。鞏固所要掌握知識點并對課外一些知識點進行補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評價:講解完成后,給學生展示考核標準,分組進行實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可以拿著手機,進行參考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多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要求把課上老師講解的注意事項,整理記錄。
信息化的教學內容設計,在教學過程中,課堂形式變化多樣,有效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的整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從而實現了技能和素養的雙重收獲。當然,上課過程中也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如教學中給學生的空間比較大,對于部分學習不積極主動的學生要給予更多關注和鼓勵。總體來說,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仍是有利于教學的開展,值得推廣。
[1]栗娟《.高分子化學》信息化教學設計初探[J].輕工科技,2017,(11).
[2]劉敏“.信息技術教學論”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