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和康,徐琴琴
(1.浙江省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浙江 衢州 324000;2.浙江省衢州中等專業學校,浙江 衢州 324000)
“中國制造2025”對衢州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已產生深刻影響,2017年衢州市委市政府、衢州市人力社會和保障局、衢州市職業能力建設處已將數控機床裝調與維修工作為緊缺工種,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重點建設專業和工種。國家雖然重視數控維修人才的培養,但是其模式還會遇到一些困難,中職學校中,數控維修教學師資力量缺乏,教師是教育的基礎,師資力量的缺乏將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再者,就是數控維修的學習資源匱乏,學習資源的匱乏就更加顯示了校企合作實踐的迫切;另外,學校教學模式過于傳統,教師把學生困于教師和實驗室上,學生無法感受到企業的實踐教學,讓同學無法在實踐上體驗到企業的環境,所以校企合作也就成為了數控維修人才培養的必經途徑。
數控維修人才的培養是為了適應社會生產力的需要,而校企合作下數控維修人才培養就要堅持學工結合的培養模式,全面化、系統化、多方面的開展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過程培養,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數控維修人才。中職數控維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主要是要培養出更多的面向專業現代化、從事機床數控裝配與調試、維修等實踐操作,以及設備保養維護,能站在生產第一線的技術工人,要以培養高素質的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數控維修技術型專業人才為改革的目標。
(1)深化校企合作,雙方共同制定教學機制,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近年來中職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理念引領下的教學組織方式的變革與創新,加強適合學校學生學習特點的實踐性教學,大膽嘗試“做中學”、“學中做”等體現“理實一體”的教學方法,努力促進專業理論教學與專業技能實訓的有機融合。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準確把握住學校與企業之間利益的共通之處,在保證雙方利益下共同介入學校教學模式的設立,把培養專業型的應用人才作為共同目標。開設數控維修核心課程,學校重點在于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企業要注重職工與實習方面的培訓,師資力量也要做到共享,教師要走出課堂,聯合企業工作人員為學生傳授到更多知識。校企雙方共同建立聯合教學實訓基地,共同打造一體化教學制度,以更好做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教學合一落實到實處,最終使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取得良好的效果。
(2)注重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隨著國家推行的“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試點工作的開展,各職業院校也在不斷地深化和各種企業制定并簽訂了共同建設實訓基地的協議,大力推行一種“校中有廠,廠中有校”的模式,讓校企合作更上一個層次,例如衢州市技師學院為了進一步扎實推進技師培養,就和浙江永力達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衢州元立集團等多家緊密合作的企業進行了研討來制定相關的實訓方案和實訓基地項目建設。在實訓基地的建設方面,學校教師也可以參與到相關企業的項目開發與研究工作中去,企業也要對學校方面提供相應的設備發方面,做到校企雙方良好的共贏局面。
(3)優化校企合作體系,創新教學內容以構建特色教學體系。校企合作要根據企業特點地方經濟發展,產業結構構成的背景確定特色教學體系,學校要根據各個崗位的不同,確定專業方向來設置課程內容制定,實施具有特色的和學生能夠具有更強選擇性的教學內容。學校的教學上要注重實用性知識傳授,通過課堂的講解再延伸到實訓基地的實驗,再結合相關企業的背景及企業中經典案例的結合加以探討。在這些方面提高學生應對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下能夠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企業再加強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讓學生做到真正將課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去,校企要共同打造出“課堂——實驗——實訓——實習”這種特色的教學體系。
綜上所述,通過這些年對校企合作的數控維修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的探索,進一步完善了數控維修人才的培養。構建了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為主線,強調培養應用型實踐技術人員為目標,不斷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促進了校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雙方共贏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通過企業對于學生實訓實習的支持,讓學生不僅充分檢驗了自己在學校所學習的專業知識是否有成效,也在實習過程中積累了相應的經驗,這些都是學生畢業之后真正就業所需要的。因此,更應該深入校企合作的數控維修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1]肖放鳴.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