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潔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校企合作是提高職業院校辦學活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有效措施。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職院校不斷進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試驗與探索,職業教育逐步由學校本位向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轉變,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由于教育資源相對缺乏及企業的認同度相對較低等問題,在校企合作的推進過程中,各地高職院校也面臨各種困難。面對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體系的挑戰,創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探索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路徑,已經成為一項緊迫而又重要的課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政府的指導下,很多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通過專家咨詢、技術轉讓、共同研究開發等多種形式,積極探索,創造了一些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方式,并取得了顯著的效益。但從總體上看,合作水平較低,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還沒有建立起適應創新型的深層次、全方位產學結合模式。以商務日語專業為例,該專業的產學結合教育還基本停留在較低層次。該專業為企業提供培訓或簡單的技術服務,企業僅為該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場所。企業是技術的需求方,商務日語專業是供給方,兩者之間只是進行簡單的人力與技術的遷移,所以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我國當前環境下,校企合作教育主要是以學校為主導,努力尋求企業的合作和政府指導。校企合作的各個環節缺乏系統性的政策法律保障,國家和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參與作用不明顯,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不夠順暢。因此,有必要借鑒成功案例經驗,促進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設,創新合作模式,完善政策導向等途徑努力解決當前的各種問題。解決校企合作教育過程中所遇到的諸多實際困難,僅靠學校或是企業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國家機關從全局出發,盡快制訂相關政策法規,充分發揮宏觀指導的作用。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專業都創辦了校內工作室。通過校內工作室進行生產性實訓可以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資源,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
(1)日語翻譯工作室。隨著中日貿易交流的不斷發展,社會、企業對于日語翻譯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創辦校內日語翻譯工作室,既可以為社會、企業需求提供服務,又可以滿足專業學生的實訓、實踐期望。讓學生們在步入社會前,提前在校內體驗翻譯崗位工作內容。日語翻譯工作室是以翻譯實踐為主導的“工作室模式”的商業性的翻譯公司。工作室由兩名指導教師與多名學生組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擔任翻譯人員,在一起進行完成翻譯任務。在翻譯的過程中,翻譯人員相互交流,遇到疑難問題與教師溝通,通過協作來解決翻譯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翻譯任務的來源是企業,教師聯絡企業,通過網絡接收翻譯任務,交給翻譯工作室中的翻譯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后,由指導教師進行核查,轉交給企業。
日語翻譯工作室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運用于實踐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提前體驗翻譯工作室的運作流程。這是一種基于翻譯實踐活動的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解決企業需求,培養應用型日語筆譯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讓學生真正做到將課堂學習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并在翻譯實踐中學習,更好地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強化了崗位體驗,為達到更好的人才培養效果奠定了基礎。
(2)對日跨境電商工作室。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商務日語專業結合行業與學校的實際,努力探索校內基于對日跨境電商工作室開展生產性實訓的方式,不僅可以為合作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同時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對口的實訓實習崗位。專業教師在聯系廠家,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協調,確定合作意向,引進外貿產品和電子平臺、熟悉產品、并親自實踐。外貿工作室的成立首先對學生的專業特長進行初步評估,明確不同學生在交流、語言能力水平、電商平臺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和劣勢,然后,根據不同學生的優勢和劣勢,自由組合成立工作室。對日跨境電商工作室場地設在學校內,按照跨境電商公司標準工作環境進行布置,讓學生能夠體驗職場的工作環境,初步實現職場角色認知。指導教師由專業教師和企業負責人擔任,企業導師主要負責業務和產品知識指導,專業導師主要負責基礎的日常指導、監督等工作。
(1)把握國際視角、創新觀念與模式。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晚,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的支持。商務日語專業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上可以多參考發達國家產學研結合的教育實踐經驗。著眼于社會和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結合學校實際,創新完善主體工作室的運營模式。改變傳統課程結構,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優化重組,改革落伍的教育觀念、內容和方法,逐步建立適應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教育要求的教學體系,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競爭力和應變能力。
(2)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商務日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復合型、應用性人才,應重點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培養,但實踐教學一直是人才培養目標達成過程中的難點。傳統的仿真模擬操作中,學生缺少風險意識和利益驅動,壓力和動力不足,嚴重影響了學生實習效果。目前,校內生產性實訓模式主要適用于理工科,商務、文科類專業很少涉及?;谥黝}工作室開展生產性實訓的方式的展開,不僅可以滿足企業需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對口的實訓實習崗位。主題工作室運營過程中,專業教師與企業負責人全程指導,實現了“學中做,做中學”的目標。
(3)重視成效,科學評估。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世界經濟、科技與教育一體化發展趨勢明顯,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教育之路,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校企合作合作的廣度、深度將成為專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校企合作模式、觀念創新,衡量其是否達標的有效方法就是評估。目前對校企合作教育的實用性和有效評價,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研究和建立校企合作評估指標,有利于激勵和推動校企合作的發展深化,防止校企合作出現形式化、表面化??梢越梃b發達國家的校企合作實踐經驗,根據商務日語專業的自身的特點和要求,探索合適的評估模式和方法,不能簡單照搬成功經驗的以往做法。因此,在學習和借鑒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探索符合專業特色、校情的評估標準非常迫切。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原有傳統的教學必然面臨著改革。通過創新觀念、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相信商務日語專業最終可以做到真正的產教融合,盡快形成了符合自己實際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積極主動地吸引行業企業參與學校的主題工作室建設,推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最終形成專業依靠產業、行業依托院校、互惠共贏的校企合作發展新模式。不僅如此,還要不斷提高校企合作模式的適應性與完整性,提升本專業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服務輻射能力。
[1]張君斐.以“外貿平臺+工作室”為載體的國際貿易實踐教學模式[J].教書育人,2014,(6).
[2]柴寶華.高職院校日語專業“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教學改革,2008,(20).
[3]宋平鋒.淺談翻譯工作坊式翻譯實踐教學模式[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