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杰
(河南省人民醫院泌尿腎移植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活體親屬腎移植供者整體護理干預
陳俊杰
(河南省人民醫院泌尿腎移植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探討對活體親屬腎移植者提供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活體親屬腎移植的提供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和整體護理組,各42例。整體護理組行整體護理干預,常規組行傳統護理干預,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配合度。結果 整體組的治療配合度42例(100.00%)顯著高于常規組36例(85.71%),整體組的護理滿意度41例(97.62%)顯著高于常規組34例(8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活體親屬腎移植提供者行整體護理干預,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治療配合度,同時,還能夠為其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和生活質量。
活體親屬;腎移植提供者;整體護理干預;護理滿意度
腎移植對于晚期腎病患者而言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治療手段,與目前臨床上最為常用的尸體供腎方法相比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伴隨醫療研究的逐漸深入和腎移植技術的不斷發展,尸體供腎日益緊缺的問題十分顯著,臨床上等待腎源的患者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活體捐獻器官已經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1]。臨床上通過對于活體親屬腎移植提供者給予整體護理干預,能夠獲取更加理想的護理效果。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活體親屬腎移植的提供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和整體護理組,各42例。其中,常規護理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42.02±3.45)歲;整體護理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42.12±3.64)歲。經統計學檢驗,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整體護理組行整體護理干預。①入院指導。當患者接受入院治療后,護理人員需要詳細介紹住院環境、醫療設施以及主治醫生的水平和職稱等,與此同時,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生活飲食、經濟狀況、心理狀態以及對于手術流程的了解程度等方面的內容,以此為基礎評估患者的身體素質和承受能力,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②健康教育指導。根據患者的認知程度和心理狀態,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講解有關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同時,告知患者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以及手術的重要作用,如:一個腎也可以滿足人體的正常運轉需求,并不會影響其日常生活。除此之外,還需要客觀指出可能在手術過程中出血的風險和不良反應,確保患者能夠清楚了解整個手術流程,并掌握相應的規避措施,進而利于手術的順利完成;③心理護理。入院后需要接受常規的檢查和相應的治療,提供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受和不安的心理情緒,此時,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提供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內心傾聽主訴內容,建立和諧護患關系的同時,及時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例如:詳細解釋有關手術過程中實施麻醉的注意事項,術后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受,但是伴隨醫療技術和研究的不斷深入,麻醉消失后的疼痛感受均可在人體的可承受范圍內,因此,需要提供者做好心理準備,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工作;④飲食指導。術前,給予提供者相應的營養支持,進而確保提供者每天的營養需求,以最佳的狀態接受手術治療。術后,等到提供者恢復正常的腸胃蠕動功能,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給予流質食物、半流質食物以及普通食物,注重維生素、蛋白質以及脂肪含量的每天攝入量。常規組行傳統護理干預。
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配合度。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整體組的治療配合度42例(100.00%)顯著高于常規組36例(85.71%),x2=6.462,P=0.0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整體組的非常滿意度34例(80.95%),一般滿意度7例(16.67%),不滿意度1例(2.38%);常規組的非常滿意度14例(33.33%),一般滿意度20例(47.62%),不滿意度8例(19.05%)。整體組的護理滿意度41例(97.62%)顯著高于常規組34例(80.95%),x2=6.098,P=0.0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伴隨腎移植手術的廣泛推廣和開展,提供者十分緊缺,活體親屬提供腎移植是臨床上解決活體缺乏的有效途徑,與尸體腎移植的移植效果相比十分顯著。活體親屬腎移植的過程中,雖然能夠獲取十分理想的治療效果,但是,其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弊端和問題,如:提供者的人身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過高的期望值以及雙方沉重的心理負擔等,因此,對于醫護人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2]。在提供腎移植手術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做好相應的手術準備,同時,還需要為活體親屬提供者實施整體護理服務,進而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下接受腎移植手術[3]。
經過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整體組的治療配合度42例(100.00%)顯著高于常規組36例(85.71%),整體組的護理滿意度41例(97.62%)顯著高于常規組34例(8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通過對活體親屬腎移植提供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能夠確保其處于良好的狀態下接受腎移植手術,進而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配合度,效果顯著。
概而言之,通過行整體護理干預,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活體親屬腎移植提供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配合度,同時,還能夠為其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
[1]孫 東,王振璞,谷東風,等.親屬活體供腎動脈輕度狹窄對腎移植受者術后早期腎功能和并發癥的影響[J].器官移植,2016,7(6):454-458.
[2]王顯丁,邱 陽,宋涂潤,等.ABO血型不相容親屬活體腎移植14例報告[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16,37(6):348-352.
[3]楊 鐵,丁壽寧,熊 烈.老年活體親屬供腎移植供體圍術期并發癥及效果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24):28-29.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8.15.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