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彩虹
(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00)
基于新形勢背景下的職業教育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路徑探究
傅彩虹
(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00)
長時期以來,機械制造專業構成了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關鍵學科,機械制造專業培育學生的基本宗旨在于提升實踐能力,確保學員具備優良的崗位適應力。對于職業教育體系來講,機械制造專業應當致力于改進教學路徑,確保符合現階段機械制造的崗位需求。為此,對于機械制造專業的職業教育而言,應當明確新背景下專業改革的整體方向,密切結合日常教學現狀,探求教改的完善路徑。
新形勢背景;職業教育;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路徑
職業教育包含了機械制造的科目設計,而機械制造本身又可以劃分較復雜的部分。從本質上講,職業教育開設機械制造學科的基本目標應當在于培育優質人才,為相關崗位輸送復合型的實踐人才。機械制造專業體現了顯著的實踐性以及操作性特征,因此與之相應的教學模式也有必要發生轉變,密切結合機械制造的根本原理與崗位實踐。面對新的形勢,各行業都亟待引入實踐型的機械制造人才,這種現狀也突顯了教學改革的核心價值。由此可見,依照新教改思路來改進機械制造的課堂教學,這樣做符合了職業教育培育復合人才的基本宗旨,有助于提升學員具備的綜合實踐能力。
職業教育包含了機械制造學科,這門學科與專業既包含最基本的機械制造原理,同時也包含較大比例的動手實踐部分。具體進行教學時,師生應當在課堂上做到密切配合,共同探究機械制造相關的實踐內容。由此可見,機械制造本身就具備了顯著的專業特征,與之相應的專業課堂也應當存在較大比例的實踐模塊。運用新教改的思路來轉變課堂教學,基本目標就在于激活實踐思維,讓學員嘗試著自主探求并且解決與之相關的實踐難題。然而從目前來看,機械制造教學并沒有真正實現完善,仍存在如下缺陷:
(1)現階段的專業理念仍較滯后,缺乏對于基本理念的更新。較長時期以來,受到應試思路的局限,很多師生仍單純重視機械制造學科的基本原理,對此持有滯后的觀念與意識。在機械制造課堂中,教師通常為學生講解最基本的機理,然后選擇與之有關的習題讓同學們解答。這樣做固然有助于傳授體系化的機械制造知識,但是卻背離了新課改對于機械制造的基本需求,也加重了學生們所承受的課業負擔。同時,師生也忽視了創造逼真的工作情境,沒有做到緊密聯系工作情境與學科原理。由于師生欠缺必要的課改意識,造成較長時期以來都缺乏新式的課改思路。
(2)專業教學秉持單一的模式與思路,缺乏課堂的多樣性。職業學校培育學員的根本宗旨在于提升動手操作技能,密切銜接崗位實踐。然而從現階段來看,很多學員都覺得機械制造課堂乏味且單調,這種現根源于單一的授課模式。某些職業學校雖然設置了實踐模塊,但是卻脫離了原理講解,二者并沒有密切融合。在單一乏味的課堂思路引導下,對于學科的基礎知識進行了單調重復,缺乏與之相應的靈活操作。學員一旦遇到了崗位實踐的某些問題,通常也無法自主予以解決。
(3)機械制造的職業教育也忽視了綜合能力的培育。現今的多數企業在選聘人才時,通常對于學員表現出來的綜合素養都給予了重視。這是由于,學員只有具備了優良的綜合素養,那么才能靈活面對崗位操作中遇到的各類難題,依照因地制宜的靈活思路來進行解決。由此可見,綜合素養對于機械制造專業的學員來講尤其重要。目前的狀態下,職業教育課堂很容易脫離崗位操作,從而忽視了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
(1)切實轉變意識與觀念。職業教育正在面對全新的行業競爭形勢,學員在畢業之后將會面對激烈的崗位競爭。這種狀態下,如果要全面提升學員本身的競爭實力,那么就應當從根源上轉變認識。應當明確的是:機械制造專業表現為顯著的實踐性,因此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就需要融入實踐性的基本理念。只有轉變了意識,才能真正擺脫狹隘的應試思路,不斷擴展學員的實踐視野。例如機械制造中的數控專業,職業學校有必要運用數控操作的靈活教學模式,在課堂講授的同時加入數控操作模塊。這樣做能鍛煉學員靈活處理各項數控操作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加深對數控基本原理的理解。
(2)靈活選擇方式與手段。機械制造的課堂教學不能缺少靈活的措施與手段,教師如果能選擇靈活多樣的措施來激活課堂,就可以獲得優良的課堂實踐效果。例如近些年來,某些職業學校已經引入了項目教學法,通過這種靈活的手段來調動學員的熱情。在施行項目教學的進程中,教師先要給出明確的項目探究目標,然后讓各學習組的學員密切配合并且致力于完成目標。在此過程中,學員就能明確最基本的項目設計要點,在組員密切協作的前提下選擇最適合完成項目任務的方式和措施。
(3)對于課堂流程進行更新。機械制造的課堂流程應當進行更新,這是因為新穎的課堂模式更能調動興趣,讓學員感覺到機械制造課堂是充滿趣味的。在更新課堂流程的具體實踐中,教師應當密切結合學員的真實狀況來選擇課堂內容,對僵化的課堂模式進行突破。更新之后的課堂流程應當貼近崗位實踐,強化動手操作的能力,確保學員能迅速適應機械制造崗位。通過適當更新課堂流程的方式,可以在根源上優化機械制造課堂,從而符合最基本的職業教育課改目標。
在產業化與工業化的新背景下,機械制造專業也應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通過全面改進的方式來提升專業教學的綜合水準。從現狀來看,很多師生已經意識到機械制造專業面對的新形勢背景,因此也開始嘗試著探尋教改的路徑。然而截至目前,機械制造專業并沒有達到完善,某些課堂環節仍脫離了崗位實踐。因此,機械制造專業也應當更新課堂教學的流程與模式,對于課程內容進行適當設計。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對于學員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行綜合培養。機械制造專業只有擺脫了枯燥與僵化的課堂講授模式,才能更符合現階段的機械制造崗位需要,為學員就業提供必要的保障。
[1]張國瑞,王宏寶,趙春江.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中國培訓,2016,(12):197.
[2]滕安世.職業教育中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革[J].中國新通信,2016,(13):132.
[3]曹飛輝.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時代農機,2016,(9):149+151.
[4]徐文娟,李慧娟.高等職業教育中機械制造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咸寧學院學報,2012,(6):184-186.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Path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
FU Cai-hong
(Wuxi Traffic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Wuxi,Jiangsu 214000,China)
For a long time,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ajor has formed a key discipline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The basic purpos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o enhance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ensure that the trainees have excellent job adaptability.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 should be 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 teaching path to ensure that the current stage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needs.To this end,for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ajor in vocational education,it should be clear under the new background of the overall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reform;close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aily teaching,to explore the perfect path of reform.
new situation background;vocational education;mechanical manufacturing;teaching reform path
G712
A
2095-980X(2017)02-0199-01
2017-02-17
傅彩虹(1972-),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機械及機電專業CAD、CAM和CAE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