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輝
(長江大學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新時期農村地區教育公平現狀及對策研究
易輝
(長江大學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在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教育的公平性。所以在當前的發展環節里,農村地區的教育公平成為了研究的重點。文章主要探討了農村地區教育公平的現狀,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夠為今后農村地區的教育發展帶來參考和借鑒。
新時期;農村地區;教育公平
在新時期農村地區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存在著不公平的現狀,為了能夠改善這種現狀,必須要進一步提出有效對策,保證新時期農村地區教育的公平性。
(1)農村小學教育中教學設備等硬件資源依然不足。學校教育停留在黑板粉筆階段。雖說近年來隨著“千百億工程”的實施,學校校舍等危房問題有所解決,但作為現代教學手段的多媒體、語音室等各種媒介和各種教學器材依然不足,致使小學教育還是停留在相對落后的階段。與此相關的技能也難以推廣,輔助設施更難得一見。客觀條件的不足,嚴重制約農村地區教育走向全面發展。
(2)師資總體缺編,學科師資配置單一,無法引導學生走向全面發展。由于農村整體環境落后,人才流失是長期以來關注的話題之一。主要表現在整體缺編,學科比例失調,中青年教師少,由于缺少新鮮血液,教學觀念相對僵化,所以整體上教學水平相對較低。
(3)農村文化環境差是導致學生從進校的那一刻起就輸在“起跑線上”的重要因素之一。農村生活相對閉塞,現代文化的滲透進展緩慢,其家長本身的文化素質也相對低下,對學生的內在文化影響淡薄。同時,由于大學生就業難的影響,農村“讀書無用論”再次盛行,“能識字,早打工”是農村家長的普遍想法。
教育影響人的一生,教育上的不公極可能導致一個惡性循環,強勢更強,弱勢更弱。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沒有教育公平,便沒有和諧社會。就當前社會教育狀況來看,農村教育明顯處在不利地位,準確來說是不公平和弱勢地位。“農村地區的教育,關系到農民的世代利益,關系到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前景問題,關系到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問題。”所以,關注并實現農村教育公平,重視農村教育工作,既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有利于維護農民的世代利益,更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21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從現在起到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決定性意義,特別是在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下大力發展農村教育,實現農村教育公平化意義深遠。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實現教育公平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權利和機會,促進教育公平對保障社會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堅持把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促進公平與提高質量一起作為國家教育改革發展兩大戰略任務。黨的十七大把教育列為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六大任務之首,強調“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作為改善民生之基成為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議題。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要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為目標不斷擴大和切實保障基本的教育機會公平。大力發展農村教育,加強農村教育公平,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的優勢,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性任務。
人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終點。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也在理論和實踐上給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導。因此,要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制定和落實實現教育公平的對策,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切實提高政府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的比重。增加國家財政對教育的投入,特別是對農村學校基礎教育的投入,將各項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切實改變農村基礎教育落后的面貌。②改變農村教育模式,使之為農村生產生活服務。改變農村教育模式,使農村教育與社會生產緊密相連,使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得。筆者理想中的農村教育,必須做好農業職業教育這一課。從小學時就上農業課,讓他識五谷辨百草,知四時懂農事。中學時要開設農業概論課,讓他們了解中國農業、看到世界農業的發展、明白從事農業是為人類做奉獻的事,農民是一種光榮的職業。還可開設農業技能培訓課,讓他們掌握基本的農業生產技能,如會使用和修理常用農機具、掌握一些農業種植技能。初中畢業后就可投身到農村天地中有所作為。提高農村教師的水平,培養一大批合格的教師隊伍,使城鄉孩子們在人生征程的開始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促進區域教育資源的共享,實現城鄉教育公平,夯實農村教育基礎,提高農村教育水平,促進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教育與經濟和諧、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③更新農民的思想觀念,發展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向農民提供更多的教育平臺。免費夜校培訓,舉辦各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同時也提高他們的技術技能。近年來,社會在不斷呼吁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大城市的市民們似乎意識到了其重要性,而農民顯得很被動,一是沒錢上學,二是沒人來教。這就需要政府充分發揮職能,為農民提供盡可能多的教育平臺,讓農民有機會接受再教育。農民素質的普遍提高,不僅有利于實現人口可持續發展,更有利于農村教育事業的騰飛。
目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人們勾畫了一副美好的前景,要將這一理想變成現實,任重而道遠,將教育作為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社會主義新型農民,只有重視和發展好農村教育,讓更多的農村子女進入更高的學府,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才能讓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增長,才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思想保證,才能為農村經濟的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
綜上所述,新時期農村地區教育公平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但依然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采取更好地措施來維護農村地區教育的公平性,讓我國的教育水平得到整體性的提升。
[1]“民生問題與和諧社會建設”課題組,王嘉毅.西部民族地區教育公平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貴州省為例[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5,(1):1-8.
[2]課題組.新時期浙江基礎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的現狀與對策建議[J].浙江教育科學,2016,(4):3-7.
[3]徐再高.農村教育公平的現狀及對策——以貴州省織金縣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16,(4):38-41.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 easures of Educational Equity in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ra
YI Hui
(School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00,China)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development,it must ensure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Therefore,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process,the education of rural area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in rural areas,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hoping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new period;rural area;educational equity
G521
A
2095-980X(2017)06-0175-02
2017-05-08
易輝(1981-),男,湖北鐘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