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縣農機局 宋 彪
“五大發展理念”是驅動農機化的新引擎
■ 桃源縣農機局 宋 彪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強調實現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可以說,這“五大發展理念”,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新的理論引擎和思想指引,對我們的農機化工作具有全方位的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以及相關政策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是計劃經濟發展階段,以行政手段推動為主,主要依靠集體經濟組織的力量來推動農機化發展。毛澤東主席提出了“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著名口號,從中央到地方對農業機械化給予了極其高的重視,從而掀起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第一次高潮。20世紀80年代以后,是市場經濟發展階段,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我國經濟逐步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但農民自主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被逐步調動出來,掀起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第二次高潮。近年來,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由于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經濟建設的突飛猛進,“三農”問題得到空前的重視,工業反哺農業的機制逐步形成。以桃源縣為例,自從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全縣累計投放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15800多萬元,投放各類補貼農機具66580臺,受益的農戶達39000多戶,全縣農民購買農機具的總資金投入超過4.5億元。這些年是桃源縣農業機械化發展歷史上新增投入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在這一新的時期,如何落實好國家強農惠農政策,保護好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提供農機物質裝備,是一個新的任務,也是一個新的課題,急需要有新的發展理念給予理論指導和動力牽引。順應這歷史發展新特點、新趨勢,創新發展理念成為了當前農機化發展的新引擎。
雖然桃源縣的農機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仍然面臨著很多問題和制約因素,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全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一是區域上的發展不平衡。東路片與北路片是平原區和水稻主產區,農業機械作業起步早,基礎好,發展快。中路片以丘陵區為主,農機化發展處于中間狀態。西路和南路片屬山丘區,窄溶田、丘磅田較多,耕作機械擁有量不及東、北路片的五分之一。二是環節上的發展不平衡。糧食生產特別是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較快,而經濟作物、林業生產、畜牧業生產等領域的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三是結構上的發展不平衡。機械裝備結構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四多四少”上,即小型機械多,大型機械少;動力單機多,配套機械少;種植業機械多,農村其他產業機械少;傳統作業機械多,高性能機械少。近幾年,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積極探索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協調發展理念的提出,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又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是實現農機化全面協調發展的平衡器。
綠色發展理念的核心就是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在這方面,農業機械化任務雖然艱巨,但大有可為。在探索和完善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方面,要教育和引導農機手加強機具保養和使用管理,鼓勵推廣符合環保標準的農業機械,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舊機械。2007年前,農用運輸車、農用三輪車由農機監理機關受理登記、管理。2007年,上級發出文件要求將這類機械移交給交警部門管理。但由于種種原因,這項工作未能落實。目前,這類機械還有大約800臺左右,它們中間的大部分已經達到或接近報廢年限。如何妥善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充分論證,慎重決策。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日益發展,廣大農民對農業機械化的需求日益增長,而廣大機手、農機大戶、農機專業服務組織所能提供的農機服務能力也日益提升。不斷滿足這些服務需求,實現這些服務能力,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引入開放發展的理念。在農機化的宏觀政策管理上,要建立開放性的協調合作機制。農業機械化是個系統工程,需要跳出農機發展農機,努力構建部門協作的新格局。主動爭取發改、財政、扶貧、科技、農業、交通、國土等部門的支持,加強鄉村機耕道等農機化基礎條件建設。在農機化的微觀使用上,要建立開放性的作業服務機制。要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方針,鼓勵和組織農機手參與跨區作業、跨區承包、跨區租賃和土地流轉、股份合作經營等。
共享發展是就發展目的而言的。其核心就是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匯聚發展動力,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近些年,農機化在這方面獲益良多。一是要讓黨和國家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讓廣大農民共同享有。10年來,全縣累計投放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15800多萬元,39000多戶農民從中受益。二是要讓國家的各項優惠規定讓廣大農機從業人員共同享有。近年來,我們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取消了很多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并逐步推行了免費實地檢驗制度,定期對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農業機械進行免費實地安全檢驗。三是要讓農業機械化發展成果讓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積極推進農機作業市場、維修市場、流通市場健康發展,提高農機推廣、服務、監理、培訓等公共服務能力,培育壯大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等專業服務組織。強化農機合作社建設指導,開展便捷的社會化服務,讓更多農民分享農業機械化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