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
(長江大學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湖北省金融扶貧的現狀、困境與對策研究
文童
(長江大學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湖北省的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文章主要針對湖北省的金融扶貧展開分析,明確了湖北省金融扶貧當前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一些具體的困境,并針對這些問題和困境提出了應對的對策,希望能夠為今后的湖北省金融扶貧帶來參考和借鑒。
湖北省;金融扶貧;困境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正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當前是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也是我國扶貧工作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因此,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扶貧開發的思想認識,全面把握機遇,爭取扶貧工作躍上新臺階。扶貧工作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農村金融扶貧,就是借助市場的力量,創造一種新的激勵機制和金融機制,讓貧困農戶能夠依靠自身力量,有尊嚴地脫貧致富,這同樣對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三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1)農村信貸資金存在供求失衡的狀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通過對農業生產方式的調整和對農村經營模式的創新,我國的農業逐漸出現了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等新型的發展方式,并取代以往單一的農耕生產。在此過程中,生產經營的資金加大,農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逐漸趨向于多樣化和層次化,農戶需要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農資和相關的現代化設備,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也需要進一步拓展。但與此同時,本應該為農業提供資金幫助的金融機構卻沒能適時增加對農業貸款的支持力度,農村信貸資金的供給無法跟上農業快速發展的需求,由于在正規金融機構得不到信貸滿足,因此不少農戶為籌集發展農業的資金就不得不依賴于非正規金融機構,即非法民間借貸。非法民間借貸沒有較大的經濟實體作為依托,因而普遍存在著利息高、還貸期長等灰色陷阱,加大了農戶的經濟負擔,擾亂了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
(2)農村金融機構存在供給不足的狀況。一方面,以營利為目的、用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加以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的商業銀行,其作為自負盈虧的企業,在為維護自身利益時取消不少了在農村地區的營業網點。商業銀行這樣做雖然有利于減少自身的營運成本,但是卻影響了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進而影響到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業的生產具有滯后性和盲目性,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著較大的經濟系統風險和個體風險。因此,部分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為規避壞賬風險,大多會把業務集中于以吸收存款為主。
事實證明,當貧困群體享受到金融服務時,不僅可以提高其絕對收入水平,也能增加相對收入水平,那么貧困發生率才會降低。因此加大湖北省農村金融扶貧的力度實際上是要降低金融排斥,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而這又取決于農村綜合產權市場的建設、農業保險制度質量的提高、良好的信用環境以及恰當的激勵約束機制。尤其是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對農村金融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涉農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出符合我國實際的金融扶貧新機制,使貧困地區農民能夠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質量。
(1)深化農村產權改革,全面推進農村綜合產權市場建設。2012年2月湖北省農業廳發布了做好農村產權制度創新工作的通知,將開展縣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試點,辦好武漢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驗區,為全省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提供借鑒。進一步深化農村產權改革,首先要以武漢市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為基礎,搭建起覆蓋武漢城市圈的區域性交易所,進而在全省乃至全國設立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分支機構。其次整合現有資源,盡快培育出農村產權交易經紀人隊伍,加強與各類中介機構合作,引進投資人,為農村產權交易提供優質專業的中介服務。再次,在武漢市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指導價格的基礎上編制“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指數”以及覆蓋全省的交易指數,準確及時地公布農村產權交易趨勢。
(2)加大宣傳,增加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農業保險制度的質量。農業保險有助于化解農業生產中的風險,而不健全的農業保險制度會制約金融機構對“三農”的支持力度。當前以及未來提高農業保險制度的質量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①加大農業保險作用的宣傳力度,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而言,要強調政策性農業保險是非營利性的帶有扶貧扶弱的顯著特征,利用具體事實讓農民了解參保所獲得的經濟效益。②政府要增加對農村保費的資金支持和虧損補償力度,既要根據農業生產的特點,又要結合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發展實際,開發新的農村保險險種。③加強政府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協調,建立統一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從政府的角度看,既要從法律制度上對政策性農業保險做出明確的界定,也要協調財政部門統一和簡化財政保費補貼資金的劃撥程序,保證資金及時到位。保險公司在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下,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④應注意防范巨災風險的破壞性,盡快建立起“以農業再保險為主體,農業巨災風險基金、共保體為輔”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巨災分散機制。
(3)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進程,優化農村信用環境。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增強農民信用意識,改善農村信用環境、融資環境,進而減少貧困率的基礎性工作。①要建立起完整的農村個人信用檔案,及時更新農戶的信息,定期對農戶的信用等級進行評級。②要持續不間斷地跟蹤農戶貸款情況,降低農戶違約風險。③建立長效的宣傳機制,在農村廣泛宣傳恪守信用的農戶和企業,并著力培育信用客戶。
(4)建立恰當的農村金融扶貧激勵約束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支農的動力。金融機構支農的動力既來自于明晰的產權、完善的保險制度和優質的信用環境,也與政府對金融機構的激勵和約束分不開。一方面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激勵考核機制,對服務于“三農”和縣域經濟的金融機構繼續給予表彰和獎勵,特別是對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工作年度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成績突出的機構既要重點宣傳,更應給予物質激勵。相反,無法如期完成農村金融服務覆蓋的機構采取物質懲罰,如提高稅率。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管,避免在物質激勵的刺激下,過度借貸,引發風險。
綜上所述,湖北省金融扶貧的現狀依然值得探討,從現狀出發能夠讓人們進行更好的研究,從而找出其困境所在,明確對策的方向,以期為以后金融扶貧工作帶來更好的參考。
[1]游德升.湖北省農村金融支持與農村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2016,(11):67
[2]楊芷晴.用好優惠政策促進農業保險發展——湖北省農業保險財政補貼調研報告[J].中國財政,2016,(8):12.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ubei Province
WEN Tong
(School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00,China)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Hubei Province has made some progres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ubei Province,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dilemmas,hoping to offer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ubei Province in the future.
Hubei Province;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predicament
F832.35
A
2095-980X(2017)06-0111-01
2016-06-16
文童(1989-),男,湖北荊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