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宏
(山西大醫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改良低截石位應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護理體會
閆麗宏
(山西大醫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目的探討改良低截石位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通過121例婦科腹腔鏡手術,總結分析改良低截石位的安置體會。結果 均順利完成手術,無一例在術中調整體位,無一例因體位安置不當而導致并發癥發生。結論 婦科腹腔鏡手術采用改良低截石位手術效果滿意,患者無體位并發癥發生。
改良低截石位;婦科;腹腔鏡;護理體會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婦科大部分手術也由傳統的開腹手術轉變為腹腔鏡微創手術,該手術主要特點是利用腹腔鏡及相關器械進行的手術,致使對手術體位的擺放也和開放手術有了不同之處,因此,為了更好地暴露手術野,防止體位并發癥的發生,故采用改良后頭高腳低低截石位對我院婦科腹腔鏡手術進行研究,現將經驗總結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婦科腹腔鏡手術121例(其中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53例、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59例、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癌分期術9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5.5歲。手術時間50 min~240 min,平均80 min。其中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53例,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59例,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癌分期術9例。121例患者均無腹腔鏡手術禁忌癥。
1.2.1 妥善安置
患者入手術室后,囑患者將臀部置于手術床的背板與腿板連接處的凹槽內,以利于手術體位的擺放和舉宮。建立靜脈通路后,將患者的雙上肢用中單包裹固定于身體的兩側,肥胖患者可在手術床兩側放置亞克力透明臂板加寬,注意保證靜脈通路的通暢,防止液路折疊、過度牽拉、脫出。
1.2.2 擺放低截石位
采用氣管插管實施全麻,全麻成功后采用改良低截石位。在腿架上墊硅膠墊和棉墊,腿架不應過高,擺放時注意腿架高度擺放一致,保證雙下肢高度一致,大腿與腹部保持同一水平,將患者小腿腓腸肌著力置于腿架上并用約束帶固定,膝關節屈曲,大腿和小腿之間的角度約120o,雙下肢分開的角度80o~90o。注意固定小腿的約束帶松緊適宜,腘窩處懸空,避免直接壓迫腘窩處的血管而損傷肌肉和神經,防止損傷腓總神經及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鼓勵患者術后盡早活動下肢,盡早下床活動。兩側肩部放置肩托,在肩托與肩膀之間使用足跟墊和棉墊分割襯墊,這樣既可防止因體位改變在重力作用下導致身體下滑,又能緩解肩托在肩部的壓力而造成的疼痛。
1.2.3 術中調節體位
建立氣腹于12~15 mmHg后,將手術床調成頭低腳高20o~30o,此體位可使腹腔內臟器上移,使盆腔內顯露良好,有利于手術操作。但頭低腳高的角度不是固定的,應該以腸管退回至腹腔不影響操作為宜。另外,由于腹腔內壓力增高,膈肌上抬,術中迅速變換體位時,有效循環血量降低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1],因此變換體位時應逐步緩慢調整。由于手術時患者長時間處于頭低腳高位,腹腔壓力高,眼球結膜充血,所以全麻后雙眼涂水溶性的妥布霉素眼膏,并用護眼貼覆蓋保護。
1.2.4 術中注意觀察生命體征
術中進行盆腔沖洗時,根據病情需要,調整手術床呈頭高腳低10o~20o,以利于沖洗液局限于盆腔。但是此時患者由于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回流受阻,氣腹和麻醉狀態下,機體自我調節能力降低,血液容易淤積于身體低垂部位,所以由頭低腳高突然轉換成頭高腳低位時,有效循環血量降低,可引起血壓下降,心率增快,所以要注意在操作時逐步進行,觀察回心血量的改變,以免引起心功能意外。
術中經過妥善的體位安置和精心的護理,所有患者無一例發生神經損傷,無壓瘡發生,無一例出現下肢腫脹、淤血、麻木等腓總神經損傷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取得滿意的效果。
近年來,腹腔鏡技術在婦科疾病的診療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經成為婦科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為了適應醫療需要,充分暴露術野,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需要采取強迫體位--膀胱結石位,而且在全麻醉狀態下的患者,知覺消失,肌肉松弛無力,保護性反射消失,基本失去了正常的調節反射能力,使得該體位易壓迫下肢引起醫源性損傷。采用改良低截石位后,能夠更好地暴露術野,方便醫生操作,同時縮短了手術時間,避免或減少了體位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婦科腹腔鏡手術的順利進行。但是巡回護士也應時刻關注手術的進程,調整體位時,及時觀察,采取防控措施,總結經驗。
[1] 占臘英.12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體位并發癥的護理體會[J].中華醫學護理雜志,2010,20(1):56-57.
[2] 陳仙艷.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8):1285.
[3] 李文光,高明麗.婦科腹腔鏡手術體位的探討[J].護理學雜志,2009,24(14):54.
[4] 覃麗錦,韋妹愛.婦科腹腔鏡手術體位和相關并發癥分析及防治[J].吉林醫學,2009,30(5):443.
R472
B
ISSN.2096-2479.2017.41.106.0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