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玲
(四川省江油市九0三醫院,四川 綿陽 621700)
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護理
胡慶玲
(四川省江油市九0三醫院,四川 綿陽 621700)
目的 探索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1日涼山州布拖縣人民醫院外科腹部手術合并艾滋患者20例,其均接受臨床綜合護理干預,對其臨床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并結合文獻進行總結。結果 發生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無腹腔感染,無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時間12.6天,20例全部治愈出院,臨床護理干預的總有效率為90.00%。結論 為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減少腹部及全身的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切口一期愈合,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艾滋病;腹部手術;臨床護理
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1日涼山州布拖縣人民醫院外科共治療20例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病人,經過臨床綜合護理干預,全部治愈出院,現報告如下:
1.1 基本資料
所有患者均為本次入院前已臨床檢查確診為艾滋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處于20歲~73歲的范圍內,年齡均值為(44.75±1.72)歲,病程處于1年~8年的范圍內,病程均值為(2.63±0.82)年。擇期手術9例,包括(腹股溝斜疝手術5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4例),急診手術11例(腸梗阻手術4例,闌尾切除術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我科臨床綜合護理干預,沒有醫務人員出現職業暴露的情況。
1.2 方法
1.2.1 術前護理
(1)入院評估:對患者做好入院評估,對患者的年齡、職業、家庭情況及其相關的健康資料進行全面調查分析,注意患者的病史,然后針對不同的患者實施個性化的護理。
(2)心理護理:術前對所有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焦慮的情緒,為患者尋求社會和家庭支持。具體措施包括:介紹以前我科對這類病例成功的經驗,增強患者及家屬戰勝疾病的信心。
(3)術前教育:醫患雙方在溝通中取得信任,了解患者對手術的顧慮,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耐心地向患者交代術前注意事項包括禁食水、用藥、手術體位等。
1.2.2 術前準備
(1)術前常規護理:由于這類病人抵抗力低下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進行抗生素皮試;灌腸,擇期手術病人術前灌腸有利于術后胃腸功能早期恢復。
(2)皮膚準備:根據患者的具體術區體毛情況,采取相應的備皮方法。術前1天以及術當天早晨,采用溫水與肥皂對患者的手術區皮膚進行清潔,并采用碘伏進行消毒。
(3)術前營養支持:及時給予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患者營養支持,從而促進患者手術耐受性的提高,將其并發癥以及死亡的幾率降低。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以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促進其營養狀態的改善。
1.2.3 術后護理
(1)加強患者疾病癥狀的觀察,對其體溫、呼吸、脈搏、指脈氧、血壓、尿量進行監測,并加強其腹腔引流液以及胃腸引流液性狀、顏色以及量的觀察和記錄。觀察患者的腹脹、腹痛以及腸鳴音情況,在其腸鳴音正常后,且肛門可排氣排便時,可指導患者逐漸過渡至正常的飲食。
(2)預防感染,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患者在術后會出現免疫力明顯下降的情況,較易出現繼發性感染。具體措施:A.護理人員為患者安排單獨的房間,對其病房的空氣流通進行保持,并每天進行空氣的消毒,對家屬的探視進行限制。B.加強患者的基礎護理,避免其出現泌尿道、口腔感染以及褥瘡的情況。C.合理按照醫囑加強患者的抗生素干預,采用無菌的操作原則為患者實施各項護理操作。D.繼續加強患者的營養干預,促進其機體抵抗力的增強,若其存在胃腸道供給不足的情況,則可增加患者的靜脈營養治療。
(3)加速康復護理措施:為加快這類患者術后快速恢復,我們采用以下護理措施干預A.胃腸功能的恢復,術后第二天開始使用腹部超聲治療儀促進胃腸蠕動功能的恢復。B.肺部感染的預防,術后常規術后可持續低流量吸氧8~16 h,排痰不暢者予以振動排痰液,布地奈德等霧化吸入2次/d,定時翻身拍背。C.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手術當日患者麻醉清醒后囑患者床上適當翻身、活動四肢關節,術后第2天,所有患者行雙下肢空氣波治療預防深靜脈血栓處理。D.切口的護理:按照常規切口換藥護理外,全部行紅外線烤燈照射理療,每天兩次。
1.2.4 增加防護意識,對艾滋病傳播進行預防的關鍵是控制醫源性感染,主要包括防治血液傳播以及體液的傳播,避免患者使用過的物品誤傷皮膚。為患者實施治療護理時,應戴一次性手套,穿隔離衣,若其接觸HIV陽性污染的體液或血液,則應戴雙重手套[1]。
1例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5年艾滋病病史,急診手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經過換藥切口二期愈合;1例為急性完全性腸梗阻,7年艾滋病病史,急診手術行小腸切除腸吻合術后繼發肺部感染,抗感染及振動排痰14天治愈,全組無腹腔感染及深靜脈血栓,無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時間12.6天,20例全部治愈出院。20例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患者中,顯效率為30.00%(6例),有效率為60.00%(12例),臨床護理干預的總有效率為90.00%。隨訪10天至2月無手術相關并發癥。
艾滋病是由HIV(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疾病,其會對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直接的損傷,導致患者其他疾病的感染幾率增加。若艾滋病患者接受腹部手術治療,則會因為手術應激對其機體造成一定的損害,影響其疾病的愈合和預后。因此,強調為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患者提供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是十分必要[2]。
我科為腹部手術合并艾滋病患者提供的術前教育、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加速康復護理等措施是非常有效的臨床護理,在其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明顯減少腹部及全身的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切口一期愈合,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只有全社會共同關注和關愛艾滋病病人,為他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更好改善其預后。
[1] 高文靜,秦小蘭,李 鴻,等.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艾滋病患兒的手術配合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9):23-24.
[2] 陸雪萍,盧柳青,石柳春,等.艾滋病合并外科疾病30例的圍術期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8):49-50,52.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9.74.02